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的艺术特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496266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的艺术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烛之武退秦师的艺术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烛之武退秦师的艺术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的艺术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的艺术特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故事。郑国被秦、晋两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还主动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在国家危急关头,不避艰险,只身去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艺术特色1、叙事述言,字字精绝左传作为长于叙事的优秀历史散文著作,尤其擅长记述极为复杂之事项如五大战役(晋楚城濮之战、晋楚邲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崤之战和

2、齐晋鞍之战)而“能将其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 ”(梁启超中国历史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读法之二)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向来结好的晋秦两国合围郑国 ,而在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而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过楚国,因而结怨于晋,并且当年公子重耳出亡过郑时,郑国也没有以相应的礼遇来接待他。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而文章开篇即以25个字涵盖了交战双方,交战原因及战争形势等诸多信息。如“晋侯秦伯围

3、郑” (战争双方)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交战原因)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当下战争形势)由此观之,我们可以发现开篇25个字是一字千钧,字字精绝。紧接着情节的发展,乃至高潮并没有直叙战争,唯一一个关于主人公行为动作的描写只用了4个字 “夜缒而出”,这不仅点出了当时的时间夜晚,而且一个“缒”字点出了当时郑国的形势之危机。因为郑国是不敢轻易打开城门的,只能选择晚上缒其使臣而下。然后文章将重点都放在了人物的说辞之上,在烛之武“夜缒而出”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国君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的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等等,本章都并未提到一字,而是集中通过语言来

4、塑造烛之武这一形象的,从而做到了繁而不杂,有始有终, “故不待言处妙尤在无字句中。凡声情意态,缓者缓之,急着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笔有画工”(读卮言 )所以,文章集中通过语言来展现了中心人物的性格特征,论辩技巧,整个事件以及从侧面映衬出了文中未言之人物、场面、事件等,从而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无声之处胜有声。再如“朝济而夕设版焉” ,晋惠公早上被秦穆公派兵护送至晋国复位,而晚上就开始修筑了防御工事来谨防秦国,并且许以秦国的焦瑕两地也没有了着落。这些复杂而难以言明的形势,文中竟以一言以蔽之,更加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晋国的忘恩失信,秦国的无奈徒劳。所以,我们从叙事述言中不得不惊叹于它的简约和凝练。二、论

5、辩雄辞,破中有立我们若再从烛之武论辩的言辞中看,也不难发现其论辩技巧,且看其论辩内容,论证角度的转变。烛之武首先从秦国角度入手,先要“打破”的是秦国亡郑的想法。他要用委婉的语言告诉秦国不要怎么做?“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首先,对于秦国而言劳师千里围郑是比较困难的,而且这一点秦君也是知道的。再者,若亡郑则晋势厚而秦势薄,这更是秦穆公所不愿见到的。我们知道所谓“春秋无义战”,国与国之间,国家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而这种亡郑危秦之势经烛之武一提醒,穆公是不会不深思熟虑的。紧接着,烛之武变换角度“破中有立”,不仅告诉穆公不要怎么做,而且又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告诉他们此

6、时应该怎么做?“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此时他劝秦穆公舍弃攻郑而与郑联盟,并且也真切地点出了这种存郑益秦的做法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再接着,烛之武又转换角度直言晋国“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此时,烛之武已自然而巧妙地将矛盾转化,矛头直指晋国,点出了晋国的本质特点是言而无信的,并且这一点您秦穆公也是深有体会的。行文到此,如果说秦穆公已基本打消了围郑这一种军事行动的话,那么烛之武的又一次延伸论断,再陈厉害则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穆公退兵的决心,并且还有意外收获秦并派三将戍郑而还。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

