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929116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17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17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17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17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大 国 粹,(京剧),(国画),(中医),表现,特点,含义,传统文化,作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要求,要求,影 响,教育,科技,思想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知识体系,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1、传统文化的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

2、术,文学艺术,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有悠久的历史,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有宫廷、民居、宗教、桥梁、园林、城市建筑等,如北京菊儿胡同,京剧、武术、诗赋、散文、书法等,“大同”世界 “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2、传统文化的特点:,传

3、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首先,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其次,传统文化延伸到现在,仍然存在于现实中。传统文化渗透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1)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稳定性稳定是相对的 注意:这里的“稳定”是“相对稳定”而非“永恒不变”,一定要把握传统文化其“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3)传统文化具有鲜

4、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精神根基)。 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特别提醒 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3、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影响(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

5、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促进国家的兴旺发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1、是什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怎么办具体要求,考点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传统文化,从自身看,从时代需要看,精华与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继承,前提,要求,(1)区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

6、统文化的过程。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前提和基础,“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正确区分文化、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文化是大范畴,包括了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不包括其糟粕.,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文化

7、继承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对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主要是侧重于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2015年是中国农历羊年。在国人的印象里,羊是温顺善良与吉祥的象征。与羊相关的民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的中国结。这表明: A.传统习俗具有时代性,在创新中发展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C.中华文化既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既兼收并蓄,又求同存异,B,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

8、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D,(2016江苏单科卷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对 点 训 练,B,(2015 天津卷.14)

9、材料一: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参考答案: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春节的生

10、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对 点 训 练,“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 B. C. D.,B,七夕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每逢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庆祝。这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习俗是

11、民族精神的火炬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A. B. C. D. ,C,如何辩证地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在开发和保护上面,文物并不是绊脚石,我们应该明白历史建筑一旦被毁灭,将永远消失。这启示我们文化的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文化与经济的矛盾不可调和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传统建筑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 C. D. ,B,考点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是什么: (1)内涵: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不断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文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

12、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区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区别,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侧重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内涵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联系,二者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二者的关系,2.怎样处理二者的关系,(1)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13、继承。(2)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辨析: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2)继承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肯定,要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 (3)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4)题目观点把继承和发展分为先后,是不科学的。,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异同点,1、社会制

14、度的变革,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4、教育,(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考点四、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服饰都有严格的等级标准。自宋代开始就明文规定,只有皇帝能穿黄龙袍,普通庶民是不许使用龙的图案和穿黄色的衣服。建国初期,中国服饰受前苏联的影响最大。军队中的女干部穿着大翻领、偏襟、斜插口袋的列宁装,与短发配合; 改革开放之后,服饰朝着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思考:不同社会制度下服饰的变更与发展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政治的变化,文化形态的变化,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引起,要求,导致,决定,1、社会

15、制度的变革,原理,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革命,促进了文化的发展。,2、科学技术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本身就是文化的内容,科技的进步就是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自身因素)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既互相对立,展

16、开激烈辩论,又是相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促进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文化运动。它对近现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它促使中国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与载体、内在核心文化和整体前进方向等三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他们呼唤要用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对抗神学思想和经院哲学,以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而形成了文艺复兴运动。这又说明了什么?,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自身因素),4、教育因素教育方式的变革 地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用: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