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王明保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59320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肝 王明保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丙肝 王明保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丙肝 王明保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丙肝 王明保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丙肝 王明保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丙肝 王明保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肝 王明保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丙肝的危害、防控及治疗 - -长治和平医院 王明保,主要内容,丙肝流行病学丙肝的传播途径日益严重的丙肝危害丙肝宣教 不断深化 早诊早治 刻不容缓 派罗欣 满足中国丙肝临床治疗需求,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足剂量,足疗程,联合治疗,一、流行病学-隐匿杀手首次现形,1989年,由Michael Houghton领导的研究组首次克隆、鉴定丙肝病毒基因序列,衣壳,RNA基因组,病毒颗粒 (核心)蛋白,丙肝病毒模式图,Choo QL, et al. Science. 1989; 244(4902): 359-62.,丙肝危害-丙肝病毒隐匿杀手,Davis et al. Liver Trans

2、pl, 2003, 9:331-338; Hornbergeret al. J Viral Hepat, 2006, 13:377-386; Ward et al. Am FamPhysician, 2004, 69:1429-1438; Wang. Hepatology, 2000, 32(Pt. 2):426-A; U.S. Census Bureau Population Division. Available at: WWW.census.gov/popest/national/asrh/files/NC-EST2007-ALLDATA.doc.Released May 1, 2008

3、. Accessed February 24, 2009,预计世界上有170万人口感染HCV,全球每年新增3-4万HCV感染人口,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8.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ith/es/index.html. Accessed October 28, 2009.,慢性丙肝的疾病危害日益显现,按年龄调整的死亡率 (/100000),美国1990-1998年慢性肝病死亡病例分析,美国1998年慢性肝病致死原因,HCV,HBV,1990,1998,1,2,年,0,Vong S, et al. Hepatology.

4、 2004; 39: 476-83.,HCV+酒精 2.8%,HCV 10.8%,HBV+酒精 0.2%,酒精 36.4%,HBV 2.7%,HBV+HCV 0.9%,无明确病因 44.2%,其他 2.1%,中国卫生部报告的丙肝病例逐年大幅增高,卫生部历年公布全国丙肝疫情,21145,39380,52927,70681,92378,108446,130575,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丙肝是中国漏报率最高的法定传染病,52%,23%,0,10,20,30,漏

5、报率 (%),40,25%,23%,50,丙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施小明, 等. 疾病监测 2006; 21: 493.,60,185/358,乙肝,465/1826,100/432,甲肝,全国传染病总体,数据源自国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50家医疗机构,采样15501例,有效样本13714例,越来越多的慢性丙肝重症患者将浮出“水面”,伴有较严重的肝脏病变,由于未及时治疗,需要消耗大量医疗资源,Armstrong GL, et al. Hepatology. 2000;31:777-782.,HCV现状特点,三高 感染HCV后发展成慢性肝病率高(55%-8

6、5%) 经血液传染比例高 慢性丙肝症状隐匿,漏报率高,三低 人群对丙肝的认知程度低(60%) 诊断率低(只有13%抗-HCV+的患者去专科就诊) 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低(2%),中国丙肝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既往HCV感染者形成庞大的病毒库,是HCV传播的基础;并且如此庞大的感染者群体,不可能发生自发的病毒清除 既往HCV感染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将逐渐出现更多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极为沉重的疾病负担,二、传播途径-HCV高危人群,大量接受输血者 血液透析治疗者 静脉注射毒品者 性乱行为者 合并HIV感染者 母婴传播 曾经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 曾经接受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侵入性操作 曾经接受传

7、统方式治疗导致皮肤破损出血 接受创伤性美容操作,例如纹身、穿耳洞 与他人共用日常卫生用具,中国高危人群抗-HCV阳性率,余为民, 等. 肝脏. 2008; 13(2): 112-4.史小楚, 等. 中国公共卫生. 1998; 14(1): 8-9.朱宏斌, 等. 疾病控制杂志. 2007; 11(1): 55-7.,有偿献血者,性病门诊患者,一般人群(孕妇),安徽,职业献血员,一般人群,广东,吸毒者,一般人群,上海,0.98,38.3,1.45,89.16,1.11,5.86,2.26,P0.01,P0.01,P0.01,P0.01,人数比例%,透析患者,吸毒者,83.87,P0.01,12.

