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三伏贴”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934925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基固本三伏贴”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强基固本三伏贴”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强基固本三伏贴”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强基固本三伏贴”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强基固本三伏贴”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基固本三伏贴”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基固本三伏贴”的探索与实践(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强基固本三伏贴”的探索与实践,2,三伏贴即“穴位敷贴疗法”,是在三伏天对穴位进行药物贴敷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天灸”的一种。三伏天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施行穴位敷贴的一种疗法。,中医院伏贴现场,3,一、什么叫“强基固本三伏贴”,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三、“强基固本三伏贴”的贴敷时间 及注意事项,四、强基固本三伏贴的临床应用,五、应用“强基固本三伏贴”的体会,目 录,4,一、什么叫“强基固本三伏贴”,基本定义 “三伏贴”又称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通常是指在夏季三伏每伏的第一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目的,故又称“三伏灸”, 是“天灸”疗法的一种

2、。,(一)三伏贴的概念,5,适应症与原理概要 它主要用于调治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疾病。“三伏贴”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和“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什么叫“强基固本三伏贴”,(一)三伏贴的概念,6,意义与功用 中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扶正助阳的中药制成外用膏剂,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拔罐后的贴敷治疗。,一、什么叫“强基固本三伏贴”,(一)三伏贴的概念,7,治法原理 在每年三伏天时期(以初伏

3、、中伏和末伏当天为最佳),即在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就是阳气最充盛之时,即三伏天引入“天阳”消除体内之阴雳,以治疗身体“虚寒”性病证。这是中医的一种自然疗法,也是中医“天人合一”观的体现,正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也。,一、什么叫“强基固本三伏贴”,(一)三伏贴的概念,8,治法原理 在特定的时间,通过特定的穴位,利用特定的药物辅助,使引“天阳”之效达到最大化,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疾病发作缓解的有利时机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治疗、调养和预防秋冬发作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疾病目的。,一、什么叫“强基固本三伏贴”,(一)三伏贴的概念,9,起源与名称

4、 所谓的 “三伏贴”疗法出现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见于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三伏贴开始应用见于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提到的“天灸”,即用旱莲草外敷治疟,用药后皮肤局部起疱如灸疱,今称药物发疱灸或发泡疗法。,一、什么叫“强基固本三伏贴”,(二)“三伏贴”的历史沿革,10,原名“天灸”病种扩大 自宋以后,三伏贴法用药有毛茛、斑蝥、蒜泥、白芥子等,治疗疾病也不限于疟疾。三伏贴又名“天灸”,是“ 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治疗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经常反复性感冒等疾病。,一、什么叫“强基固本三伏贴”,(二)“三伏贴”的历史沿革,11,论治不断丰富 清代名医张潞的张氏医通喘门就有记载“诸气门气喘

5、。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应”。夏月三伏天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一、什么叫“强基固本三伏贴”,(二)“三伏贴”的历史沿革,12,概念的提出 开封市中医院庞国明教授在总结前人 “三伏贴”经验和近30余年实践基础上,于2013年提出了“强基固本三伏贴”的概念和治疗方法。,一、什么叫“强基固本三伏贴”,(三)三伏贴的拓展“强基固本三伏贴”,13,方法与内涵 所谓强基,即在头伏前10天进行一次贴治,按照中医五

6、行生克原理,进行“培土”,起到强实基础,提升疗效的作用;固本,即在三伏后10天再增加一次敷贴,起到固肺益肾,强化疗效、巩固疗效的作用。,一、什么叫“强基固本三伏贴”,(三)三伏贴的拓展“强基固本三伏贴”,14,方法与功用 该法培土生金(健脾益肺)、金水相生(固肺益肾),肺脾肾三脏俱调,温阳化饮,蠲邪扶正。因此,“强基固本三伏贴”比单纯的“三伏贴”内涵更加丰实,更加科学,疗效更加良好。,一、什么叫“强基固本三伏贴”,(三)三伏贴的拓展“强基固本三伏贴”,15,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1.“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未病先防”的“上工”理念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

7、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说明人与自然界是有机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中生活,必然要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这就是“天人相应”。,(一)“强基固本三伏贴”的理论基础,16,因此,人必须顺时生,应时动。冬病夏治“三伏贴”正是如此!它根据黄帝内经中的“春夏养阳”和“治未病”择时防发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的阳气旺盛,体表经络中的气血充盈的有利时机,通过穴位帖敷的方法来配合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阻滞“冬病”、“寒证”的发作或使一些疾病可以减少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一)“强基固本三伏贴”的理论基础,17,可以说冬病夏治“三伏贴”充分体现了中医

8、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未病先防”的理念。,18,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2. 五行学说,(一)“强基固本三伏贴”的理论基础,火,生,19,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胜就是克的意思,冬病夏治就是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按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应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故伏日必是庚日。,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一)“强基固本三伏贴”的理论基础,20,庚属金,肺亦属金,故庚与肺相配。因此从 “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出发。而“强基贴” 则是“培土生金”,“固本贴”则是益肾水、润肺金,

