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导论第六章中西医人才素质新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934927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导论第六章中西医人才素质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西医结合导论第六章中西医人才素质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西医结合导论第六章中西医人才素质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西医结合导论第六章中西医人才素质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西医结合导论第六章中西医人才素质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导论第六章中西医人才素质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导论第六章中西医人才素质新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基本素质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系殷 鑫,当代中国医学体系 三套马车并驾齐驱 保持传统特色的中医药学 中医药学的现代化 中西医优势互补,中西医并重 中西医结合 西医学,一、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历史回顾 1、医学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整体医学时代,2、医学模式的转换 拉 美特利:人是机器(1747) 人和动物,不过多几个齿轮,几条弹簧。人的机能是生理学和物理学的结合。 还原论:生物医学模式。整体就象一台钟表由初始条件决定着运转。 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20世纪中国人疾病谱 50年代:(1)呼吸系统疾病(2)传染病(3)消化系统疾病(4)心脑血管病,80年

2、代:(1)心脑血管疾病(2)恶性肿瘤(3)呼吸系统疾病(4)消化系统疾病,90年代:(1)心脑血管疾病(2)恶性肿瘤(3)糖尿病,4、50年医学的突破性进展 开创化学治疗的新时代百浪多息磺胺 魔弹:抗生素 卡介苗和链霉素 50年代第一次药物学革命,可的松类激素的发明 心脏病学的发展 外科的发展 医学诊断能力的革命 激光促进了显微外科 基础医学研究,SARS造访人类给我们的启示 可怕的鼠疫 流感的肆虐 尴尬的天花 普里昂的恶梦 血腥的埃博拉 可恶的艾滋病,二、医学科技发展与社会文化 的互动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1、科学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从社会之外到社会之中 现代科学的基本特征,科学开始成为一个多

3、层次的综合的整体 科学与技术一体化 科学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化科学体系内部结构的分化、交叉与综合,人类认识的五个里程碑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物理学的原子模型不同原子之间的关系化学的元素周期律宇宙的原子从何而来天文学的大爆炸理论宇宙物质在地球上的分布地质学板块构造模型,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生物学的进化论;分子生物学基因学说学科的交叉、融合,补充。物理学成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化学建立在量子力学上;分子生物学又在物理学和生命科学之间建立联系,生物、生态学、地球科学构成环境科学系统,2、社会总体需求对医学科技创新的促动 现代生殖技术 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HGP)人体器官移植临床诊

4、断技术医学影象技术,生物医学材料高速信息化手段 人类沙文主义 潘多拉魔盒: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威胁;恐怖主义;人口爆炸 医学高科技的负面效应 优生概念曾有过的遗憾,基因工程疫苗和干扰素引起的并发症和综合症;转基因的“非兽道” 抗生素的滥用和医源性疾病 生命克隆、器官移植和试管婴儿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还原论从其思想渊源发展到今天的形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古代自然哲学对世界本源的探索。2、近现代物理学内部的还原。3、生物学向物理学的还原以及生物学内部的还原。,58次香山科学会议:还原论科学不足:重视分析,忽视综合;长于线形研究,短于非线形研究;习惯于孤立系统研

5、究,不善于开放系统研究;重视结构研究,忽视功能研究。还原论的片面性: 1、忽视整体性。不管物理学家对世界的构造盒质料了解得多,多么清楚,任何纯粹的还原论思路总是把握不了整体性特点的。2、片面强调量变,忽视质变。认为一切质变都可以归结为量的变化,不恰当夸大数学的作用。3、否认层次间的质的差别,认为局部规律在任何层次上适用。如牛顿定律、连续概念。4、静止的观点,不承认世界有真正的发展、变化。,相对论的结论指出了还原论的局限量子论从根本上动摇了还原论的统治地位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认为不能同时准确测定一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从逻辑上证实了还原论的局限,马克思写于1844年的一段名言:自然科

6、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在整体论指导下的中国传统科学的“实用化”方法适合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吴文俊 席泽宗 朱清时 学科交叉与通才取胜 人文学科是引领时代前进的火车头 人文与科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哈佛大学2500多门课程 其中: 人文科学占41; 社会科学占30; 自然科学占29,各个国家都在采取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要求本科生每年必须完成人文、艺术和社会学领域中的8门课程,每门

7、课程9个学分,共计72个学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也有类似的规定。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 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象一只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不管你探究的范围多么狭窄,多么专门,只有在知识广博的基础上,你的眼光才能放远,你的研究才能深入。 季羡林大学生需要吸取全人类文化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对我们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

8、化积累,则更应有广泛的理解,并加以发扬光大。具有宽厚的人文根底,肯定能为大学生们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徐中玉,亚里士多德曾把人的生活解析为:外物诸善(指物质生活);躯体之善(指健康、精力)和灵魂诸善(包括知识、信仰、友谊、荣誉、自尊、爱和被爱等)。当我们致力于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能力的生产者和一个快乐的消费者时,往往忽略了对于灵魂诸善的追求,那样的人生显然有很大的缺陷。乐黛云,牛顿 爱因斯坦 诺白特维纳 冯诺依曼 赫尔伯特西蒙 万尼瓦尔布什 1943年以来医学诺奖获得者的知识结构,杨振宁 李政道 华罗庚 苏步青 钱学森 杨叔子 吴文俊 席泽宗 修瑞娟,华 佗 张仲景 孙思邈 朱丹溪 李时珍

9、薛 雪 徐大椿 岳美中 任应秋,中西医结合人才的知识结构 一、医学专业知识1、中医药学基础理论2、西医药学基础理论3、中西医结合临床课4、专业引导性课程 二、哲学知识1、中国古代哲学2、现代哲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文化人类学),三、其他自然科学包括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及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应用等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 四、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包括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语文、外语、逻辑学等基本知识。,中西医结合人才的素质培养 一、哲学思想二、科学方法1、科学假说2、理论研究3、临床研究4、实验研究5、中西医比较研究,能 力 培 养 一、思维能力1、判断和推理2、分析与综合3、想象能力4、联想能力5、创造能力,能 力 培 养 二、研究能力1、观察能力2、实验能力3、设计能力 三、自学能力 四、表达能力 五、组织管理能力,思考题:1、简述学习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简史的意义。2、谈谈你对科学与人文及通才型人才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