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30265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与免疫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传染病与免疫,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下列疾病哪些是传染病?,流感,麻疹,水痘,肺结核,近视眼,结膜炎,贫血,龋齿,蛔虫病,乙型脑炎,冠心病,乙肝,灰指甲,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基础知识我梳理:,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流行性,传染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空气传播,生物媒介传播,饮食传播,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1、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A、体质弱的人 B、艾滋病患者 C、按蚊 D、肝炎病毒 2、下列动物属于病原体的是 。 A、患狂犬病的狗 B、带痢疾杆菌的苍蝇C、病人身上的腮腺炎病毒 D、结核病人的痰 3、一切人员入境时都要进行

2、检疫,其目的是( )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计划免疫 4、艾滋病疫苗在中国首次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如果研究成功,注射艾滋病疫苗可使人体获得对艾滋病的抵抗力。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隔离病原体 5、医生诊断某人得了传染病.从传染病流行环节分析: 立即给病人打针吃药是为了 。 对病人房间,用具进行消毒是 。 给接近病人的人进行预防注射是为了 。,B,C,典型例题解析,B,B,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皮肤和黏膜,基础知识我梳理:,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免疫,有利:,功能,非

3、特异性免疫,类型,不利:,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可产生,抗体,作用:,特点:,成分:,清除 抗原,特异性,蛋白质,防卫、监控、清除,器官移植排斥、过敏,胸腺、淋巴结、脾脏,淋巴细胞,典型例题解析,1、下列为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种卡介苗和牛痘 B.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C.泪液、唾液的杀菌作用 D.半岁内婴儿不易患天花 2、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C、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的屏障作用 3、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不易成活,根据现代免疫学的概念,植物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A 肿瘤细胞

4、 B 损伤细胞 C 抗体 D 抗原 4、吃同样的鱼虾,大多数人安然无恙,可有人却有过敏症状,其原因是( )A、人体抵抗抗原的功能过强 B、人体抵抗抗原的功能过弱C、某些鱼虾有毒素 D、某些人体质太弱 5、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 ( )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自然免疫 人工免疫A、 B C D. ,B,C,D,A,D,链接会考,典型例题解析,1、2008年5月四川汶川民生震惊世界的大地震,13亿同胞时刻传递关注灾后的求援工作。为防止震后出现疫情,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其中对饮用水和环境进行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为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属于 措施。 2、某

5、家庭中,父亲是结核病患者,大儿子在父亲患病后即接种了卡介苗,小儿子未接种卡介苗,结果小儿子也患上了结核病。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儿子患病前,家庭中的传染源是 ,易感者是 ,结核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 。 (2)给大儿子接种卡介苗,这在免疫学上属于 免疫,疫苗接种于人体后,会刺激体内 产生相应的 ,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3、在甲流爆发期间,同学们分期分批免费注射了甲流疫苗,注射的药物和预防措施分别是( )A抗体,控制传染源 B抗体,保护易感人群C抗原,控制传染源 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D,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父亲,大儿子和小儿子,空气飞沫传播,特异性,淋巴细胞,抗体,免

6、疫,有益:,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类型,有害:,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可产生,抗体,作用:,特点:,成分:,特异性,蛋白质,防卫、监控、清除,器官移植排斥、过敏,胸腺、淋巴结、脾脏,清除抗原,知识梳理:,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皮肤和黏膜,免疫,有益:,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类型,有害:,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抗体,作用:,特点:,成分:,特异性,蛋白质,防卫、监控、清除,器官移植排斥、过敏,胸腺、淋巴结、脾脏,清除抗原,淋巴细胞,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凭执业医师或执业

7、助理所开的处方购买,消费者按需要自行购买,按医嘱服用,按所附说明服用,当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方法步骤:3、救护者深吸一口气后,对着病人之口,将气吹入。注意在吹气时要先捏住病人的鼻子,不让吹入的气从鼻孔跑出,而使之进入肺内。吹气时若看到病人的胸、腹随之起伏,证明肺部已经通气。应该连吹下去,每分钟15-20次,直到病人恢复自主呼吸为止。如果病人在恢复呼吸后出现呕吐,必须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人工呼吸的方法,急救措施,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方法步骤: 病人仰卧,救护者两手掌叠在一起置于病人胸前的胸骨下端,两肘伸直,有节律地垂直带冲击力地下压病人的胸骨。使之下陷3-4厘米

