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聊城大学课件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933514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节目制作聊城大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电视节目制作聊城大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电视节目制作聊城大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电视节目制作聊城大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电视节目制作聊城大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节目制作聊城大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节目制作聊城大学课件(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杨葆华,第二章 电视摄像技术,【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达到: 1.了解摄像机的基本性能。 2.了解摄像机的组成。 3.掌握摄像机的调整。(实验一) 4.掌握摄像机的基本拍摄技巧。(实验二) 5.掌握摄像机与安装设备的连接方法。 6.掌握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7.掌握前期拍摄的注意事项。,【重点及难点】 1.摄像机的基本性能指标。 2.摄像机的各个组成部分。 3.摄像机的调整方法。 4.摄像机的拍摄技巧及拍摄方法。 5.后期拍摄时声音的录制方法。 6.后期拍摄时光线的运用方法。,一、摄像机的发展,电子管,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CCD,二、摄像机的分类,1、按图像质量

2、分类,广播级、专业级、家用级,二、摄像机的分类,2、按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分类,演播室用、现场节目制作用和电子新闻采集用摄像机,二、摄像机的分类,3、按摄像器件的类型分类,摄像管式、CCD摄像器件式和CMOS摄像器件式,二、摄像机的分类,4、按摄像器件的数量分类,三管(片)式摄像机、两管(片)式、单管(片)式摄像机,二、摄像机的分类,5、按摄像器件尺寸分类,尺寸越大,有效像素越多,清晰度越高,灵敏度也会提升,相应整机体积和价格也会增加。,2/3英寸,1/6英寸,6、按一体化方式分类,二、摄像机的分类,摄像机+录像机、摄录一体机,7、按信号处理方式分类,二、摄像机的分类,模拟摄像机、数字化处理模拟摄

3、像机、完全数字化摄像机,8、按清晰度等级分类,二、摄像机的分类,标准清晰度摄像机、高清晰度(HDTV)摄像机,9、按照存储介质分类,二、摄像机的分类,磁带式 、光盘式 、硬盘式 、存储卡式摄像机,1、灵敏度,三、摄像机的分类,灵敏度指是在标准摄像状态下,摄像机光圈反射率为89.9的灰度卡,在2000勒克司的照度,标准白光(碘钨灯)的照明条件下,图像信号达到标准输出幅度0.7V时,光圈的数值称为摄像机的数值。标准摄像状态指的是,增益设置在0dB位置的灵敏度。通常灵敏度可达到F8.0,新型摄像机灵敏度可达到F11。,2、信噪比,三、摄像机的分类,信噪比是指有用信号峰值与系统产生的噪波的有效值之比。

4、摄像机的信噪比是指图像信号峰值与摄像机系统所产生的视频噪波的有效值之比。信噪比越高图像质量越好。在显示的图像中,噪波表现为不规则的闪烁细点。噪波颗粒越小越好。信噪比的数值以分贝(dB)表示。,3、分解力,三、摄像机的分类,也叫图像清晰度,是指摄像机分解黑白细线条的能力,通常用图像中心部分水平分解力表示。,4、最低照度,三、摄像机的分类,是在增益开关处于最大、镜头光圈也处于最大的情况下,拍摄灰度卡,视频信号达标准幅度(0.7V)时所需的照度即为最低照度。广播级摄像机的最低照度通常为78lux(F1.4 +18dB),最低可达1lux(F1.4、+36dB)。,5、几何失真,三、摄像机的分类,表示

5、重现图像与原图像的几何形状的差异,表现为枕形、桶形、菱形等多种失真形式。,6、重合精度,三、摄像机的分类,三片或三管式摄像机重现的彩色图像是由红、绿、蓝3个单色图像混合出来的,3个单色图像在空间位置和几何位置必须致,才能得到清晰度高、颜色逼真的图像,1、变焦距镜头,一、光学系统,2、光圈,一、光学系统,A=Df,F=1A=fD,F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透光能力越强,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3、分光系统,一、光学系统,4、滤镜系统,一、光学系统,(1)色温校正滤色片,(2)灰度滤色片,(3)效果滤镜,5、寻像器光路,一、光学系统,1、CCD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二、摄像器件,2、CCD的电荷

6、转移方式,二、摄像器件,(1)帧转移(FT)方式,2、CCD的电荷转移方式,二、摄像器件,(2)行间转移(IT)方式,2、CCD的电荷转移方式,二、摄像器件,(3)帧行间转移(FIT)方式,3、CCD与画面创作的关系,二、摄像器件,(1)CCD的面积与拍摄距离(焦距、对象、景别不变),3、CCD与画面创作的关系,二、摄像器件,(2)CCD的面积与景深,景深示意图,3、CCD与画面创作的关系,二、摄像器件,(2)CCD的面积与景深,景深与光圈的关系,3、CCD与画面创作的关系,二、摄像器件,(2)CCD的面积与景深,景深与焦距的关系,3、CCD与画面创作的关系,二、摄像器件,(2)CCD的面积与