8、21,未输血,性工作者,60.71,2.38,输血,吸毒者,非静脉注射,65.29,21.50,P0.01,静脉注射,曾接受手术或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出现明显的高比例HCV阳性,J Viral Hepat. 2006 Nov;13(11):775-82.,医护人员是HCV易感人群,余为民, 等. 肝脏. 2008; 13(2): 112-4.洪楷, 等.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4; 17(6): 471-3. Catalani C, et al. Eur J Epidemiol. 2004; 19(1): 73-7.,医护人员,一般人群,中国 广东12,其他科室,口腔科,医护人员,一般人群,P

9、0.01,P0.01,人数比例 %,0.98,4.62,10.4,2.62,2.93,0.98,中国 上海11,医护人员,一般人群,意大利13,P0.01,4.7,1.6,外科,医技,6.3,5.7,三、中国各地肝癌患者的HCV阳性率,广东,朝鲜族,汉族,北京,东北,江苏,山东,陕西,延边,HCV阳性率 (%),0,10,20,30,40,陈青, 等. 广东医学. 20O0; 21(7): 551-3. 唐晓敏, 等. 实用预防医学. 1997; 4(3): 135-6. 何苗,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6): 709-10. 郭亚兰, 等.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4; 1

10、8(6): 679. 李忠培, 等. 社区医学杂志. 2006; 4(1): 20-1. 罗春英,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5; 5(5): 1011, 1021. 李在健硕士毕业论文, 导师: 朴东明.,非传染病科室的丙肝会诊机制有待完善,大部分成人患者可以自愈,所有患者发病时症状明显,越是早期治疗越容易治愈,基本不会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虽然有超过60%的外科医生知道丙肝应该及早治疗,但是对于丙肝的疾病危害仍然认识不足,且院内丙肝会诊机制有待完善,检查结果存档,表明以后感染HCV与本次就诊无关,告知患者,上报医院相关部门,提醒患者到专科就诊或请专科医生会诊,第16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议现场问

11、卷调研;医学专业网络、媒体调研,四、丙肝防治策略,慢性丙肝的定义,慢性丙肝的定义 抗HCV(+) HCV-RNA(+) 维持6个月以上 伴ALT或ALT正常,国内外丙肝治疗标准方案,各国指南一致推荐PEG-IFN +RBV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作为丙肝初治患者的首选方案,2004年中国指南 PEG-IFN 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2009年AASLD指南 慢性丙肝的最佳治疗方案是PEG-IFN 联合利巴韦林,2011年EASL指南 慢性丙肝的一线治疗方案是PEG-IFN联合利巴韦林,2012年APASL指南 慢性丙肝的标准化治疗方案是PEG-IFN联合利巴韦林

12、,EASL. J Hepatol. 2011; 55(2): 245-64. Ghany MG, et al. Hepatology. 2009; 49(4): 1335-1374. Omata M, et al.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2012; 6(2): 409-435. 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7): 551-555.,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 治疗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提高更为显著,干扰素 24 周 1998 年1,干扰素 48 周 1998 年1,干扰素 + RBV 1998 年1,2,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 2

13、000 年3,派罗欣+ RBV 治疗中国慢性 丙型肝炎患者 2008 年4,1. McHutchison JG et al. N Engl J Med. 1998;339:1485-1492. 2. Poynard T et al. Lancet. 1998;352:1426-1432. 3. Hadziyannis SJ. Ann Intern Med. 2004. 4. Yu ML, et al. Hepatology, 2008; 47(6): 1884-93.,6,13,41,63,0,10,20,30,40,50,60,70,SVR (%),80,79,派罗欣 创新性药物设计,维持一

14、周内高而稳定的血药浓度,给药更方便,1. Kozlowski A, et al. BioDrugs 2001; 15: 419 2. Perry C, Jarvis B. Drugs 2001; 61: 2263 3. Glue P, et al. Clin Pharmacol Ther 2000; 68: 556 4. ROFERON -A. PDR . 56th ed. 2002. INTRON A. PDR . 56th ed. 2002. 5. Perry CM, Jarvis B. Drugs. 2001;61:2263-2288 6. Delgado C et al. Clin R

15、ev Ther Drug Carrier Syst. 1992;9:249-304. 7. Hoffmann-La Roche. Roche Facets.,普通干扰素的局限性 皮下注射后快速吸收 血清浓度波动大 抗病毒程度不充分 系统分布广 肾脏清除率高 血清半衰期短(2 至 5 小时),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后: 延长血浆半衰期 降低清除率 降低免疫原性 聚乙二醇 化后的干扰素特点决定于: PEG部分的结构(例:大小,分支,结合键的强度) 结合位点,IFN活性 (U/ml),Bailon P, et al. Bioconjugate Chem. 2001; 12: 195-202. 1. Bailon P, et al. Bioconjugate Chem 2001; 12: 195; 2. Kozlowski A, et al. BioDrugs 2001; 15: 419.,0,5,10,15,20,25,30,35,40,45,时间(小时),1,10,100,1000,10000,派罗欣,普通IFN,派罗欣创新性设计,抗病毒活性更为持久, 一周内有效抑制病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