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27讲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课件中图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928829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27讲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19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27讲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19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27讲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19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27讲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19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27讲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27讲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课件中图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27讲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课件中图版必修(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7讲 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最新考纲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1.免疫系统的组成,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5年8考),淋巴结,胸腺,生成 、 成熟或集中分布,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浆细胞,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有特异性,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免疫细胞,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防卫:抵御_的攻击。 监视:及时发现机体_的细胞。 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_清除掉。,病原体,衰老或变异,抗原,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1)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2015全国

2、卷,5B)( ) (2)新生儿接种疫苗后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016全国卷,31(2) ( ) (3)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2013全国卷,4B) ( ) (4)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不属于外排(2015全国卷,3A) (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必修三 P4654,考查角度侧重免疫系统的组成、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与过程等。,2.神经系统能否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人体能否靠反射对病原体作出反应?,提示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的时候。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出反应。,3.(必修三 P4647免疫系统组成内容改编

3、)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 B.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 C.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 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病毒杀死了大量人体细胞所致 解析 “脊髓”应属神经调节的低级中枢而不是免疫器官,“骨髓”才属免疫器官;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应属人体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人体第二道防线;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HIV破坏了免疫系统后,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 答案 C,1.(2013课标)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

4、.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外排作用分泌抗体,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分析,解析 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B细胞和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普遍分布于血液和淋巴液中,B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等,C正确;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浆细胞通过外排作用分泌抗体,D正确。 答案 A,2.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B.d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

5、细胞免疫过程 C.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淋巴细胞 D.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e和f有关 解析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C错误。 答案 C,盘点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1.(2013海南卷,21)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与判断,解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第三道防线的体液免疫,为特异性免疫,

6、B错误;记忆细胞由B细胞或T细胞产生,都属于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C错误;非特异性免疫没有针对性,对所有的异物都起识别作用,只针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的是特异性免疫,D错误。 答案 A,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B.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过程均与抗原的刺激有关 D.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

7、识别抗原 解析 过敏反应应属体液免疫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答案 B,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三个“根据”,1.体液免疫,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5年14考),吞噬,T,细胞因子,记忆,抗体,2.细胞免疫,吞噬,效应,靶细胞,3.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_。 (2)二次免疫反应:当相同_再次入侵时, _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_ ,快速产生大量_。 (3)二次免疫反应特点:_,如下图:,记忆,抗原,记忆,浆细胞,抗体,更快、更高、更强,(1)发生二次免疫时,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是否来自“记忆细胞”所产生?

8、 提示 记忆细胞不产生抗体。在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2)依据图像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相关细胞或物质,请依次说出下列ae的名称。提示 a吞噬细胞 b浆细胞 c抗体 d靶细胞 e效应T细胞,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不属于外排(2015全国卷,3A)( ) (2)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2012海南卷,16B) ( ) (3)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2012海南卷,16D) ( ) (4)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2012广东卷,5C) ( ),

9、以上内容主要源自教材必修三 P5054,考查角度侧重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物质基础及其过程推断,准确把握两类免疫具体过程及原理是解题关键。,【典例】 (2016全国课标卷,31)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 _, 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特异性免疫及其特点,(3)

10、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内吞和外排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 _(答出两点即可)。,解析 (1)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细胞。感染病毒甲后,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和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故更容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疫苗是指用特定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可以作为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及记忆细胞。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经过免疫细胞处理后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从而发挥二次免疫反应。(3)内吞、外排是大分子出入细

11、胞的方式,需要细胞消耗能量,被运输分子不穿过细胞膜,需依细胞膜流动性,实现大分子出入细胞。 答案 (1)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对点小练】,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尤其是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解析 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

12、忆T细胞)、g(记忆B细胞),a(吞噬细胞)和f(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HIV侵入人体主要破坏T细胞,降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尤其是细胞免疫。细胞e细胞d作用的过程是二次免疫。 答案 C,1.“三看法”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并非所有的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和T细胞的呈递,小部分抗原可“直接” 刺激B细胞。,1.(2013新课标卷,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二次免疫反应及其特点,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

13、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解析 图甲显示由RNA到RNADNA混合双链再到DNA双链整合到动物染色体,可推测HIV感染过程存在逆转录现象,乙图中纵轴显示“抗HIV抗体水平”表明免疫过程存在体液免疫。丙、丁的区别在于纵轴代表的细胞或物质不同,丙是发挥特异性免疫的T细胞数量,而丁却是HIV的数量。C、D的说法相似,应选其一。C项中,加入药物a后T细胞数量上升,说明HIV被杀死,进而HIV破坏T细胞的过程减弱,T细胞数量上升。D项中,加入药物b后,HIV上升,说明HIV对该药物不敏感,故D错误。 答案 D,2.(2017广州华师附中一模考,18)下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

14、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向下的箭头指示为疫苗注射时间)。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甲、乙两种抗体由不同的浆细胞产生 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 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有较大的差异 D.c时间段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a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解析 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由图示可以直接看出,甲、乙两种抗体产生的时间、含量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存留时间各不相同,应该是由不同疫苗刺激后形成的不同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不能再与抗原结合。图中

15、c时间段甲抗体的产生比b时间段更快、更多,这是二次免疫反应的特征,即受到与a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 答案 B,(1)只有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才会迅速增殖分化,从而产生大量效应细胞(同时也产生许多记忆细胞)。 (2)二次免疫不仅适用于体液免疫,也适用于“细胞免疫”。,1.免疫功能异常,(1)自身免疫病 病因:防卫功能_。 病理: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敌我不分”地将_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 病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_ 、风湿性心脏病。,考点三 免疫失调与人类健康(5年9考),过强,自身物质,系统性红斑狼疮,(2)过敏反应 病因:防卫功能过强。 病理: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_)过度敏感引起的。 特点 a.发作_,反应_,消退较快。 b.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c.有明显的_倾向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