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中新课改生物培训《关于听评课的思考讲座课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944316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高中新课改生物培训《关于听评课的思考讲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7年秋高中新课改生物培训《关于听评课的思考讲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7年秋高中新课改生物培训《关于听评课的思考讲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7年秋高中新课改生物培训《关于听评课的思考讲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7年秋高中新课改生物培训《关于听评课的思考讲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秋高中新课改生物培训《关于听评课的思考讲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高中新课改生物培训《关于听评课的思考讲座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听评课的思考,赵占良 2017年9月8日,一、关于听课 二、关于评课 三、一堂好课的标准,关于听课,为什么听 听什么 怎么听,听评课的目的,检查评估 诊断改进 观摩学习 研究问题 了解教材使用情况 了解师生特点、水平及课程资源 目的决定听课的内容和方法,专家听评课对教师的意义,教学一直是一门强调个人技能的较为独立的工作, 这使得教师非常容易产生封闭、疏于反省的心态。而课堂观察可以给教师提供有效的反馈, 使他们发现问题, 有助于教师清晰地意识到支配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教育教学观念, 促进教师寻求更好的教育教学行动策略, 促进其专业成长与发展。教师与学者对话录(六)关于“课堂观察”,听评课活动

2、存在的问题,散漫化:目标不聚焦,听课盲目,评课哄抬 表面化:就事论事,缺少深度 作秀化:反复演练,形同表演 一刀切:缺少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教师的针对性 无准备:听课前对听课对象、内容等不了解 少对话:听者与被听者缺少沟通、交流和研讨 欠精细:一切凭感觉,缺少观察工具,缺少量化数据,缺少基于证据的推论效率低 效率低:参考课堂观察:教育研究方式的一场革命沈正元,现代校长2007年第5期,当前听评课主要存在哪些问题?,1.无合作的任务:有任务,没合作 2. 无证据的推论:有结论,没证据 假如我来上,我会怎么上没有证据 相类似的有:本节课技能训练具体到位有效教学时间长 ,如果能让学生多参与一点就更好

3、,这堂课可以打90分证据不充分3无研究的实践:有实践,没研究 每次都在做,但没有明确的问题导向,也没有采用有效收集证据的意识与方法,没有形成基于证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崔允漷的讲座),粗放 精细 离散 聚焦 范式化 情境化,王艳茹 浅谈课堂观察听课 课堂观察,观察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课程实施 课堂文化,四个维度,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 一、学生的学,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 二、教师的教,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 三、课程实施,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 四、课堂文化,咋观察,课堂观察听课前的准备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 课后交流,课前课中课后,听课前的准备,“我们看到了什么,常常由我们想看到什么或准备

4、看到什么所决定”爱因斯坦说:“ 你能不能观察眼前的现象, 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 理论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李杰: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设计,主题 内容 方法 工具 分工,准备阶段五确定,课堂观察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几个方面: 制定课堂观察计划; 掌握学生基本状况(含优差生座位分布) 了解教师教学意图; 确定人员分工,培训观察团队成员(选择、拟定和使用观察表; 根据观察目的事先确定观察位置,课上观察记录时间 记录细节 课后访谈,观察阶段“2+1”,课堂观察记录方式可分为定性的记录方式和定量的记录方式两种。 定量的记录方式是预先对课堂中的要素进行解构、分类,然后对在特定时间段内出现的观察类目

5、中的行为进行记录。,例如,提问的数量 提问的认知层次 问题的目的指向 提问的方式 学生回答的方式 学生的回答类型 教师候答的时间 教师理答的方式,观察主题:提问 分解为以下观察点进行观察,案例:常见评课与利用观察表评课之比较,(1) 直接评课教师能围绕教学重点, 设计多元化的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面广。教师十分注重规范, 包括书面表达的规范和口头表达的规范, 并能用准确、欣赏的语言鼓励学生, 学生获得很多训练机会, 且表现出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板书美观、有设计感; 语言清晰, 表达方式贴近学生。总之,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好, 学生学习过程愉快。,案例:常见评课与利用观察表评课之比较,(2) 利用观

