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三第七八课复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929248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必修三第七八课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政治必修三第七八课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政治必修三第七八课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政治必修三第七八课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政治必修三第七八课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必修三第七八课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必修三第七八课复习(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一、知识结构,【例1】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在很多其他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混沌学深化了哲学因果论和规律论的原理,它更深刻地表明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实际上指的是普遍的偶然联系看似随机、偶然的现象背后是有其规律的规律是必然的联系,因此混沌现象无规律可循A. B. C. D.,C,【例2】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哲学依据是 普遍联

2、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 A. B. C. D.,B,【例4】 1吨废报纸= 850千克再生纸=少砍17棵树。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A.复杂多样的 B.不可捉摸的 C.因人而异的 D.固定不变的,A,【例5】管子形势解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上述材料的哲学寓意是 整体离不开部分 部分离不开整体 实现事物的质变必须经过艰苦的量的积累 坚持适度原则 A. B. C. D.,C,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含义,联系的

3、特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树立全局观念,系统与要素的关系,重视局部的作用,系统的特征,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方法论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的有序性,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重要考点,(1)发展的概念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发展的

4、量变与质变状态,1发展概念 (1)含义:发展是指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意义: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二、重要考点分析,2.联系与发展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及其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了事物的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因此说,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发展是联系的结果。,3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运动引起变化,变化有前进的和后退的,发展是一种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

5、化,这种运动和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二、重要考点分析,4、新事物 (1)新事物就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2)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关系:新旧事物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但二者并不是“一刀两断”。新事物对旧事物是既克服又保留,5、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方向: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因此,事物发展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原因:第一,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二,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

6、要求,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道路: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原因:第一,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过程第二,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和接受有一个过程第三,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 (3)方法论意义: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二、重要考点分析,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联系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得必然结果,6、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量变和质

7、变的含义及关系。 (2)质变与发展的关系:区别: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有两种方向,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联系: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3)方法论意义:从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坚持适度原则。反对两种倾向: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二、重要考点分析,、发展当然是一种变化,但并非所有的变化都是发展。因为( ) A、变化是数量的变化,发展是性质的变化 B

8、、变化是直线式的,发展式曲线式的 C、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D、变化是旧事物的运动,发展是新事物的运动,C,、我国有古诗曰:“离离远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据此回答 (1)“离离远上草,一岁一枯荣”表明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D任何运动都存在相对静止,(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原因在于 A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新事物是和旧事物相比较而言的 C物质是客观实在,是永不消亡的 D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因而发展也是无条件的,A,A,3.(经典题)温家宝指出:经济发展慢了不行,那样就业

9、压力就会更大,财政收人会减少,许多应该办的事业就会缺乏资金;经济发展过快不行,那样经济运行紧张,难以为继。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温家宝总理的上述分析体现了() 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 B. C. D.,C,【4】(经典题)2005年全球媒体短信收入将达到425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100。由于短信在传递信息、沟通感情、增进人际交往等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便利,深受人们青睐。这反映了: A.新出现的事物都是符合人们利益的 B.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

10、质变C.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必然联系 D.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5】(经典题)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栓桔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D,C,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重要考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3、

1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矛盾的概念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有:斗争性,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的属性、趋势,,同一性,斗争性,二、重要考点分析,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

12、。 【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坚持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的一点论。,【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处理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关系;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邓小平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说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市场与宏观调控、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教育、经济与人口、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等矛盾;说明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利

13、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在社会生活中,要正确处理谦虚与骄傲、先进与落后、成绩与问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矛盾。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 小注: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也不能消灭,但可以解决,解决矛盾只是把矛盾的激化状态转化成缓和状态,并不是消灭矛盾。事事有矛盾但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例题1:江主席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在这里

14、,“和而不同”体现着 A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D,例2、(06文综全国卷I)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包含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A B C D,C,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 事物有不同

15、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 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 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种种表现: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 【应用范围】:因为“万物莫不相异”;说明我国农村在致富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状况所走的路子不相同;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不同的地区、领域、部门、行业和不同的时期,二者相结合的范围、;我国提出“一国两制”。我国经济制度、分配制度。,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二者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即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把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