照明灯具种类介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500118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照明灯具种类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照明灯具种类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照明灯具种类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照明灯具种类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明灯具种类介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照明灯具种类介绍2010-02-25 11:21照明灯具的分类方法繁多,如按用途分类、按 CIE 推荐的根据光通量分配比例分类和按防尘、防潮、防触电等级分类等。其中,按用途分类已在消费者指南分册中描述外,其余分类法将在本分册内加以叙述。按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灯具分类(室内照明)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建议,灯具按光通量在上下空间分布的比例分为五类:直接型、半直接型、全漫射型(包括水平方向光线很少的直接间接型)、半间接型和间接型。(1) 直接型灯具(direct lighting luminaire)此类灯具绝大部分光通量(90-100%)直接投照下方,所以灯具的光通量的利用率最

2、高。(2) 半直接型灯具(simi-direct lighting luminaire) 这类灯具大部分光通量(60-90%)射向下半球空间,少部分射向上方,射向上方的分量将减少照明环境所产生的阴影的硬度并改善其各表面的亮度比。(3) 漫射型或直接间接型灯具(diffused lighting luminaire) 灯具向上向下的光通量几乎相同(各占 40%-60%)。最常见的是乳白玻璃球形灯罩,其他各种形状漫射透光的封闭灯罩也有类似的配光。这种灯具将光线均匀地投向四面八方,因此光通利用率较低。 (4) 半间接灯具(simi-indirect lighting luminaire) 灯具向下光

3、通占 10%-40%,它的向下分量往往只用来产生与天棚相称的亮度,此分量过多或分配不适当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眩光等一些缺陷。上面敞口的半透明罩属于这一类。它们主要作为建筑装饰照明,由于大部分光线投向顶棚和上部墙面,增加了室内的间接光,光线更为柔和宜人。(5) 间接灯具(indirect lighting luminaire)灯具的小部分光通(10%以下)向下。设计得好时,全部天棚成为一个照明光源,达到柔和无阴影的照明效果,由于灯具向下光通很少,只要布置合理,直接眩光与反射眩光都很小。此类灯具的光通利用率比前面四种都低。 名词术语:灯具效率(luminaire efficiency)灯具输出的总光

4、通量与灯具内所有光源发射出的总光通量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灯具的配光或光强分布(distribution of luminous intensity)用曲线或表格表示灯具在空间各方向的光输出强度分布值称为灯具的配光曲线或光分布曲线,它是表征灯具的重要特性参数。 特性:眩光(glare)在一个照明环境中,当某光源或物体的亮度比眼睛已适应的亮度大得多时,人就会有眩目或耀眼的感觉,此种现象称为眩光。眩光会造成不舒适或(和)可见度下降。前者称为不舒适眩光(discomfort glare),后者称为失能眩光(disability glare)。 种类:(一)吊灯:一般为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灯具,是最常采

5、用的普遍性照明,有直接、间接、下向照射及均散光等多种灯型。吊灯的大小、及灯头数的多少均与房间的大小有关。吊灯一般离天花板5001000 毫米,光源中心距离开花板以 750 毫米为宜。也可根据具体需要或高或低。(二)吸顶灯:直接安装在天花板面上的灯型。包括有下向投射灯、散光及全面照明等几种灯型,光源有白炽灯吸顶和荧光灯吸顶灯,特点是可使顶棚较亮,构成全房间的明亮感。缺点是易产生眩光。由于在一般住宅层高都比较低,所以被广泛采用。但吸顶灯的造型、布局组合方式、结构形式和使用材料等,要根据使用要求、天棚构造和审美要求来考虑。灯具的尺度大小要与室内空间相适应,结构上一定要安全可靠。(三)嵌顶灯:泛指嵌装

6、在天花板内部的隐式灯具,灯口一天花板衔接,通常属于向下抽射的直接光灯型。这种灯型在一般民用住宅中采用不多。在有空调和有吊顶的房间采用较多。但由于嵌顶灯有阴暗感,因此,常和其它灯具配合使用。(四)壁灯:壁灯是安装在墙壁上的灯具。是人微言轻室内装饰及补充型照明的灯具。由于距地面不高,一般都用低瓦数灯泡。灯具本身的高度,大型的为 450800 毫米,小型的为 275450 毫米。灯罩的直径大型的 150250 毫米,小型的 110130 毫米。灯具跳了墙壁面的距离大体上是95400 毫米。壁灯常用的光源功率,大型的使用 100 瓦、150 瓦的白炽灯泡,小型的使用 40 瓦、60 瓦白炽灯泡。也可直