9、从而起到强实基础,固护正气,强化疗效的作用。,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一)“强基固本三伏贴”的理论基础,21,3.经络学说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别经、别络、孙络、浮络、经筋、皮部网络把五脏六腑、四肢等全身的器官、组织、血液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气、血、精液的濡养作用,来完成机体的完整的机能活动。,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一)“强基固本三伏贴”的理论基础,22,通过伏贴刺激腧穴以温经散寒,扶助阳气,贯通气血,抗病能力增强,达到 “未发先防”、“择时防复”除宿病的目的。,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一)“强基固本三伏贴”的理

10、论基础,23,4.阴阳平衡理论 素问云“生之本,本于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上古真人善于“把握阴阳”,中古至人长于“和于阴阳”,圣人和贤人则“将从上古合同于道”;即“法于阴阳”。内经关于治疗和养生的目标是调理阴阳,以平为期,也就是通过不同的手段达到阴平阳秘的最佳生理状态。,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一)“强基固本三伏贴”的理论基础,24,借阳热除宿寒 冬病夏治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给予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从而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使之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恢复。,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

11、本思考,(一)“强基固本三伏贴”的理论基础,25,药物之阳,天气之阳,火罐之阳,迭加为“积阳”,驱宿寒,除饮邪,26,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先期而养,养阳胜寒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其意思是春夏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之特点,秋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阴气渐生之特点。春夏养阳,是为秋冬储备阳气;秋冬养阴是为春夏养阳奠定基础。,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一)“强基固本三伏贴”的理论基础,27,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阴阳平衡协调的关键在于阳气外护。病理上,

12、阳气失常是引起阴阳失衡的先导,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所以借助自然界阳气最充盛之时来补充人体的阳气,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一)“强基固本三伏贴”的理论基础,28,6.因时制宜 在盛夏之季,万物生长,阳气焕发,特别是“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日子。此时人体阳气应于自然界旺盛之阳,人体的气血运行偏浮于表,皮肤膜理开泄,药物贴敷等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即利用天之盛阳,辅助人之阳气,两阳相加,使体内阳气充足,达到“春夏养阳”的效果,以增强抗病御寒能力,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从而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同时,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

13、曰“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理论,三伏贴平旦至日中效果更佳。,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一)“强基固本三伏贴”的理论基础,29,1.内病外治原理 清代医家吴师机在理瀹骈文日:“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内病外治法是通过刺激皮肤、黏膜、肌肉、筋骨、经络、穴位等非口服药物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疗机体内部病证的目的。内病外治法是我国中医药先贤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渐发现、发展、建立起来的特色疗法,冬病夏治属于中医学内病外治法,而外治法中使用最多的是敷贴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内经载:“桂心炙酒以熨寒痹,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即开始使用膏药外敷。清吴

14、师机理瀹骈文提出了贴、涂、洗、熨等百余种外治法。,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二)强基固本三伏贴基本原理,30,现代研究 “强基固本三伏贴” 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从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预防和治疗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穴位敷贴的选穴多位于交感神经链附近,通过对肺交感、副交感神经的调节而改善气管、血管等部位平滑肌的舒缩及腺体分泌,降低气道高反应状态,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血浆皮质醇的含量,降低血中嗜酸性细胞数量。,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二)强基固本三伏贴基本原理,31,现代研究 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

15、吸收、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在体内生物效价明显上升,对肺部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血清IgE含量降低,激发了大脑皮质对植物神经的调节,药物吸收后可改善各组织的功能活动,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二)强基固本三伏贴基本原理,32,2.盛夏助阳消阴原理 中医理论认为人是“小自然”,如果阳气不足,可以借助天地这个“大自然”之阳气(简称“天阳”)以补充,达到“引阳消阴”之目的,这就是“强基固本三伏贴”治法的基本原理。,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二)强基固本三伏贴基本原理,33,中医学认为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益火

16、之源,以消阴翳”。从中医理论来说,“天阳”最强之时是引阳补虚、消阴散霾的最好时机,一年之中日照最长的是夏至,但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却是夏至后第3个庚天起,即三伏天。“伏” 是指阳气潜藏、积蓄之意。,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二)强基固本三伏贴基本原理,34,夏至后虽然日照时间逐渐缩短,但阳气仍不断积蓄, 至夏至后第3个庚天,阳气积聚达到了顶峰,并维持一段时间,即一、 二、 三伏。因此,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阳气最为强盛的时段,这亦是一年中人体阳气相对最旺盛的时候。,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二)强基固本三伏贴基本原理,35,此时,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借此时机通过特定的部位、途径,配合特定的药物,把强大的“天阳”引入体内,一举消除体内虚寒、阴霾之邪,使身体阴阳达到新平和,再加上强基、固本贴, 培土生金”,达到强实基础、增强疗效的作用。,二、“强基固本三伏贴”的基本思考,(二)强基固本三伏贴基本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