7、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因为春秋本无义战,争霸之心国皆有之,强晋不仅无信而且还无厌。东封郑后很有可能肆其西封,这样必然会危及到秦国利益。那么理所当然,当烛之武言及“唯君图之”时,作为杰出政治家的秦穆公听到此处不会没有其政治敏感而不深思熟虑的。由此可见,烛之武的论辩是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的,从地理形势角度,首言亡郑危秦,次言存郑益秦,从历史角度再言晋而无信,进一步又说晋贪无厌,最后点出阙秦必利晋,仔细思辨其逻辑性是相当强的,所以才能构成了严密的论证结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另外,在论辩的技巧上本文也是颇值得玩味的。首先烛之武在说服秦穆公的过程中先进

8、行了科学的角色定位。论辩中他处处站在秦国的角度去替秦国考虑。这就让处于优势地位的秦穆公非常乐于接受,接着烛之武准确把握并抓住了秦穆公的心理及性格特点来展开辩论。因为他深知穆公是何许人也?(杰出的政治家,也有称霸之心)更知道他此时心里所想,穆公是深知“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所以“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其厉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吕祖谦东来左传博议 )我们知道,向来结好的晋秦两国相交由来已久,相厚亦为时不短。那么秦穆公却“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由此我们也不得不叹服精于论辩的烛之武对秦穆公心理了解之深,其心理学家的素

9、质在论辩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地彰显。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秦穆必亦翻然从之矣!”(吕祖谦东来左传博议 )再接着,烛之武则巧妙利用了秦晋间的矛盾来瓦解他们的同盟,精辟地点出了秦晋二强厚此则必薄彼的客观态势,从而更加坚定了秦穆公退兵的决心。三、黄河九曲,波澜起伏此篇的情节虽然十分简单,但从整篇的叙事来看却给人以一波三折,生动活泼之感。首先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这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此一波澜也。紧接着,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又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此时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地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此时烛之武却因其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这样一来,本来出场的救星而又使郑

10、国的希望趋于渺茫,此二波澜也。接着,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等大家一口气读到了“秦伯说”, 整个烛之武退秦军的过程方才宣告成功。我们也为烛之武和郑国松了一口气,秦国不但退兵了,并且还派兵戍卫郑国。然而再往下读时又会使你刚刚平静的心情顿时紧张起来,文末言“子犯请击之”,由于秦国弃晋盟郑,晋国大将子犯建议袭击秦军,顿时秦晋的关系似乎又紧张起来,一场战争好像难以避免,最后还是晋文公讲了一番“仁”, “知 ”, “武” 的大道理,方才平息了一场虚惊,此可谓三波澜也。细观此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全篇仅二百多字却写得一波三折,生动形象,我们不得不惊叹它的艺术魅力。四、结构严整,层次井然。常言“麻雀

11、虽小,五脏俱全” ,观此篇亦是如此,虽其短小,但情节结构安排却一丝不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具是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文章首句从“晋侯、秦伯围郑”至“秦军凡南”为开端部分,点明了秦晋围郑及其原因。紧接着,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至“许之” 烛之武的出场为文章的发展阶段,简述了烛之武的先“辞”后“ 许 ”,从一个侧面更加衬托了烛之武的深明大义及爱国形象。再接着从“夜缒而出”至“ 乃还” 则是整篇文章的高潮部分,它详尽叙述了烛之武说服秦君的论辩过程。其临危不惧、大智大勇、抓住心理、巧用矛盾,硬是凭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得秦师“乃还”。最后,从“ 子犯请击之 ”至“ 一去之”乃是文章结局。不仅点明了连晋军

12、也“亦去之”,而且百忙之中还不忘让晋文公平息一场虚惊,真可谓大家手笔。细观此篇,我们会发现写作特点上又有许多技巧,如文章在叙述故事时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夜缒而出”也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 “国危矣 ”的客观形势。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也就为后文的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真可谓匠心独用。综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无论其叙事述言,论断辞辩,还是其情节设置,结构安排都做到了文懿貌美而生气盎然,集中体现了左传的诸多艺术特色,难怪朱彝尊先生读后而言:“左氏之传,史之极也, “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