7、景深,景深与拍摄距离的关系,3、CCD与画面创作的关系,二、摄像器件,(2)CCD的面积与景深(视角、光圈、距离不变),三、电路处理系统,1视频预放器电路,2视频信号处理电路,3编码器电路,4同步信号发生器电路,5彩条信号发生器电路,6自动控制电路,7声音处理电路,一、摄像机的构成,(一)镜头,1镜头的构成,一、摄像机的构成,(一)镜头,2镜头部分的操作,(1)聚焦:景物清晰,(2)变焦,(3)光圈,一、摄像机的构成,(一)镜头,2镜头部分的操作,(3)光圈,一、摄像机的构成,(一)镜头,2镜头部分的操作,标准方式,逆光方式,(4)斑马纹 衡量光线强度的标准,一、摄像机的构成,(一)镜头,2镜

8、头部分的操作,(5)后焦距的调节,一、摄像机的构成,(一)镜头,2镜头部分的操作,(6)近摄,一、摄像机的构成,(一)镜头,2镜头部分的操作,一、摄像机的构成,(二)机身,一、摄像机的构成,(二)机身,一、摄像机的构成,(三)寻像器,一、摄像机的构成,(四)电源,(五)话筒,(六)适配器和电缆,二、摄像机的调节,(一)白平衡调节,1原因,确保在照明条件发生变化时图像中的白色仍然保持白色不变,图像的色调依然保持自然。,二、摄像机的调节,(一)白平衡调节,2步骤,(1)设置开关 (2)根据照明条件,转动旋钮,选择相应的滤色片。 (3)将WHITE BAL设定于A或B。 (4)在与拍摄物体相同的照明

9、条件下,放置一个白色物体(纸、布等),使用摄像机的变焦功能,将白纸充满整个屏幕。 (5)将AUTO W/B BAL开关推到AWB一侧,然后松开。 (6)若寻像器屏幕上出现“AUTO WHITE COMPLETED”或“AUTO WHITE OK”,同时显示出一个色温值,表示白平衡调整成功。,二、摄像机的调节,(一)白平衡调节,3白平衡值的存储,4使用预置白平衡设定值,5ATW(白平衡自动跟踪)功能,6利用白平衡进行色调的处理,二、摄像机的调节,(二)黑平衡调节,(1)开关设置:MENU SET/OFF:OFF。OUTPUT:CAM。 (2)按AUTO W/B BAL开关到ABB一侧。放松开关。

10、开关回到中间,黑平衡自动调整好。 (3)调整中,提示信息将在寻像器屏幕上显示,在调整中镜头光圈自动到“CLOSE”位置。 (4)几秒钟后调整完成,调整值自动存储在存储器中。,(三)音频调整部分,(四)增益功能,二、摄像机的调节,(五)电子快门的使用,三、摄像机的安装设备,(一)三脚架,三、摄像机的安装设备,(二)斯坦尼康(Steadicam),三、摄像机的安装设备,(三)摇臂,三、摄像机的安装设备,(四)演播室台座,三、摄像机的安装设备,(五)移动车,三、摄像机的安装设备,(六)升降车,一、摄像操作基本要求,(一)持机姿势,1徒手执机,一、摄像操作基本要求,(一)持机姿势,2肩扛执机,一、摄像

11、操作基本要求,(一)持机姿势,3固定执机,一、摄像操作基本要求,(二)拍摄方法,1固定拍摄,2运动拍摄,一、摄像操作基本要求,(三)操作技巧,1呼吸技巧,2步法移动技巧,3运动拍摄技巧,二、拍摄的基本要领,(一)持机姿势,1稳,2准,3匀,4平,5清,三、注意事项,1拍摄时要保证磁迹的连续,2留出拍摄的余量,3暂停不宜过长,4摄像机使用前务必调整白平衡,5现场声音的录制,6选择合适的光线,7要为后期编辑考虑,四、摄像机的维护保养,三、注意事项,1镜头不要对着强光拍摄,防止烧伤摄像器件; 2尽量在厂家保证的环境下使用摄像机,如温度1040,相对湿度1085的环境。在天气条件较差时使用,要注意防潮

12、、防水、防尘、防腐蚀,必要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保温套、防水罩和防尘罩等。 3避开强磁场,以免损坏摄像机或引起图像失真。,四、摄像机的维护保养,三、注意事项,4以防摄像机内结露,影响拍摄。 5搬运或存放摄像机时,应将其装箱或装入摄影包内,水平放置,以减轻振动。使用三脚架时,应锁紧各旋钮,或将摄像机取下,以出现意外。,四、摄像机的维护保养,三、注意事项,6使用完毕后取出磁带,切断电源,盖上镜头盖,取下电池,准备充电。 7要经常进行清洁与保养。无论是镜头还机身的保养均应规范专业,一旦摄像机发生故障,需找专人维修,不要自己乱拆乱卸乱调。 8摄像机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定期进行维护,检查其各项指标,以保持其性能的稳定性。,五、单机拍摄小结,三、注意事项,调白调焦调光圈,全中近特要成组。 推拉摇移不能少,角度方向常变化。 现场声音要录好,主观能动是关键。,一、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二、数字处理、控制功能,三、灵活简便的操作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