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第10章劳动关系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995634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第10章劳动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第10章劳动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第10章劳动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第10章劳动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第10章劳动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第10章劳动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第10章劳动关系(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介绍 课程内容 1 劳动关系概述 2 劳动合同 3 工会 4 劳动争议 本章小结,目 录,1 劳动关系概述,1.1 劳动关系的含义 1.1.1劳动关系是在就业组织中由雇佣行为而产生的关系,是指劳动力的所有者与劳动力的经营者之间结成的以经济利益关系为核心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1 劳动关系概述,1.1.2 劳动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劳动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劳动者的劳动行为。 劳动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1 劳动关系概述,1.2 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类型 1.2.1劳动关系的性质 劳动关系的平等性 劳动关系的隶

2、属性 劳动关系的经济性 劳动关系的社会性,1 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特征示意图,1 劳动关系概述,1.2.2.劳动关系的类型 均衡型,倾斜型和政府主导型 利益冲突型、利益协调型和利益一致型,第一节 劳动关系概述,1.3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分类 斗争模式 多元放任模式 协约自治模式 统合模式,1 劳动关系概述,1.4 我国劳动关系的历史变迁与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特征,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化,劳动关系归属的国家化,劳动关系内容的泛政治化,劳动关系三方利益的一体化,劳动关系运行调整的行政化,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劳动关系类型多元化,劳动关系主体明晰化,劳动关系确立契约化,劳资

3、冲突显性化,劳动关系规范法制化,2 劳动合同,2.1 劳动合同概述 2.1.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1.2劳动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确认和形成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国家可以通过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同时劳动合同制度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蕴含了企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2 劳动合同,2.2 劳动合同的管理 2.2.1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 劳动合同的内容 法定条款 协定条款 2.2.2 劳动合同的变更 2.2.3 劳动合同的解除 2.2.4 劳动合同的终止与续订,2 劳动合同,2.3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我

4、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执行情况 2.3.1 不同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参差不齐 2.3.2 合同的内容及履行不规范,大多数劳动合同的内容由用人单位单方面拟定,劳动者只有是否签约的决定权 2.3.3 劳动合同的短期化趋势严重 2.3.4 劳务派遣缺乏法律和合同的规范,2 劳动合同,2.4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中国劳动关系产生的影响 2.4.1 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手段进一步完善,法律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2.4.2 多措并举,抑制劳动合同短期化。 2.4.3 对实践中常见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用工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制,增加了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签订和管理中的法律成本,劳动合同的规范化程度得以提高。 2.4.4 除

5、了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外,也对劳动者一些义务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3 工会,3.1 工会的含义 最经常被引用的工会定义,是西德尼韦布(Sidney Webb)与比阿特丽斯韦布(Beatrice Webb)在工会史一书中指出的:“工会是由工人组成的旨在维护并改善其工作条件的连续性组织”。,3 工会,3.2 工会的基本职能,第三节 工会,3.3 中国的工会组织 3.3.1 中国工会的性质和职能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会阶段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是职工利益的忠实代表。 中国工会具有四项重要的社会职能,即维护、建设、参与、教育。,3 工会,

6、3.3.2 中国工会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中国工会主要具有代表权、维护权、参与权、协商谈判权、监督权等五项重要的权利。 中国工会的主要义务是维护国家政权,支持协助行政工作;动员和组织职工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教育职工,提高职工素质。,3 工会,3.3.3 劳动关系变革对中国工会的影响 对会员数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使工会维权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对工会突出维权的内容和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推进工会的组织体制改革,以形成对维权机制的有力支持,4 劳动争议,4.1 劳动争议的基本内涵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我国将劳动争议分为个别劳动议和集体劳动争议两类。 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依法处理原则 当事人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着重调解原则 及时处理原则 基层解决原则,4 劳动争议,4.2 劳动争议的处理,4 劳动争议,4.3 我国劳动争议的现状 劳动争议案件高速增长 劳动者的申诉率高,胜诉率也高 劳动争议案件中集体争议案件比重较高 仲裁裁决的比重加大,案件处理难度增大,本章小结,本 章 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