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地理试卷评析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925312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考地理试卷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6年中考地理试卷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6年中考地理试卷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6年中考地理试卷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6年中考地理试卷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地理试卷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考地理试卷评析(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天水市中考地理试卷评析,一、试卷命题说明二、试卷内容分析三、学生答题情况四、今后教学建议,2016年是天水市地理学科作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必考科目的第九年。7月地理学科中考评卷工作完成后,通过个人评价、小组讨论等形式对2016年中考地理试卷作了简要分析,感到今年中考地理试卷紧紧围绕“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两项功能,较好把握“及格容易,优良不难,高分不易,满分较难”的命制要求。现将2016年天水市初中八年级地理学科学业考试试卷分析、评价如下:,一、试卷命题说明,(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1版地理课程标准)。 (二)、考试

2、范围 2011版地理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三)、试卷难度 试卷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稍难题三个等次,其比例为72。,(四)、试卷结构 本次试题分数结构合理,重视理解、应用和创新相结合,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图文并茂,体现地理学科的图像和文字两大系统,利于考查学生地理学科学习的真实水平和潜能。 1、知识结构:地球地图约15分,世界地理约30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约5分。 2、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15分,非选择题35分。 3、试卷容量:16开4页。,(五)、命题原则 1、体现基础性原则

3、初中地理的内容,是由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组成的。地球、地图、地名、地形、气候等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特别是地球知识中的经纬网、地图知识中的方向、地球公转、地形部位的判断、气候与自然资源,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地形与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中国灾害分布、工业与农业、地理分区等等,都是初中地理的基础。只要认真学习地理的学生,基础题容易答,尽力做到及格容易,优良不难,高分不易,满分较难。,2、突出主干,教学导向明显本试卷充分体现以地理学科的核心主干知识为考查重点,内容不偏不怪;考查内容的涵盖面也较广,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是中考的命题范围

4、,但学科中的主干知识则是考查的重点,基本上是年年必考、卷卷必出。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骨架、精华所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也是进入高中阶段必备的知识,本试卷不回避历年考查过的主干知识点。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命题中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3、体现学科特色原则 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呈现试题内容,使试题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在今年的命题中,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呈现试题内容,把琐碎的地理知识,变形象、直观,使试题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而且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观察、想象和

5、思维能力。本试卷共有24幅图表,其中,选择题部分大多是“一图多题”的串题形式,也有主图加副图的形式,形式多样,非选择题增加学生熟悉的一些地理景观图,重视图文知识的结合和转换。,注重学生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利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核,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本试卷注重对这些学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更有助于以后教师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4、渗透情感,三维目标统一试卷能够做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统一,设计了 “天水气候”、“台湾的山脉走向”“中国灾害分

6、布”等知识点的考查,让学生增加热爱家乡与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加学生一些防灾减灾的地理知识学习。体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学而践行,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价值观,达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全面考查。,5、关注学生的发展,做好初、高中的衔接试卷中考查的地球的公转、地形图的判断、中国地质灾害分布、美国与中国东北农业的对比,三江源地区区域特点的条件等知识为高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试卷中还运用大量的图文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提炼、运用信息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能力,与高考能力目标进行接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6、融入生活,时代特征彰显充满时代气息与生活气息是本试

7、题体现出来的特点。在立足基础知识、呈现事实素材、突出对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考查的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泰山站”、“俄罗斯油气资源”等,联系考生生活体验,结合中学地理课程知识,紧扣时代脉搏,将学科热点与社会热点有机结合,反映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课程理念。,1试卷结构 (1)试卷的考试形式、时间及卷面情况,二、试卷内容分析,(2)试卷的题型及所占分值(%),图16,图15,2试卷试题的创新点 (一)结合课本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创新命题方式。 例题:31读图15“美国本土略图”和图16“中国东北地区略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玉米属于喜温作物

8、。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1)河流是 ,它为农业提供充足的 。 (2)山脉是 ,山脉北段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3)美国中部与我国东北地区都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好处:效率高、 。 (4)甲、乙两区域水稻分布纬度较高的是 ,其原因是 (3分)。本题重视课本知识的反馈,在对基础知识进行考查的层面上,创设较新的问题情境,把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和对比,创新命题方式,注重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体现了地理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自主分析能力的培养要求,较好的反映学生对

9、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2试卷试题的创新点 (二)注重过程方法,培养知识迁移,凸显学科特色。 例题:29小周暑假到图示区域体验雪域高原之旅。读图13,完成下列问题。(8分),(1)小周去的雪域高原是 ,当地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这里冰川广布,反映当地独特的 气候。 (2)景区A是_ ,它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3)小周拍摄的照片甲位于 _ (城市),照片乙是特有的畜种_。 (4)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它是 ,该地区的湖泊和 对河流流量具有天然调蓄作用。 本题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用旅游路线来展示地理问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试题的人文性、趣味