6、察表, 观察课堂上师生互动情况、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从参与面来看, 笔者所观察的第4 小组11 位学生中, 参与个别回答和活动的有17 人次, 其中一位学生发言5 次, 只有一位学生没有回答, 学生回答的完整性好、速度快, 解题正确率高, 大部分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从学生具体参与情况来看, 本组有4 位学生始终不积极参与, 或者在齐答中人云亦云, 他们进入学习状态慢(大约7 分钟才开始参与), 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大约从9:179:35 的18 分钟)。但教师并没有提问或督促他们。,使用课堂观察技术所获得的信息,能够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课堂。不同观察者可协同配合,从不同的角度揭示课堂

7、客观事实,通过信息汇总来获得对课堂整体状况的了解。,使用观察表进行课堂观察的方法,在使用观察表的同时,应该保持对课堂教学整体流程的记录,因为缺少了对课堂原生态的记录,定量数据就会失去鲜活的事实支撑。 通过团队合作来实现对课堂的整体认识,团队分工精细和有效协作是获取课堂整体感知的重要环节,其中分工精细保证了观察者个人兼顾细节观察和整体思考,协作保障了观察过程和观察后反思的有效共享。,整体综合观察的记录表(灵活、粗放型),厦门市课堂观察评价表(讲授)(有删节),师生课堂对话观察分析表(自张菊荣),课堂提问情况观察表(厦门,有删节),提问的广度记录表 (在被叫回答的学生座位打或画“正”),讲台,教师

8、理答情况观察表(厦门,有删节),教材处理情况观察表(厦门,有删节),参考读物,促进师生发展的校本课堂观察技术伯海英主编,学苑出版社课堂观察手把手孙剑飞等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有效教学崔允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关于评课,评课的意义 评课的内容 评课的方法,评课的意义总结经验,提炼特色 找出不足,指出问题 共商对策,提出建议 让执教者确有收获,起到激励作用 让听课者受到启发,得到借鉴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评课的内容,聚焦主题聚焦主题的评议适用于专题研究课,如提问,只围绕提问进行评议,不评其他内容 综合评议,综合评议的内容,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4、从教

9、学方法与手段上分析 5、从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7、从教学个性上分析 8、从教学思想上分析,评课的方法,评之前要跟授课教师交流,了解他的想法,避免先入为主(如旁栏思考题、拓展题、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教研员等专家应让其他听课教师先评。倡导并建设平等、民主、真诚、探讨的教研文化(北京部分区教研活动) 听课小组根据分工各有侧重地评议 拿证据说话,以理服人(如提问数量、候答时间等) 挖掘事实(行为)背后的理论(理念)支撑,上升到理论高度(如小组合作、导入环节) 既关注学科内容,又关注育人价值、生命教育(如东三省评课、北京101) 根据场合,尊重授课教师(评哭不是目的) 既有规范,又

10、要灵活,突出重点(如酶、东三省),专家评课听课睡着,醒来即评:三条优点,两条缺点,一条建议。老师普遍反映说到了点子上。,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 不同的学校也会有不同的答案 没有标准答案 但有共同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堂好课的标准,1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准确、可实现、可检测2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一堂课信息传递量和信息的深广度 3. 核心内容和基本概念是否科学、准确、严谨 4是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教学方式 5是否给学生以丰富的、健康的思想营养 6是否把新的知识内容组织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中7是否针对重难点设计好学生有效参与的活动 8是否关注到优秀学生和弱势学生的发展朱正

11、威,一堂好课的基本表现,(1)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2)一堂好课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 (4)一堂好课应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百度文库,用建构主义观点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师生有效的互动性 (3)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实践性 (4)学生真正的理解性 (5)预备学习材料的良好组织性 (6)学生学习的反思性百度文库,好课的七个基本点,激发兴奋点 抓住中心点 突破疑难点 找准切入点 理清知识点 培植发散点 明确得分点百度文库,叶澜:一堂好课的5个基本要求,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1、有意义 2、有效率 3、生成性 4、常态性 5、有待完善,北京四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循序渐进、 举一反三、 深入浅出、 直观形象、 文以载道、 温故知新、 循循善诱、 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个人观点生物课的好课标准,生物课应突出一个字“活”! 知识学活:理解概念实质,不抠字眼 思维活跃 思维灵活 有效的学生活动 联系现实生活 启迪人生,创造未来生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