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新房中学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93518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雍县新房中学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纳雍县新房中学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纳雍县新房中学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纳雍县新房中学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纳雍县新房中学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雍县新房中学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雍县新房中学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纳雍县新房中学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课题负责: 陈光灿 联系电话:15934788576 邮编:553303所在单位: 贵州省纳雍县新房中学参与人员: 语文组教师(朱家林 尚经胜 陈勇 张军 刘俊 陈光灿 任志成 朱春菊 王春林 )结题形式: 结题报告【关键词】 语文 学科 德育渗透艺术 研究【内容摘要】 初中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背景,研究方法步骤,研究的成果及存在问题,增强学科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结题报告背景:2011 年 3 月,在原来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申请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和谐重点课题小学阶段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8月从事

2、小学语文教学 27 年的小学教师的我,调入新房中学,我组织的全国“十二五”规划课题贵州省重点课题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研究,在我县,从事小课题研究活动的几乎为零,通过学习与了解,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既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又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大的战略转移,是自我学习,自我内化,不断成长的自助餐,对于我们这个研究集体来说,是“面对实际问题,展开具体行动,推动教育发展”的扎实探究,虽然我们是摸着石子走路,有以前的大课题研究为基础,倡导的是“以小问题锲入,小步子推进,小环节切入,小集体进行研究,研究小问题,凸显大世界,让学生得到大发展,推动学校教育大进步”的小型研究;立足于“低起点、严要求、有

3、重点、大进步,有拓展”的“草根”研究行径。联系个人学科教学的实际,初中语文学科中德育渗透的的艺术策略,是众多初中语文教师十分棘手的问题,在对前人的德育渗透艺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挖掘地方校本资源和班级资源,发现学生的潜能,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入拓展,把学生的价值感、使命感唤醒,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会他们做人,不断自主创新,实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目标。研究的依据和意义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学生要有“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初中语

4、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一步提高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基本能力,养成学好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贵州省教育厅厅厅长霍健康指出,学校要坚持德育为主,安全第一,质量为先,这是对学校工作重心的精辟论述,语文教学的目的以语文智育的要求为主干,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但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美育的任务。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课程标准道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应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操陶冶与一炉,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5、是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应该如何重视重视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的现状与问题,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使广大学生切实打好语文基础 ,得到全面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呢?第一、把握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艺术。这既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应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教书育人;但现状却往往是老师对一篇课文详细分析,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学生却左耳进右耳出,没有收到德育的实效。众所周知,德育的渗透应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须以课文为主要载体,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正确态度,懂得语文的学习和运用与生活的关系,懂得读和听事理解别人对生活的

6、反映,写和说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懂得增强理解、观察和分析生活的能力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必要条件。其主要原因是老师未能真正的打动学生的心,未能将课本与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未能做到 真正的渗透。第二、从心理入手让学生得到发展。我们要了解和掌握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状况,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最容易变化,也最容易接受教育的阶段, ,教师只有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德育渗透融成完整的有机体,才能让学生的感情和灵魂得到升华,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养成完美和谐的人格。 意义:教育旨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忽视

7、德育渗透,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探索提高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研究过程和方法:中学语文德语的渗透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理论,根据语文学科的特征和中学生的心理规律,依据课堂教学,课程改革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原则,通过本班课内课外的各种语文活动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把学生的创造能力诱导出来,把学生的价值感、使命感唤醒,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处理并解决问题。1、本课题以原七年级(二)班学生为实验对象,一直到达九年级毕业。2、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分析法

8、、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迫切需要中华传统道德教育;(2)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时机和方法研究;(3) 、德育渗透艺术的实效检验。 主要措施:1、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教研计划,突出实际研究。2、 教师本人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确定自己要自学的新课程改革的书籍,分析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确立自己的学期教学主要活动及目标。 、3、每周至少要上一次能够凸显德育渗透艺术的课。4、加强自我反思,对教学设计进行多次修改完善。5、提高自己的多媒体教学及运用水平。6、 定期进行观察记录 ,记录各种个别案例; 写好教学反思、教育叙事。7、通过调查、谈话等方式了

