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933820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辨析和修改病句,语文复习专题,学习目标:,1、学会辨析病句的类型; 2、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及原则; 3、掌握病句修改八项注意.,一、 常见的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4)重复多余,(3)语序不当,(5)句式杂糅,(6)表意不明,(7)不合逻辑,(8)用词不当,辨析下列病句的类型,1、开展这项活动旨在提高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气。 2、文中增加了对小男孩的眼神和景物等,使文章更生动了。 3、我们来了的消息传开了,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来看我们。4、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重复多余,辨析下列病句的类型,5、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

2、年的华裔作者之手。 6、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7、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很熟悉。8、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用词不当,二、辨析病句的方法,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果感觉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 2、提取主干、分析枝叶法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 看是否有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理清枝叶,定语、状语、补语是否 恰当。 3、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

3、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三、 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原则:1、不改变原意。 2、尽可能少改。3、不画蛇添足。,四、修改病句的方法,1、文中增加了对小男孩的眼神和景物等,使文章更生动了。(成分残缺)改正 :文中增加了对小男孩的眼神和景物等的描写,使文章更生动了。修改方法: 增(增加一些词语、成分),四、修改病句的方法,2、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重复多余) 改正 :删去“具体”3、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华裔作者之手。(句式杂糅) 改正 :删去“有” 修改方法: 删 (删多余的部分),四、修改病句的方法,4、我们来了的消息传开了,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

4、子许多都跑来看我们。 (语序不当) 改正 : “许多”调到“妇女”前5、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很熟悉。 (不合逻辑) 改正 : “中国人对刘翔这个名字很熟悉”修改方法: 调 (移动词语),四. 修改病句的方法,6、开展这项活动旨在提高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气。 (搭配不当) 改正 :把“风气”改为“意识”7、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表意不明) 改正 :“这种”改为“前者的”或“后者的” 修改方法: 换 (换用准确词语),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注意出现“禁止” “防止”类词的句子。 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 注意句中的介词。 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 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

5、句子。 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 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注意事项:,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在涉及到复句的句子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分析:例1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

6、”,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能力提升,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3.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注意出现“禁止” “防止

7、”类词的句子:,有些词语,如“禁止” “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例: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分析:例句中 “切忌”已有“不要”的意思,应去掉“不要”。,能力提升,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4.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

8、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5.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6.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命题者也喜欢用多个否定词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负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分析:“谁也不会否认” 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

9、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三重否定表示否定。)应去掉“不”。,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3.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4.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5.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6.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逃不过小作者的火眼金睛。,能力提升,注意句中的介词:,介词的运用上,极易出现语病。这类句子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介词短语做状语,另一部分有正常的句子主

10、干,命题者就常在这里设陷阱,给两个部分都加上介词,使句子的主语隐藏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修改时常会发现两个介词删去任何一个都可以,这时仍要留心读句子,尤其有上下文的句子,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主语后,才把多余的介词删去。,例:通过这次旅游,使我获得了不少收获。,分析:介词“通过”,“使”与后面的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整个句子没有主语。应该去掉其中一个介词。类似的病句有很多如:通过这次才艺大赛,使我们增长了才能,陶冶了情操。,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2. 通过七八个孩子共同努力,终于把学校电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3.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

11、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4.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使他打开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5.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6.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使我们陶醉了。,能力提升,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这类句子常出现由并列短语作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的情况,命题者常设置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的语病。若由动词性并列短语作谓语时,要注意语序是否合乎逻辑;此外就要留心它们是否都能与前面或后面的中心语搭配。,例1.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例2.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分析:例1句中先“讨论”再“听取”不合

12、逻辑,属于语序不当的语病。应改为“听取并讨论”。例2 “注视和倾听着”这一并列短语中“倾听”可以与“报告”搭配,可“注视”与“倾听”就不能搭配了,句子犯了搭配不当的语病。删去“注视和”。,1.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2.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3.老知青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和状态。,4.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和目的。,5.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6.由于加强了管理,我市的社会安全和隐患都有了保障。,能力提升,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对此我们要掌握它

13、们的使用规则: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词;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否则产生矛盾。我们平时掌握好这些规则,即可以避开命题者的陷阱了。此外还要注意出现重复啰嗦的语病。,例1: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例2: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分析:例1使用 “减少” “降低”“下降”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应改为几分之几或用百分比表示。例2“大约”“左右”都表示不确定,重复了,应该删掉其中一个。,1.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14、,2.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3.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4. 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6.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好减少一倍。,能力提升,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如果句子中有“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时就要小心了,这个句子可能

15、犯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因为这些词提出了两种情况,表示双提,它们后面相应得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承接,这样才能搭配。可是命题者常在这里设置语病,有的在双提词的后面跟了“能”“否”等表示单承的词,有的则在单提词的后面跟了表示双承的词,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例1:一个人学习能否进步,与这个人善于钻研有重要关系。例2: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分析:例1 “学习能否进步”表示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却是单承,前后不一致,产生语病。可以在“善于”后面加上“是否”。例2 “采取有效措施”是单提的,“能否顺利开展”是双提的,前后不一致。应该在“采取”前面加上“能否”。,1

16、.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2.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3.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4.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5.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6.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7人生的幸福,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能力提升,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有些句子没有上述病态特征,从语法上看也没有语病,这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成语或词语的感情色彩,读题时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分析:“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