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 第七章 注意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57447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7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 第七章 注意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 第七章 注意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 第七章 注意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 第七章 注意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 第七章 注意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 第七章 注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 第七章 注意(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心理学考研,基础学习:指定教材配套教辅网络班强化训练:历年真题及详解章节习题+专题突破过关冲刺:全真试题详解在线测试中华心理学习网 ,基础学习:指定教材配套教辅网络班强化训练:历年真题及详解章节习题+专题突破过关冲刺:全真试题详解在线测试中华心理学习网 ,2,第七章 注意,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1908)情感和注意心理学; 机能主义:W. James (1892)心理学教科书; 行为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3,Two types of attention,Focused attentionDivided attention,4,Focused attention,Focus

2、on (select) whats relevant and ignore whats irrelevant. Present two or more inputs and see how well people can concentrate on one and ignore the other. Stroop effects: name the color a word is printed in while ignoring the word itself.,5,Divided attention,Present two or more inputs and see how well

3、people can concentrate on more than one. Studies of divided attention often used in designing aircraft -how well can people use information from several dials and indicators at once. Results from studies such as this are used to design displays that maximize peoples ability to pay attention to multi

4、ple sources of information.,6,一、注意研究中的主要变量,Dependent Variables: Reaction time is by far the preferred variable and is extensively used. Percentage of correct responses is also used, especially in studies of attention in which memory plays a role. When an experiment is fram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5、particular model, such as the theory of signal detection, derived statistics such as dand are also used as dependent variables.,7,一、注意研究中的主要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se variables center around the need for the human to make decisions and the rate at which such decisions can be made. varying the n

6、umber of alternatives; varying the presentation rate of a series of stimuli;,8,一、注意研究中的主要变量,Control Variables: Perceptual factors such as th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f stimuli are often under the control of a computer or other automated equipment that conducts the experiment.,9,二、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依据,

7、对注意的研究是从有关信息缩减问题开始的。人类的各种感官每时每刻都在同时受到许许多多的内外刺激的撞击,由于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对所有撞击感官的刺激都进行完善加工,所以,人们总是选择重要的而忽略其他的。 因此,注意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对信息的选择分析。,10,(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是英国心理学家Broadbent(1958)在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11,(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则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

8、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调节,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而其他信息则不让通过。这种过滤器体现着注意的选择功能。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因为这种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因而,Welford(1959)称之为“单通道模型”。,12,(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Broadbent(1954)双耳分听实验 他向被试的右耳呈现3个数字,同时向左耳则呈现另外3个数字,如: 右耳:4,9,3 左耳:6,2,7 呈现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然后,要求被试再现。结果发现被试可用两种方式再现: 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

9、右耳所接收的信息; 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对地再现。,13,(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结果:Broadbent原估计能达到95%的准确再现率,但实际上,以第一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65%,以第二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20%。解释:Broadbent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14,支持证据:,Cherry(1953)使用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的实验,其实验结果支持过滤器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的刺激,除了一些物理特征变化(如语言由男声变为女声)能觉察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报告,甚至当非

10、追随耳的刺激由法语改为德语、英语或拉丁语等的变化都觉察不到。,15,Evidence against filtering: Some unconscious processing occurs,GSR (galvanic skin response) conditioning experiment: One message coming in the left ear, and another set of isolated words coming in the right ear. In the right ear, when subjects got the word “carpente

11、r” they would get a shock. Afterwards shock is removed. During dichotic listening test, subjects show elevated GSR to the word “carpenter” in the unattended channel. Even though they arent aware of the word there. Semantically similar words (“builder”) also elicit GSR response - some semantic proces

12、sing takes place in unattended channel. Also words that sound similar. But still no memory for message and not consciously aware of meaning. Therefore there is some unconscious processing going on.,16,(二)衰减模型,Treisman(1960)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的实验。 左耳(追随耳):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右耳(非追随耳):

13、Knowledge of on a hill. 结果,被试都报告为: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并声称这是从一只耳朵听到的。 实验结果表明:当有意义的材料,分开呈现在追随耳和非追随耳时,被试会不顾主试的事先规定(即复述追随耳所听到的项目),而去追随意义。 这种现象只有在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都能通过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即人可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刺激。,17,(二)衰减模型,Treisman(1960,1964)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对过滤器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衰减模型(attenuation model)。Treisman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不

14、过,这种过滤器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其中一些信息仍然可得到高级加工。,18,(二)衰减模型,19,(二)衰减模型,解释: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息都先通过初级的物理特征分析,然后都经过过滤器。只是非追随耳的信息经过过滤器时受到衰减,以虚线表示;而非追随耳的信息未衰减,仍以实线表示。 为了解释受到衰减的非追随耳的信息如何得到高级分析而被识别,Treisman将阈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 她认为,已储存的信息如字词(在图中以圆圈表示)在高级分析水平(即意义分析)有不同的兴奋阈限。追随耳的信

15、息,通过过滤器时其强度没有衰减,可顺利地激活有关的字词,从而得到识别;而非追随耳的信息,由于受到衰减而其强度减弱,常常不能激活相应的字词,因而难于识别。 但是,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如自己的名字,虽然有较低的阈值,却仍可受到激活而被识别。,20,衰减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基本共同点,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来加以调节; 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 因而,这种注意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 为此,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多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称之为Broadbent-Treisman过滤器-衰减模型,并将之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21,(三)反应选择模

16、型,Deutsch和Deutsch(1963)提出了反应选择模型(response selection model),之后,Norman(1968,1976)支持这个模型并加以一定的修订。,22,(三)反应选择模型,基本假定: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加以识别。 而注意选择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即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23,(三)反应选择模型,24,支持实验:,Hardwick(1969)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 在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其中包括一些靶子词。 这些靶子词呈现在右耳或左耳的数量相同,但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左耳听到靶子词,都要作出分别的反应。 实验结果: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到59%68%。双耳的反应率很接近。,25,(四)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两类注意模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对注意选择机制(即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