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学第3章_统计整理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935100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统计学第3章_统计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经济统计学第3章_统计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经济统计学第3章_统计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经济统计学第3章_统计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经济统计学第3章_统计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统计学第3章_统计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统计学第3章_统计整理(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章 统计整理,2,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基本问题,3,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二阶段。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4,二、整理的内容 整理要依据事先拟定的整理纲要要求的项目确定。 整理纲要的内容包括一整套空白的综合表和编制说明。 综合表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分组,一部分是相应的统计指标。,5,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996)(万元),6,统计整理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对调查来的材料首先要进行审核; 按照综合表的要求进行分组或分类; 对各单位的

2、指标进行汇总和作必要的加工计算; 将汇总整理的结果编织成统计表; 做好统计资料的系统积累工作。,7,第二节 统计分组,8,一、统计分组的意义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保持各组内统计资料的一致性与组和组之间资料的差异性。,9,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统计分组基本作用有以下三方面: (一)划分现象的类型 (二)揭示现象内部结构 (三)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10,揭露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反映各类型的特点。, 类型分组,单位:亿元,11,表2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亿元),12,13,表3 某乡某种农作物的耕作深度与收获率的关系,14

3、,三、分组标志的选择 分组标志是统计分组的依据。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须考虑以下三点: (一)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 (二)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对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三)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15,分组标志也有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两种。品质标志一般不能用数量表示,它表明事物的质量属性,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则比较复杂。数量标志一般是用数量表示的,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有两种情况:不同标志值较少,可作成单项式分组;数值较多,变动范围较大,则应作组距式分组。,16,四、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和分组体系 简单分组又称单一分组,即只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特点是:只能反映

4、现象在某一标志特征方面的差异情况,而不能反映现象在其他标志方面的差异。,17,复合分组是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层叠分组。特点是:第一,对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层叠分组,可以从几个不同角度了解总体内部的差别和关系,因而比简单分组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问题;第二,复合分组的组数随着分组标志的增加而成倍地增加。,18,第三节 分配数列 (次数分布),19,一、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配或分配数列。分布在各组的个体单位数叫次数,又称频数;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叫比率,又称频率。,20,根

5、据分组标志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两种: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为品质数列。由各组名称和次数组成,次数可由绝对数表示(频数),也可由相对数表示(频率)。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为变量数列。变量数列又分为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21,表3.1 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22,表3.2 某厂第二季度工人平均日产量,23,表3.3 某工厂工人完成生产定额情况表,24,二、组距数列的编制(一)组距和组数每个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称为组距。组数一般情况下可分57组,组数尽可能取奇数,避免偶数。全部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 距离称为全距。,25,(二)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1.等距数列。设R为全距、K为组数、I为等组距。例如:R

6、43,设K5,则,26,2.异距数列 异距数列中每组的组距不全相等,异距数列各组次数的数值受组距不同的影响。 次数密度各组次数/各组组距 频率密度各组频率/各组组距。,27,表3.4 某地区人口分布情况,28,表3.5 某厂工人年龄分布情况,29,(三)组限和组中值1.组限。组距两端的数值称组限。闭口组;开口组。 注意: (1)按连续变量分组,一般原则是把到达上限值的单位数计入下一组内,即称为“上组限不在内”原则。 (2)按离散变量分组。,30,2.组中值,31,按完成净产值分组: 10以下 1020 2030 3040 4070 70以上 计算各组组中值,32,三、累计次数分布将变量数列各组

7、的次数和比率逐组累计相加而成累计次数分布,表明总体在某一标志值的某一水平上下总共包含的总体次数和比率。,33,(一)向上累计(以下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比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 (二)向下累计(以上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比率,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逐组累计。,34,表3.6 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次数分配,35,五、直方图:是用矩形条的高度,表示频数或频率,形象地展示数据集合结构的图形。(直方图,HISTOGRAM)直方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1.数据分组,2.计算各组频数或频率,3.绘制直方图,36,直方图(或次数分配曲线图),37,若组距不等的话,用标准组距人数,然后据此画直

