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技术【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65952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7.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技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模板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技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模板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技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模板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技术【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模板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技术【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板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技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技术【ppt课件】(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板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技术措施,二 0 0 三年十月,主 要 内 容,1. 模板工程涉及到的一些规范与规定 2. 常见的质量问题与技术措施 2.1 竖向承载力方面 2.2 支撑的稳定性 2.3 梁模板的强度与刚度 2.4 柱墙模板的强度与刚度 2.5 模板及支架的拆除 2.6 构造要求及其他,1. 模板工程涉及到的一些规范与规定,1.1 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GB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J186-2002)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J43-200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

2、J130-2001 J84-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2 规定,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设部建质200382号) 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设部建质200382号) 福建省建筑模板技术政策公告(闽建科20029号) 关于加强模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闽建建2003 号),1.3 几条重要条款,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模板分项工程共16条条文,一般规定3条,安装8条,拆除5条,其

3、中2条为强制性条文。 4.1.1条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1.3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J186-2002),13.3.3 。常温施工时,柱混凝土拆模强度不得低于1.5MPa。安装梁模时,柱的强度应不小于10.0MPa,否则应加可靠支撑。两端有支承的梁、板底模的拆模强度,在8m跨度以内时为设计强度的75%,大于8m跨度时为设计强度。 13.3

4、.5 。模板拆除和吊运时,严禁挤撞墙体。常温施工时墙体拆模强度不应低于1.0MPa;承受楼板荷载时,墙体强度不应低于4.0MPa。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除粘结在其表面的水泥浆,重复使用前应喷涂隔离剂,并不应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施工缝。, 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 (建设部建质200382号),第13条 模板工程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模板工程在绑扎钢筋、粉刷模板、支撑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 建筑工

5、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 (建设部建质200382号),第7条 施工单位应编制深基坑(槽)、高切坡、桩基和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等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审查。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是指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 的模板支撑系统。 第15条 模板作业时,施工单位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对地面平整,夯实,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

6、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形成整体。, 关于加强模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 (闽建建2003 47号),木支撑立柱高度不允许超过3.5米,禁止使用弯曲的小径杂木支撑,禁止采用以调整立柱斜度的方法来调整楼板标高支设工艺。 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高度不允许超过8米,底座与上托伸出长度应确保承载力; 模板工程支撑体系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支撑与剪刀撑 拆除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前,应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拆除时间应严格执行国家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确保结构混凝土龄期和强度达到标准要求。严禁垂直支撑立柱拆除后又重新顶撑;楼层后浇带砼未施工前,不得拆除,防止砼工程裂缝和质量隐患。, 关于加强

7、模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 (闽建建2003 47号),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工程施工设计内容应包括利用建筑物本身构件的卸载措施,满堂架搭设中的底部扫地杆、剪刀撑、支架四周与建筑物的可连接等设计图纸。 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应由主任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进行设计计算,并提供设计计算书,由企业总工程师审核签字。 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施工方应按照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在搭设过程中必须加强中间检查。在浇筑砼前,项目部要组织方案设计人员、施工和监理等人员对模板支撑结构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有验收记录。,2. 质量问题与技术措施,2.1 竖向承载力方面2.1.1 支撑体系选型的问

8、题 问题1:没有针对工程结构的特点选用支撑体系 杂木撑应在所有结构中禁止使用 杉(松)木撑在层高3.5m以上,住宅工程七层以上限制使用 一般多层建筑及高层建筑可使用门架支撑 层高较高、跨度较大或施工总荷载较大的建筑,宜使用扣件式钢管架或碗扣式钢管架支撑 问题2:不同支撑体系的混用及不同支撑材料的混用 梁用木支撑,板用门架支撑 同一支撑采用不同的材料,2.1.2 支撑体系自身的问题,问题3:模板支撑的地基及支承部分处理不当 场地应平整坚实,作好排水。回填土必须分层回填,逐层夯实 根据地基土质的不同设置混凝土垫块或垫木回填土宽200,长500, 厚50高压缩性土宽200通长槽钢或垫木 pfg 问题

9、4:支撑底部无可靠的传力体系 常发生在有架空层的楼层上,2.1.2 支撑体系自身的问题,问题5:悬挑构件支承在外防护架上外架承受施工荷载与风荷载,稍有轻微颤动将影响模板的稳定、变形及混凝土的凝结过程悬挑构件对模板及支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要求比一般的更高,且支撑时间长 悬挑构件应自成体系 问题6:支撑布置无规则、随意混乱 上下层支撑应对准 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支撑的布置,2.1.2 支撑体系自身的问题,问题7:门架的受力点使用不当 宜让立杆直接传递荷载 作用在门架横杆上时,承载力应折减:对称作用于立杆与加强杆间 0.9系数对称作用于加强杆时 0.7系数集中作用于横杆中间时 0.3系数 问题8:

10、门架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超过200mm 承载力的设计值 Nd 应做修正伸长为300mm时 0.9系数超过300mm时 0.8系数 应设扫地杆 问题9:楼梯段悬空支模楼梯上段的平台梁应先支撑好,2.1.3 木支撑的问题,问题10:琵琶撑的制作随意 立柱、支撑稍径应80mm或方木8080mm 横托木长度为3倍的梁底宽,应使用方木 斜撑45为宜 接长每根允许一个接头,上下立柱直径一致,拼夹木每端700,三面围钉 问题11:琵琶撑、顶撑安装没有使用对拔楔调整垂直度与标高 用对拔楔调整后应将其钉在通长的木垫块上 禁止采用以调整支撑立柱斜度的方法来调整楼板标高 问题12:琵琶撑、顶撑的连接接头位于同一平面

