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第二章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65898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理第二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植物生理第二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植物生理第二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植物生理第二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植物生理第二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第二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第二章ppt课件(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Chapter2 Plant mineral nutrition,植物对矿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称为植物的矿质营养。“收多收少在于肥”,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Section1 Essential elements for plant,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元素的生理作用 四、作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Elements in plant,植物矿质元素的含量与植物种类及生存的土壤环境条件相关,必需元素 (Essential element ), 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判定标准 不可缺少 不可替代 直接

2、参与代谢,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Plant essential elements,鉴定植物必需元素的方法 溶液培养法(水培法):在含有全部或部分矿质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砂基培养法:支撑物(石英砂等)+培养液,通过添加或减少某种元素,从植物生长状况判断该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需,大量元素(Macroelement)是指植物需要量较大,在植物体内含量较高(0.01%)的元素,C、H、O、N、P、K、Ca、Mg、S 。 微量元素(Microelement)是指植物需要量较少, 在植物体中含量较低(0.01%)的元素, Fe、Mn、B、 Cu、 Zn、Mo、Cl、Ni 。,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

3、植物必需元素,三、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essential elements,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一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 二是生命活动的调节者; 三是起电化学作用; 四是作为细胞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一)大量元素的生理作用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macroelements,C、H、O、N、P、K、Ca、Mg、S 。 N、P、K:需要量较大,需人为地补充, 又称肥料三要素。,1、氮 (N),吸收 主要是无机态氮, NO3-和NH4+;部分有机态氮,如尿素 、氨基酸等。,生理功

4、能: 1)蛋白质、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生命元素。 2)参与构成辅酶和辅基如NAD+、NADP+、FAD等。 3)某些植物激素、叶绿素、维生素、生物碱等的成分。,菜豆缺氮,氮肥过多时,营养体徒长,抗性下降,易倒伏,成熟期延迟。 植株缺氮时,生长矮小。,2、磷 (P),吸收 H2PO4-或HPO42-,油菜缺磷,生理功能 1)核酸、核蛋白和磷脂的主要成分。 2)许多辅酶如NAD+、NADP+ 、ATP、 FAD 、CoA等的成分。 3)参与光合、呼吸、蛋白质、脂肪、糖类的代谢。 是仅次于氮的第二个重要元素。,3、钾 (K),吸收 K+,生理功能 1)调节水分代谢:影响渗透势,控制气孔运动。 2)

5、酶的激活剂:40多种酶的激活剂。 3)提高抗性:抗倒伏、抗病虫 4)促进蛋白质和多糖合成,促进糖类运输。,4、钙 (Ca),吸收 Ca2+ 主要分布在较老的组织中。 生理功能 1) 是细胞壁等的组分。 2) 是某些酶类的活化剂。如ATP酶、琥珀酸脱氢酶等。 3)参与光合放氧。 4) 能维持膜稳定性。 5)Ca-CaM系统行使第二信使功能。,5、镁 (Mg),吸收 Mg2+,生理功能 参与光合作用:叶绿素的组分,促进光合磷酸化;活化Rubisco。 酶的激活剂或组分。 促进蛋白质、核酸合成。,生理功能 1)是蛋白质和生物膜的成分。 含S氨基酸和硫脂。 2)酶的成分,参与多种生化反应。CoA、铁氧

6、还蛋白、硫氧还蛋白、固氮酶。 3)构成体内还原体系。谷胱甘肽-SH。,6、硫 (S),以SO42-的形式吸收,(二)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microelements,微量元素Fe、Mn、B、 Cu、 Zn、Mo、Cl、Ni。,1、铁 (Fe),铁主要以Fe2+的螯合物被吸收。,生理功能: 1)许多酶的辅基:铁卟啉,细胞色素氧化酶,抗氰氧化酶,过氧化物(氢)酶等。 2)参与光合作用:叶绿素合成,细胞色素、Fe-S中心、Fd。 3)参与氮代谢:固氮酶、硝酸及亚硝酸还原酶等。华北果树“黄叶病”,2、锰 (Mn),吸收 主要以Mn2+形式,生理功能

7、光合放氧复合体的主要成员。 形成叶绿素和维持叶绿素正常结构的必需元素。 酶的活化剂。,3、硼 (B),吸收 硼酸(H3BO3)。花中的含量最高。,生理功能 促进花粉萌发与花粉管伸长; 细胞壁的成分; 促进糖的合成与运输。如蔗糖,甘蓝型油菜“花而不实”,4、锌 (Zn),吸收形式 Zn2+,生理功能 合成生长素前体色氨酸的必需元素。 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元素。 一些酶的成分和活化剂,碳酸酐酶、 谷氨酸脱氢酶及羧肽酶。,玉米“花白叶病”,果树“小叶病”,5、铜 (Cu),吸收 Cu2+或Cu+,生理功能: 一些氧化还原酶的组分。 是质体蓝素的成分,参与光合电子传递。,6、钼 (Mo),吸收 MoO42

8、-,生理功能 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 组成固氮酶,参与根瘤菌的固氮。 能增强植物抵抗病毒的能力。,7、氯 (Cl),吸收 Cl-,生理功能 在光合作用中Cl-参加水的光解, 叶和根细胞的分裂也需要Cl-的参与, 参与渗透势的调节,如调节气孔开闭。,生理功能: 维持脲酶的结构和功能。 是固氮菌脱氢酶的组成成分。 提高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8、镍 (Ni),吸收 Ni2-,四、作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一)化学分析诊断法 以叶片为材料来分析病株的化学成分,与正常植株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二)病症诊断法根据组织、器官的形态和颜色的变化判断。,缺素症的诊断 病症从老叶开始