9、解德育渗透的效果,分析原因,找出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进行再实践。8、总结归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德育的形式和方法。研究结果与成效:写到这里,我很内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本人的主观原因,我对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学习还不够深入、深刻,还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有时还存在把前人的好的做法生搬硬套到自己的课堂上的情况,但收效甚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基本能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熟悉教材,但对教材的延伸和拓展还不够;再次,在对待学生上,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估计不足,部分学科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才”施教。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班同学基本上能适应我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对德育渗透这一块大家还是比较认同的,

10、也得到了一部分家长的认同。二是初一学生刚入校,在行为习惯上有一些不好的方面,我能结合课本和学生的实际生活,适时的对孩子进行教育,使一部分孩子逐渐摆脱了不良习惯,但成果还有待继续观察和保持。三是在尊敬师长和与人相处方面,我们的孩子能把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自觉的应用于学习和生活当中,在这个方面各类学生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进步。四是我本人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及课题研究水平都急需提高和完善,要多抽时间,多读书,多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终身学习这一目标。始终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学科中渗透德育的艺术水平作为自己终

11、身追求的目标之一。成果:1、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必要性2、教学设计及课件3、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存在的困难:1】不能很好的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起来,要增强对教育教学新理念的认识。2】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情境都需要教师作出即时的反应,教师的每一个行动必须是 充满智慧又是不假思索的。教育的情境通常不允许教师停下来进行反思、分析情况,仔细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决定最佳的行动方案,然后付诸行动。要对自己进行重新认识,查缺补漏。3】教师教学习惯和学生学习习惯需要改善。美国作家杰克霍吉对习惯有过精彩而精辟的描述:如果抽象地讲,就是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变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动作,一个行为,多次重复,就能

12、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的积累增长、极限突破等,都是习惯性动作、行为不端重复的结果。4】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没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尤其是德育的实效性很难检验。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的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的很辛苦,都不能称之为有效地教学。改进方法:1】教育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程教学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当好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将教育理论和理念贯穿或体

13、现于教学活动中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个性修养、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2】要想在瞬息万变的教育情境中做出正确的恰当的行动和反应,教师与学生相处时要相互关爱,爱是教育关系发展的先决条件,爱和关心、希望和信任、责任感是教育生活不可缺少的。教师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和过失,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救其失,避其败,在与学生的对话合作沟通中,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更加有效。3】将运用成功的教学模式变成教师的习惯,将常规管理变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的成长有一个适应期成长期和超越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积累中才能形成习惯,实现质飞跃。初中学生大都十三四岁,这是好玩好乱得年龄,自

14、制力较差,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要让他们尽快的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必须实施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机制。4】为了达到有效教学,使德育渗透有实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兴趣,需要,理想,责任感,团队活动等;再次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写习惯、言语习惯等;第三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灵,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点,抓住时机,以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学的主动,生动,灵动,让学少的生命充满生机和活力,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形成自身持久的情感内驱力,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有效课堂杜郎口自主学习模式解读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魏书生的课堂教学艺术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新课堂创

15、新教法与经典案例评析新课堂创新教法与经典案例解说一、德育的重要意义“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位做教师的天职, “教书”即教给学生知识、方法、技能,“育人”即教育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健康向上、有思想、有理想的合格公民。“教书”可以让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育人”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使学生成为新世纪合格的公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的教育追求的目标是:让所有学生都学会做人,都学会生存,都有科学的人生和世界观,都能遵纪守法,都愿意为社会做贡献。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教育成大学生,但我们可以通过教育让每位学生都学会做人,做一个遵纪

16、守法,爱国爱民的合格公民。同时,我觉得评价一个人首先要看这个人是否有“德” ,而非知识渊博、能力超群。在报纸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硕生自杀或犯罪的事件,这些人各个方面都可以说都是相当出色的,可唯独缺少的是“德” ,他们有些人自私自利,有些人嫉妒心强、虚荣心强再举个我身边的例子:记得在刚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班的第一任班主任老师,她在语文教学中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使我们班级形成了比着学、比着为班级做贡献的风气,我们每个学生都学得有劲,生活的有乐趣,刚入学一学期我们班在期末考试中,进入学校 20 名的就有十几人,平均分位居同年组第一名,每位教师都夸我们班学生将来一定有出息。可是,在上初二的时候,这位老师有事休假,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只注重教学生知识,不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结果我们班有些学生厌学、学坏,开始逃学、打架甚至谈恋爱,原来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不见了,在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