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穿刺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84388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膝关节穿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膝关节穿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膝关节穿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膝关节穿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膝关节穿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膝关节穿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膝关节穿刺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膝关节穿刺,膝关节穿刺的意义,通过膝关节腔穿刺,可抽取关节腔内滑液,减轻膝关节肿胀,恢复关节功能,同时了解滑液状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可向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关节疾病。,适应症,1. 已明确的关节炎,关节腔较多积液,影响关节功能时。2. 未确诊的膝关节肿痛伴积液,需采集关节液做诊断用途,如取关节液行偏振光镜检查尿酸盐结晶,以诊断痛风性关节炎。3. 适用于关节镜进行肉眼观察,滑膜活检或切 除,可同时抽取滑液。 4. 向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治疗骨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禁忌症,1. 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有破溃、严重皮疹或感染。2.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关节穿刺要点,1.关节腔穿刺的全程应遵

2、守无菌操作。 2.穿刺如遇骨性阻挡宜略退针少许并稍改换穿刺方向。 3. 膝关节穿刺术后,患者应尽可能休息12天,针眼处6小时内不要接触水,48小时内不宜涂抹外用药。 4.关节腔内注射皮质类固醇的患者,一年内同一关节注射的次数最好不超过三次。,膝关节解剖概要,膝关节腔内注射常用进针点,穿刺部位的选取,常用的穿刺部位(一)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髌骨外上缘处与股外侧肌交界处 ,斜向髌股关节中心,以45度角穿刺进入关节腔。此穿刺部位为大多数临床医生所采用,优点1. 神经分布少,感觉不敏感,组织薄,针头易进入关节腔,从髌骨与股骨髁之间进入关节腔,此处滑膜少,不容易引起疼痛。2. 靠近髌上囊,可以将髌上

3、囊的液体往下挤,从而抽液比较彻底,而且针头向上移动可直接抽取髌上囊的液体。,缺点此穿刺部位定位以及进针时的角度掌握是关键,有一定的难度。解决方法:可将食指放在髌骨内侧,向外向上推挤髌骨,使髌骨外侧向上向外移动,形成一个较大的外侧髌股间隙,从而降低进针难度。,常用膝关节穿刺部位(二),患者坐位,屈膝90度,髌韧带的两侧紧 贴髌骨下方为穿刺点(内外膝眼处),针头 平行胫骨平台与矢状面呈45度角进针 。此穿刺部位较适合初学者,优点1. 关节镜手术入路部位 ,定位比较容易。2. 关节腔内空间大 ,针头不易扎到关节软骨,进针容易。,缺点髌韧带两侧的关节腔内有非常厚的髌下脂肪 垫(解剖上叫翼状襞),从而易

4、将药物注射到髌 下脂肪垫中 ,导致注射后疼痛并发症多 。解决办法:针头尽量顶住皮肤往深里扎,回 抽是否有关节液,注射的同时注意询问病人 有无疼痛,如果回抽无关节液或注射时病人 有明显的疼痛,应停止推注,推回皮下改变 方向,调整后再试 。,常用膝关节穿刺部位(三),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将髌骨内缘分 为3 份,其中下13交界处向后05厘米即 为进针点 ,针尖朝向外后上方,与冠状面成 2030度角,与水平面成1015度角,经皮 肤、皮下、髌内侧支持带、关节囊即进入关 节腔。,优点1. 体表解剖标志明显,定位准确 ,当膝关 节无肿胀或肿胀较轻时,伸直位下髌骨内缘 及膝内侧的凹陷即为此穿刺点,不需触摸, 肉眼即能看清。2. 经过组织少而薄,损伤小。,缺点进针时的角度掌握是难点,对于初学者有一 定难度,相比于前两种方法,此法应用相对 较少。解决办法:也可以像髌骨外上缘穿刺法那 样把食指放在髌骨外侧,向内推挤髌骨,形 成一个较大的内侧髌股间隙。关键是多加练 习。,总结,关节穿刺时,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至于穿刺部位,只要解剖熟悉,有手感,任 何部位都是穿刺点 ,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 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