9、,常缺乏N P K Mg Zn 病症从新叶开始,常缺乏Ca B Cu Mn Fe S 表现出失绿症,常缺乏Fe Mg Mn S N K,植物缺乏矿质元素的症状检索表,草莓叶片的缺素症状,番茄的缺素症 从左至右: 全营养, -P, -Ca, -Fe, -N,大麦缺素症 左:全; 右:-K,(三)加入诊断法,初步确定植物缺乏某种元素后,可补充加入该种元素,如缺素症状消失,即可肯定是缺乏该元素。,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Absorption of mineral elements by plant cell,一、生物膜 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一、生物膜 Biomembrane,生物

10、膜是细胞中所有膜系统的总称。 膜是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器必要的屏障。,(一)膜的特性和化学成分,选择透性( selective permeability ) 流动性 不对称性,蛋白质 30-40 %,膜蛋白多为功能蛋白,外在蛋白和内在蛋白 脂类 40-60 %,磷脂和糖脂。 糖类 10-20%, 糖蛋白、糖脂。,流动镶嵌模型( Flow mosaic model ),1972年,Singer 和Nicolson提出。,(二)膜的结构Conformation of biomembrane,根据是否需要提供能量分为: 被动运输-不需要代谢直接提供能量,物质顺着电化学势梯度的跨膜转运。 主动运输-需要

11、消耗代谢能量,物质逆着电化学势梯度的跨膜转运。,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一)被动运输,1.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从高浓度跨膜移向低浓度区域 动力 膜两侧的浓度梯度 非极性溶质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协助扩散) 运输蛋白(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协助溶质通过 动力 膜两侧的电化学势梯度 离子、极性分子,细胞质膜上由内在蛋白质构成的圆形孔道; 可由化学方式及电化学方式激活,控制离子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被动地和单方向地跨质膜运输。,(1)离子通道(Ion channel ),离子通道示意图,跨膜电势梯度或刺激,感受器感受刺激,阀门打开,离

12、子通过,阀门关闭,特点 选择性 高速跨膜运转离子(106-108个秒-1 ) 是被动运输 离子通道是门控的 已知有K+通道、Na+通道、Ca2+通道、NO3-通道和Cl-通道。,属于膜内在蛋白; 有选择地与膜一侧的分子或离子结合,形成载体物质复合物; 通过载体的构象的变化,透过膜把分子或离子释放到膜的另一侧。,(2)载体蛋白( Carrier protein ): 也称为离子载体 、转运体、通透酶,载体的模式,特点 选择性 介导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具有饱和效应和离子间的竞争现象 104-105个秒-1,经通道或载体转运的动力学分析,载体蛋白的类型: 单向运输载体(uniport carrier

13、) 同向运输器(sympoter) 反向运输器(antiporter),单向运输载体 单方向转运溶质,同向运输器 外侧同时结合H+ 和溶质分子(离子),同方向运输,反向运输器 外侧结合H+ ,同时内侧结合溶质分子(离子),反方向运输,离子泵( Ionic pump ):,具有ATP水解酶功能,并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将离子逆着其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ATP酶逆电化学势梯度运送阳离子到膜外去的假设步骤,(二)主动运输,能使ATP水解,将H+从膜内侧泵到膜外侧,建立跨膜电化学势梯度。 活化离子通道,或反向运输器,或同向运输器。,质子泵示意图,ATP +H2O,H+,H+,H+

14、,H+,K+,Ca2+,K+,Ca2+,ATPase,ADP +P, 质子泵,质子泵 (H+-ATPase) 也称主宰酶(Master enzyme),质子泵的类型 质膜上H+ -ATP酶 普遍,由膜内泵到膜外 液泡膜上H+ -ATP酶 由细胞质泵到液泡 液泡膜上的 H+ -焦磷酸酶 由细胞质泵到液泡,初级主动运输(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质子泵利用水解能量逆着电化学势梯度转运H+。直接消耗能量。 次级主动运输(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矿质元素利用质子泵建立的跨膜电化学势梯度,进入细胞的过程,是一种间接利用能量的方式。,Ca2+A

15、TPase(钙泵)催化质膜内侧的ATP水解,释放能量,驱动Ca2+泵出细胞质。 由于其活性依赖于ATP与Mg 2 +的结合,所以又称为( Ca+ 、 Mg 2 + )- ATPase。 类型 PM型 质膜 V型 液泡膜 ER型 内质网膜,细胞跨膜吸收溶质的方式,被动运输 简单扩散 经由脂质层; 浓度高至低 协助扩散 经由通道和载体; 浓度高至低 主动运输 经由载体; 浓度低至高,(三)胞饮作用pinocytosis,细胞质,胞饮作用示意图,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Absorption of mineral elements by plant,通过根系吸收( 主要途径) 通过地上部吸收,研

16、究(大麦根)离子吸收的模式,一、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二、根部对溶液中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三、根部对被土粒吸附着的矿质元素的吸收 四、影响根部吸收矿物质的条件 五、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Characters of mineral absorption of plant,(一)对盐分和水分的相对吸收 (二)离子的选择吸收 (三)单盐毒害和离子对抗,(一)对盐分和水分的相对吸收 Relative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and water,相互依赖:矿质须在溶液状态才被吸收,并随水分一起进入根部的质外体中; 根系对矿质的主动吸收使根部的水势降低,有利于水分进入根部 相互独立: 吸收矿质和水分的机理不同:吸收矿质以耗能的主动吸收为主,而水分则按水势高低进行被动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