11、上 安装时应上下调整错开或采用隔根设置,2.1.4 不同构件的支撑未形成独立体系的问题,问题13:梁板模板共用同一架门式架支撑短柱(短撑)现象 小跨度板的一端可由梁传力 问题14:梁板模板的一端支承在剪力墙模板上 剪力墙拆模时,梁板砼强度等级未达到拆模要求 梁板模板近墙边的支撑应自成体系并需满足剪力墙拆模的工艺要求,2.2 支撑的稳定性,问题15:木支撑的水平拉杆采用边角短料,且布置不当 琵琶撑、顶撑应通长有规则布置 水平拉杆用材25厚,宽200以上 距地面500起每隔2m高度纵横布置 问题16:门架、钢管架立柱的水平支撑与剪力撑设置不妥立柱高度2m时,应设两道水平支撑,满堂红模板立柱的水平支

12、撑必须纵横双向设置 满堂红支架立柱四边及中间每隔4跨立柱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立柱每增高1.52m时,除再增加一道水平支撑外,尚应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2.2 支撑的稳定性,问题17:支架立柱的间距未经计算确定 当使用48钢管时,间距不应大于1m 采用多层支模,上下层立柱要垂直,并在同一垂直线上 问题18:可调U型顶托伸出太长L0=h+2a (a为伸出长度) 不应伸出2/3的长度 门架计算长度L0取决于水平拉杆的间距,2.3 梁模板的强度与刚度,问题19:梁模板未考虑楼板传来的荷载 板的次龙骨一端支承在梁侧板上,应由立挡传力 板的主龙骨一端支承在梁侧板上,不应采用 问题20:梁底模的横龙

13、骨(次龙骨)间距未经计算确定 采用胶合板的应比采用松木板的布置密 板厚胶=18 松=2535E胶= 55008000MPa E松=10000MPa Fdfk/yf( fk静曲强度试验值, yf 材料性能分项系数) fm=1115 MPa,2.3 梁模板的强度与刚度,问题21:梁模侧板的压骨选材与安装不妥 选用板材做压骨,造成漏浆 梁龙骨为纵向布置时不应用压骨 问题22:梁较高时,梁侧板仅采用板块斜撑 采用胶合板后,侧板的受力状况由支承情况决定 梁中部采用加强龙骨的布置,2.4 柱墙横板的强度与刚度,问题23:柱模没有布置竖向龙骨 对柱刚度及砼质量的影响 问题24:柱抱夹箍选材与间距不当 抱夹箍

14、材料本身刚度不足 第一箍的位置 间距不计算 常见的抱夹箍做法 问题25:柱较宽时中间没有用对拉螺栓或采取其他措施 应通过计算确定采用一道对拉螺栓 通过计算确定柱箍采用强度与刚度较大的材料,如槽钢等,2.5 模板及支撑的拆除,问题26:模板及支架没有按规范规定的强度要求进行拆除板2m 为50% 板2m ,8m 为75%梁8m 为75% 梁8m 为100%悬挑构件为100% 强度由同条件养护试块决定 问题27:下层楼板支撑拆除时未考虑是否能承受上层传递荷载的承载能力 一般构件确保两层支撑处于工作状态 特殊的要通过计算确定 关于 “二次支撑法”,2.5 模板及支撑的拆除,问题28:模板及支架的拆除顺

15、序随意性大 施工技术方案必须明确拆除顺序 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 拆除大跨度梁支撑立柱时,先从跨中开始向两端对称进行 立柱水平拉杆超过两层时,先拆两层以上的水平拉杆,最下一道水平杆与立柱同时拆除。 问题29:通道处、卸料平台处的竖向支撑随意拆除 楼层间的竖向支撑应有序布置 做好技术交底及拆模令 问题30:后浇带模板设计不周造成随意拆除 支承条件改变,受力情况改变 支模体系要独立,不影响周边梁板的拆除 拆除前设置临时的支顶,2.6 构造要求及其他,问题31:梁板模板没有按规定起拱 梁板跨度4m时 起拱值为1.53%(木) 问题32:梁柱节点处处理不当 柱模板及龙骨支撑应伸至板底 问题33:上

16、下柱(墙)交接处模板错位 定位处理模板与龙骨支撑向下延伸,并用对拉螺栓锁紧 问题34:柱、墙模板与楼板接缝处未做处理 垫海棉条、泡沫塑料条、橡胶条外加砂浆嵌实或压板条 注意结构断面的削弱,2.6 构造要求及其他,问题35:承台侧模支撑不牢靠 龙骨间距太稀 斜撑无牢靠支承点 斜撑与底撑无一一对应 问题36:楼梯侧模等做法不规范 踏步侧板刚度不足 反三角木做法不规范 外帮侧模板刚度不足,不设踏步线 问题37:各类龙骨未经制作就使用 未经制作的龙骨对质量的影响(构件尺寸、夹砂、漏浆) 龙骨应为定断面的方木,保持四面完整,材质不应低于等材 问题38:拆模试块的管理不当 同条件养护(同一地点、同一条件方式) 现场的保护措施,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