8、,正好压在心脏上,而且一压一松使心脏被动收缩和舒张,可以促进心跳恢复,一般要求每分钟按压心脏80次。,1.指压止血法,动脉出血的急救,用拇指压住出血血管的近心端,以压闭血管,阻断血流。静脉出血的急救,用拇指压住出血血管的远心端,以压闭血管,阻断血流。压迫时间不宜过长。,当正在大量出血时:,急救措施,2、止血带止血,(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小时(

9、上肢或下肢)放松23分;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 (5)要在止血带部位注明止血开始的时间。,当正在大量出血时:,本课时结束 下节课见!,天花病毒,人体,刺激淋巴细胞,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新的天花病毒,天花病毒,人体,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特异性免疫:,自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机体对体内外异物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机体仅对某一异物(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非专一性,专一性,生来就有的,后天逐渐形成的,弱,强,人体对病原体有一种天生的抵抗能力,自然免疫,人工免疫,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叫做人工免疫. 分类

10、,接种抗原物质(人工主动免疫),接种抗体或淋巴因子物质(被动),病原体,1、寄生虫:,蛔虫、,疟原虫、,血吸虫、,2、病毒,3、细菌, 个体微小 不具细胞结构(中心为核酸,外为蛋白质) 只能过寄生生活,(结核杆菌),基础知识我梳理:,“传染病”与“免疫”:,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体:抵抗抗原的物质,传 染 病,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病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i.控制传染源:ii.切断传播途径:

11、iii.保护易感人群:,四、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1、控制传染源:,对病人要“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受感染的动物要及时处理,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食管理 进行必要的生活用具 消灭媒介动物和设置防虫设备,3、保护易感人群, 锻炼身体 不与传染源接触 预防接种,流行性感冒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流感患者 (携带流感病毒),讲话、咳嗽、空气传播途径,病原体,飞沫悬浮于空气中,散播,健康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2、传染病的特

12、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1、病原体与传染源的区别:,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的区别:,6、请将下列传染病种类与人类常见的传染病用直线连接起来。呼吸道传染病 沙眼消化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血液传染病 甲型肝炎体表传染病 乙型肝炎,典型例题解析,巩固练习,1、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一份公报载,肺结核病在近50年持续下降后又卷土重来,可能重新成为不治之症。根据已学的传染病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引起肺结核病的细菌属于 (2)活动期的肺结核病人是 (3)未注射过卡芥苗的儿童往往是 (4)“禁止结核病人随地吐痰”是预防该病 的一个措施。,病原体,传染源,易感人群,切断

13、传播途径,人 体 的 免 疫 系 统,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内环境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胸腺:分泌胸腺素,胸腺素能促使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淋巴结:内有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脾脏:内含有吞噬细胞,能吞噬衰老的血细胞,也能吞噬异物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T细胞 、 B细胞、效应T细胞、 效应B细胞、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 免疫形式-i.非特异性免疫(皮肤、黏膜、内环境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ii.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免 疫 的 概 念 和 功 能,1.免疫的概念i.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

14、害产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ii.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iii.人体依靠免疫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 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2.免疫的主要功能i.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的健康若此功能过高:食物、药物过敏反应。ii.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若此功能过高:对自身正常细胞发生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iii.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若此功能异常:可能会发生肿瘤,六、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正常时,防御感染自我稳定免疫监视,异常时,过敏反应:如青霉素过敏,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肿瘤,器官移植不易 成功,(此外,艾滋病毒还会造成获得性免 疫缺陷综合症),抗传染免疫,人体对传染病所具有的抵抗力叫抗传染免疫,抗传染免疫的分类,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1、特点:对多种病原体或异物产生免疫作用; 2、举例:人体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的杀菌作;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