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丁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937878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丁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诊科设置与管理,丁银华,华润武钢总医院急诊科,谁创建的现代急诊医学,60年代急诊医学的开端 7080年代,急诊医学快速发展的阶段 90年代以后,急诊发展理性化年代,急诊医学是社会需要的产物,急诊医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医没有急诊的专有名词1978年北京协和医院实施急诊主治医师负责制1979年邵孝洪教授出席“WHO”西太平洋会议1983年卫生部号召“有条件的医院成立急诊科”1985年召开第一届全国性急诊工作会议1986年正式成立急诊医学学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院前急救+急诊科处理,急诊医学的发展,加,强,促进,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09年5月25日 中华

2、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制定目的: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内容 共六章 +2附件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设置与运行 第三章 人员配备 第四章 科室管理 第五章 检查评估 第六章 附则 附件1 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基本标准 附件2 急诊医师、护士技术和技能要求,急诊科定位及任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监 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 总 则,急

3、诊科设置与布局的原则,方便急诊病人就诊快捷、简单、安全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布局与设置,空间设置上要求有利于缩短抢救半径,争取抢救时间设施设备上配置留有空间医护人员优化配置,布局与设置,1、位于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 。2、入口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3、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4、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 。5、环境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 。6、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区域,布局与设置,自成一区,建设布局及人物流向合理,室内采光及色彩设计符合卫生学要求建立绿色通道,设有醒目的急诊和分区标志病人就诊程序简捷、方便、合理、设施完善

4、儿科单设,急诊传染病隔离病房独立成区,布局与设置,医疗区: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 支持区: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合理布局,有利于快速确诊和争取抢救时间,布局与设置设医疗区和支持区,醒目的指示通道与手术室、ICU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布局与设置,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 ,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能性! 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 就诊流程便捷通畅 建筑格局和

5、设施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儿科急诊应根据儿童的特点,提供适合患儿的就诊环境,布局与设置,检查床、候诊椅电话、对讲机、呼叫器、信号灯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安装监控装置急诊登记本、各种登记表格、常用检验单检查仪器及用物,如监护仪、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压舌板、手电筒等,布局与设置(分诊室),尽量靠近分诊室,备有急救仪器、常用的急救用物及各类急救药品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抢救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并配备相关的抢救设备 。,布局与设置(抢救室),抢救室,面积宽阔 较大间距,清创缝合包 备有其他各种无菌包 手术床、无影灯 各种无菌敷料,布局与设置(清创缝合室),暂时不需要住院治疗,回去又可能发

6、生意外对短时难以确诊的病人,可留在急诊观察室观察和治疗根据实际设置观察床,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布局与设置(观察室),专业医护人员将各类危重病人集中管理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和先进的临床监测技术对病人进行严密的监护、有力的治疗和护理使病人度过危险期,是EMS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的第三个环节,布局与设置(EICU),心电图机、除颤仪、心肺复苏仪、简易呼吸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中心负压吸引、中心供氧装置、洗胃机 便携式超声仪和床旁X线机 血液净化设备和快速床旁检验设备,仪器设备,心脏标志物检测仪,快速电解质分析仪,搬动、转运器械 手术器械

7、 急救包、穿刺包,急救器械,心脏复苏药物;呼吸兴奋药;血管活性药、利尿及脱水药;抗心律失常药;镇静药;止痛、解热药;止血药;常见中毒的解毒药、平喘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类药、各种静脉补液液体、局部麻醉药、激素类药物等。,急救药品,急诊科医护配备要求: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人员配置,急诊医师要求: 1、有固定的急诊医师,且不少于在岗医师的75%,医师梯队结构合理。2、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外,急诊医师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基本能力。,人员配置,急诊护士要求:1、有固定的急

8、诊护士,且不少于在岗护士的75%,护士结构梯队合理。 2、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经规范化培训合格,掌握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技能,常见急救操作技术的配合及急诊护理工作内涵与流程,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人员配置,急诊科管理层要求:急诊科主任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行政管理工作 。三级医院急诊科主任应由具备急诊医学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二级医院的应当由具备急诊医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人员配置,急诊科管理层要求:护士长负责本科的护理管理工作,是本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三级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应当由具备

9、主管护师以上任职资格和2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二级医院的应当由具备护师以上任职资格和1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人员配置,工作流程化质量标准化操作程序化,科室管理,建立急诊制度: 1、首诊负责制 首诊负责制.docx 对危重急诊患者按照“先及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救治 。 2、分诊制度,按病人的疾病危险程度进行分诊,对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应当立即实施抢救。,科室管理(12制度),建立急诊制度: 3、病历制度,应当按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医疗文书,确保每一位急诊患者都有急诊病历,要记录诊疗的全过程和患者去向。 4、报告制度,在实施重大抢救时,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

10、卫生事件或群体灾害事件时,应当按规定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科室管理,建立急诊制度: 5、协调管理制度,医院及医务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急诊科管理,帮助协调紧急情况下各科室、部门的协作,指挥与协调重大抢救和急诊患者分流问题。 6、急会诊制度,建立保证相关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其他科室接到急诊科会诊申请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急诊会诊。,科室管理,建立急诊制度: 7、优先制度,当建立急诊病人优先住院的制度与机制,保证急诊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的病房。 8、抢救流程和预案 ,制定主要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和处置预案,做到急诊科抢救关键措施及相关医技等科室

11、支持配合有章可循,科室管理,建立急诊制度: 9、院感制度,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手卫生规范,并对特殊感染病人进行隔离。10、质控制度 ,加强对急诊科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急诊科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科室管理,建立急诊制度: 11、设备管理制度,对抢救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并合理摆放,有序管理。 12、安保制度 ,应重视对急诊科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对急诊科的安全巡视,保证急诊科正常工作秩序。,科室管理,将仪器设备纳入科室质量控制管理各种抢救物品分类放置,固定放置每班对各类急救物品进行交接并

12、检查是否完备,保证设备和抢救药物随时处于战备状态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周对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的情况进行反馈,提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仪器设备管理,制定抢救物品及各类仪器操作、消毒、保养流程并记录熟练掌握各种仪器、机器的使用、操作方法及排除简单故障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仪器设备管理,在抢救时不能及时拿到所需的物品抢救无序,环境杂乱,特别是群伤时部分护士在抢救患者的紧急情况下,对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对很少使用的急救物品操作不熟练(如呼吸机)在使用时才发现设备已坏或不能使用,仪器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专人管理分类定点放置标签醒目及时补充毒麻药品加锁并登记交班,药品管理(值班护士,责任护士,护士长),标签模糊摆放凌乱快过期药品未及时下架甚至过期药品数量与登记不符,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