10、性,强化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生活体验来回答问题,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这一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13,3试卷试题的不足之处 图片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例题:读图5“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图”,完成1617题。,图5,选择题第17题的问题设计没能充分挖掘图表信息,图文结合没有体现,只是单纯课本知识的考核,希望以后能更加注意考查学生对地理图像的阅读、分析、使用能力,读图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减少死记硬背内容比例,有利于引导师生转变教学方式。,16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最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 A西南部 B东南部 C西北部 D东北部 17有关澳大利亚农

11、牧业描述正确的是 A粗放牧羊带多为人工草场 B目前农牧业成为经济支柱 C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D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生产不稳定,三、学生答题情况,非选择题总体情况: 双评试卷总份数100750份,非选择题得分30分。,非选择题得分属于正常,得分率最高的是第30题为71.38%,得分率最低的是第31题为42.9%,主要是学生归纳分析能力有一定层次,是一道区分度很好的题目。,非选择题具体情况:(表格和柱状图中的“份数”是指试卷双评后的总数),第26题:得分情况(平均分:4.18分),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1、2分,6、7分的人数多;0分,3、4分的人数少。,1、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

12、知识不过关,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对于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一知半解,如直射“赤道”写成“北回归线”“0N”“0E”等;“春分”写成“春至”“春风”“春季”等;直射方向写成“东”“东南”等;“昼夜等长”写成“昼长夜短”等。 (2)读图获取信息、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如(4)北京升旗时间及旗杆影子长短变化,需结合图文,思考量较大,多数学生判断错误。,2、试题评价及建议 (1)评价:本试题最大的亮点是图型常见、题目熟悉、以朴实、平和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做答的信心,体现人文关怀。其二,试题设计合理,主要考查学生“地球运动”的主干知识,包括地球的公转方向、直射点的移动、二分二至日、正午影子

13、朝向和方向等,考查的内容较为全面。题目从易到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水平,既落实基础,又有适当拓展。 (2)命题建议:对于地球地图主干知识的考查,像这类基础分占大部分,能力分占少数的试题应多出,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为高中打下基础。,3、教学建议 (1)地球地图是我们地理学习的主干知识,也是一大难点。在学生第一次接确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多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模型、板图板画等形式,先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入手,逐渐形成空间概念,进而形成理性思维,避免死记硬背。 (2)地球运动的学习过程,应把握好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渐加深的原则,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并多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

14、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3)中考前应加强基础知识的梳理,进行专项专题训练,利用不同的题型来突破难点,拓展学生解题思路。,第27题:得分情况:(平均分:5.65分),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如果除去0分的某些因素,呈现出比较正常的正态分布,最高比例在8分。,1、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错别字居多:矿产的矿右边写成产;煤炭写成媒碳;天然气写成天燃气;石油只写油;莫斯科写成墨斯科、莫期科、墨西科;波罗的海写成菠萝地海;乌拉尔写成鸟拉尔、马拉尔;分布写成分部、分步,产地写成场地等。 (2)表述不规范:放射状写成反射状、蜘蛛网状、反射性等;沿

15、铁路线分布写成分布在铁路旁边、边缘、周边、附近等;接近矿产资源产地写成资源分布广、资源多,材料多等。 (3)获取地图信息不足:从图例中找出矿产的名称;波罗的海地理位置;莫斯科地名;工业区分布与资源、铁路线的关系;管道运输对象等信息都在图例中有体现,部分学生却获取不来。 (4)地理归纳表述能力欠缺:沿铁路线分布的信息突出,学生写沿交通、沿管道、沿河流分布的答案都有,没有抓住主要的地图信息“工业区的分布与铁路线的关系”。 (5)学生存在对地理知识死记硬背的痕迹:例如矿产名称写金刚石、黄金;波罗的海沿岸写成波斯湾沿岸;俄罗斯工业分布写分布在欧洲、南部山区等。,2、试题评价及建议 (1)评价:本试题难易适中:由易到难进行设置,符合地理学科的思维特点,从资源到交通再到工业区的分布,逐渐推进,最后以综合的设问,考查工业与资源、交通的关系,从基础考查提升到综合能力的考查,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试题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对今后的地理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本题考查的地理知识有管道运输对象,地理位置的判断,铁路网的特点,矿产的名称等;考查的地理能力有据图分析工业分布与资源、交通的关系,并归纳工业分布的特点。整题以从图中获取信息为出发点,考查学生的地图信息获取意识与能力,考查学生推理、归纳等地理思维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