8、方图:,38,直方图,39,折线图,在直方图的基础上连接各条形顶边的中点成折线图。如下图红笔围成的,即为次数分配曲线图:,40,折线图还可用来表示累计次数分布(仍以上例数据):,曲线图是组数趋向于无限多时折线图的极限描绘,是一种理论曲线。,向下累计,向上累计,41,洛沦茨曲线 洛沦茨曲线是描绘均衡和平等程度的,可用于对收入平等程度,市场集中度(市场结构是否均衡),地区或企业税收负担是否均衡的度量。,42,打开洛伦茨曲线数据,计算百分比和累积百分比,对累积百分比数据作散点图如下:,43,将图激活,点右键,选“图表选项”在“图表标题”中输入 “收入洛伦茨曲线”,在“数值(X)轴”中输入 “累计户数

9、百分比”,在“数值(Y)轴中输入“累计收入百分比”,取消图例,单击“确定”按钮。,44,对所得图的X轴进行编辑,将鼠标头指向X轴,单击右键,弹出对话框,单击“坐标轴格式”选项,如图所示。单击“数字”页面,在分类列表中选择“百分比”,在小数位数上选择 “0”;打开“刻度”页面, 在数值(X)轴刻度列表中,将“最大值”选取为“ 1”“最小值”选取为“0”。其他“字体”页面可相同理。单击“确定”。对图表Y轴进行编辑,编辑方法与X轴相同。,45,46,利用绘图工具在图表左下角到右上角两端点加一条直线作为对角线,对角线称为 “绝对公平线”,对角线与累计曲线之间的面积称为“不公平面积”,由此便得洛伦茨曲线

10、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收入差异非常之大,其中44.6%的户数 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2.45%”。,47,基尼系数=2A=1-2B 大多数国家基尼系数在0.20.6之间。基尼系数小于0.2表明收入分配高度公平,0.20.3相对公平,0.30.4大致公平,0.40.6收入分配差距过大,0.6以上收入分配极不公平。基尼系数可按积分面积近似计算。(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3中国基尼系数0.458,最近测算2004年为0.45),48,六、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一)钟型分布(1)对称分布,49,(2)偏态分布,50,(二)U型分布,51,(三)J型分布,52,第四节 统计表,53,一、统计表的作用(

11、1)能使大量的统计资料系统化、条理化、因而能更清晰地表述统计资料的内容。(2)利用统计表便于比较各项目(指标)之间的关系,而且也便于计算(如有些计算表比用公式更简易、明了);,54,(3)采用统计表格表述统计资料比用叙述的方法表述统计资料显得紧凑、简明、醒目,使人一目了然; (4)利用统计表易于检查数字的完整性(是否有遗漏)和正确性。,55,二、统计表的结构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组成。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分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56,从构成要素看,统计表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总标题。就是统计表的总称,简要说明全表的内容,一般都写在表的上端中央。 (2)

12、分标题(又叫做标目)。就是指总体名称或分类名称及说明总体的各种项目。分横行标题(横标目)写在表的左方,纵栏标题(纵标目)写在表的上方。(3)纵、横栏组成的本身及表中的数字。,57,2003年某月某公司各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表 单位_,横 行 标 题,主词,宾词,总标题,纵栏标题,数据资料 (指标数值),58,统计表的结构,行标题,表头,列标题,数字资料,附加,59,三、统计表的种类(1)简单表:表的主词未经任何分组的统计表。(2)分组表:表的主词按着某一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3)复合表:表的主词按着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复合分组的统计表。,60,2001年某地区工业净产值和职工人数,61,四、编制统计表应注意的问题(1)统计表的标题(包括总标题和分标题)应十分简明地概括所要反映的内容。(2)表中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一般应按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排列,即先列各个项目,后列总体。(3)表中必须注明数字资料的计量单位,(单位相同放表右上方,行单位另列,列单位可写一起) 。,62,(4)表中数字上下位置对齐。表中不允许有空格:若不需要此资料则用“-”;暂缺某资料则用“”(5)统计表的表式,一般是开口式,即表的左右两端不画纵线,表的上下通常用粗线封口。 (6)必要时,统计表应加以注解,连同数字的资料来源等一般都写在表的下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