7、接用紧凑型荧光灯替代白炽灯泡。(五)活动灯具:是可以随需要自由放置的灯具。一般桌面上的台灯,地板上的落地灯都属于这种灯具。是一种最具有弹性的灯型。大型落刀子灯部高度为 15201850 毫米,灯罩直径 400500 毫米,使用 100 瓦的白炽灯泡;小型的落也灯总高度为 10801400 毫米或 13801520 毫米,灯罩的直径250450 毫米,使用 60 瓦或 75 瓦、100 瓦的白炽灯泡;中型的落地灯高度为 14001700 毫米。大型的台灯总高度为 500700 毫米,灯罩直径是 350450 毫米,使用白炽灯时一般用 60 瓦或 75瓦、100 瓦的灯泡;小型台灯总高度为 250

8、400 毫米,灯罩直径是 200350 毫米,使用白炽灯时一般用 25 瓦或 40 瓦的灯泡;中型台灯的总高度为 400550 毫米。(六)建筑照明:也称为结构式照明装置,是指固定在天花板或墙壁上的线型或面型照明。通常有顶蓬式、檐板式、窗帘遮板式以及光墙等多种。结构式照明一般都采用日光灯管为光源。顶蓬式为间接照明,檐板式为直接照明,其他多为半间接均散光。此种照明方式通常都用来作背景光或装饰性照明,须配合建筑物的结构要件作整体考虑。以上各种灯具的种类及开状较多,读者在选购时,可根据各处居室的风格、功能及个人的爱好加以挑选 灯具防触电保护分类:1. 按照国家标准 GB7000.1-2002灯具一般

9、安全要求与试验(等同 IEC60598-11999 的规定,灯具按防触电保护分类为 0 类、类、类和类,其定义摘要如下:0 类灯具:依靠基本绝缘作为防触电保护的灯具。其特点是灯具的易触及导电部件不连接到保护线(PE),万一基本绝缘失效,就只能依靠环境条件。类灯具: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还包括附加的安全措施,即把易触及的导电部件连接到 PE 线。类灯具: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具有附加的安全措施,例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没有保护接地措施,也不依赖安装条件。类灯具:防触电保护依靠电源电压为安全特低电压(SELV),且不会产生高于 SELV 电压的灯具。2 各类灯具防触电的保证及与接地

10、的关系从以上灯具防触电保护分类看,其安全保证程度有所不同,灯具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要求也不一样。(1) 0 类具灯:仅有基本绝缘,不连接 PE 线,在正常条件下,没有电击危险;但万一绝缘失效,其安全就取决于环境条件:当在干燥场所,具有木地板、地毯等绝缘地面时,就没有电击危险;若在潮湿环境,具有导电地面时,就有电击危险。因此,0 类灯具的安全性是有限的。(2) 类灯具:有附加安全措施,即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 PE 线,当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保护电器自动切断电源。(3) 类灯具:依靠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保证安全,不需要连接 PE 线。(4) 类灯具:用 SELV 供电,电压不超过交流 50V,用隔离变压器

11、供电,二次侧导线和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允许连接 PE 线,以避免一次侧故障时的接触电压通过 PE 线导入二次侧。 关于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 2.4m 应接地的剖析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第 19.1.6 条规定:“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 2.4m 时,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具有标识”。这个规定显然和本文前三节引用的六项标准、规范不一致,下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剖析。(1) 灯具接地的目的是为了作间接接触防护:从这个意义上说,灯具距地面高度不是主要矛盾,小于 2.4m 人伸臂可触及,大于 2.4m 人维护时,通过梯子、屋架

12、梁等也可触及,只是机率不同。照明配电设计中,绝大多数是采用接地故障保护,理所当然应采用类灯具,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接 PE 线。不用类灯具,不接 PE 线,就无法实施接地故障保护了!(2) 能否采用其他间接接触防护方法?如不用接地故障保护,也可用本文第 3.2 节所述的其他五种方法。这些方法中,有用类类灯具(特低电压),也有用类灯具,但都不要求(或不允许)连接 PE 线。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而不是接灯具高度来决定的。(3) 灯具距地面高度,主要涉及直接接触防护。如高度小于伸臂距离 2.5m 时,灯具应有直接接触防护措施。(4) 结论:绝大多数照明配电系统采用接地故障保护,为此,不论灯具距地面高度多少,应采用类灯具,连接 PE 线接地;少数情况或局部场所,使用类灯具或用 SELV 供电,采用类灯具,均不得连接 PE 线。照明设计中,关键是采取那种电击防护措施,再决定选用灯具类别,再确定是否连接 PE 线,这是必须把握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