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4933487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4.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三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三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三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三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四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微专题,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表现,环境各要素与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同区域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 影响到其他区域。,赤道西太平洋沿岸干旱少雨,厄尔尼诺时,东南信风减弱,赤道表层海水由西向东倒流,秘鲁附近海区上升流减弱,表层水温升高,营

2、养物质减少,鱼类大量死亡。,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沿岸海区的影响,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1科隆群岛特有的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记者从中科院寒旱所了解到,通过对我国的河西走廊地区降水量、气温及出山径流量与厄尔尼诺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整个河

3、西走廊地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较强,在第一类厄尔尼诺事件年,高温少雨,出山径流量偏少;在第二类厄尔尼诺事件年,该地区低温多雨,出山径流量较丰富。,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材料二 厄尔尼诺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右图为“厄尔尼诺现象海温示意图”。,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1)下图表示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结果,请选择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a西 b东 c海平面上升 d海平面下降 e

4、升高 f降低 g干旱少雨 h湿润多雨,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2)结合上图厄尔尼诺现象产生及其结果分析说明地理环境具有_特点。 (3)材料一显示的我国的河西走廊在第一类厄尔尼诺事件年中,发生的气候的异常变化是夏季均温_,降水_,此时段内,河西走廊的_短缺现象会更明显。 (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对秘鲁沿岸及附近海域可能带来的影响主要是什么?,整体性 升高 减少 水资源 沿岸地区出现洪涝灾害或诱发滑坡、泥石流; 秘鲁渔场鱼类大量死亡。,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实践意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

5、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右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实践意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右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2)分析H县

6、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 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实践意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右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7、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实践意义,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实践意义,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选其中一种观点,并提供论据即可)

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微专题,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完成12题。,基础落实练,2,3,4,5,6,7,8,9,10,11,12,13,14,1,练出高分,1.东北平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土壤特征不同,起关键作用的箭头是( ) A. B. C. D.,解析 土壤差异主要是气候差异所致。,D,2,3,4,5,6,7,8,9,10,11,12,13,14,1,2.能表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箭头是( ) A. B. C. D.,解析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即深受陆地环境中的水文要素影响。,B,2,3,4,5,6,7,8,9,10,11,12,13,14,1,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

9、互联系的,某事象发生变化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2,3,4,5,6,7,8,9,10,11,12,13,14,1,3.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大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解析 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等,故甲是森林破坏。,C,2,3,4,5,6,7,8,9,10,11,12,13,14,1,4.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

10、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2,3,4,5,6,7,8,9,10,11,12,13,14,1,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56题。,2,3,4,5,6,7,8,9,10,11,12,13,14,1,5.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 ) A.降水稀少 B.地下水丰富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解析 结合漫画信息,植物根系发达,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吸取地下的水分,说明该区域环境干旱,降水稀少。,A,2,3,4,5,6,7,8,9,10,11,12,13,14,1,6.图中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地区是( ) A.西藏地区 B.华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知,图示景观在我

11、国西北地区最为典型。,C,2,3,4,5,6,7,8,9,10,11,12,13,14,1,“中国南方喀斯特”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此回答78题。 7.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关于图示各部位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5为地下河,因淀积作用而成 B.6和7两个小地貌均为侵蚀作用而成 C.1和4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溶蚀侵蚀而成 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能力提升练,C,2,3,4,5,6,7,8,9,10,11,12,13,14,1,8.图中6和7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

12、少雨的年份 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 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 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 A. B. C. D.,2,3,4,5,6,7,8,9,10,11,12,13,14,1,解析 地下河是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图中6为石钟乳,7为石笋,是在流水的淀积作用下形成的;2、3处为裂隙,不是断层。6、7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良好。,答案 C,2,3,4,5,6,7,8,9,10,11,12,13,14,1,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910题。,9.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13、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2,3,4,5,6,7,8,9,10,11,12,13,14,1,解析 从湖泊消亡过程图中可以看出,从第1幅图到第3幅图,湖泊周围的植被明显减少,受其影响,水土流失可能会加剧;从第1幅图到第3幅图,湖泊深度越来越浅,沉积物越来越多,直到消亡。,答案 D,2,3,4,5,6,7,8,9,10,11,12,13,14,1,10.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解析 湖泊消亡引起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发生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A

14、,2,3,4,5,6,7,8,9,10,11,12,13,14,1,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沙漠地区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2,3,4,5,6,7,8,9,10,11,12,13,14,1,1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 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B.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解析 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处,由此可知图示湖泊为内流湖,其周围环境受湖泊影响由近及远为草甸(丙)半固定沙丘(乙)移动沙丘 (甲)。,B,2,3,4,5,6,7,8,9,10,11,12,1

15、3,14,1,12.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解析 图示草甸分布范围不均,在湖泊东南部分布较为宽广,说明此方向受湖泊水汽影响较大;在湖泊西北部范围较狭小,说明受水汽影响较小。故风由西北吹向东南。,C,2,3,4,5,6,7,8,9,10,11,12,13,14,1,13.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2,3,4,5,6,7,8,9,10,11,12,13,14,1,(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的关联性,请填写下列相应内容:降水_;气温日较差_;地表水_;地貌多_;土壤有机质含量_;植被_。,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河流欠发育、地表水少;风力作用强,多戈壁、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植被稀疏。,少,大,少,戈壁、荒漠,少,稀少,2,3,4,5,6,7,8,9,10,11,12,13,14,1,(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解析 黄土高原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由于植被破坏,加速了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作用。,答案 植被遭到破坏,加速了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2,3,4,5,6,7,8,9,10,11,12,13,14,1,(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简要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