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925214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与特性,一、什么是科学,(一)科学即知识体系,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包括概念,原则与理论。,特点:,1、科学知识具有真理性,2、科学知识具有经验性,3、科学知识具有可重复性,(二)科学即认识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探索、解释、检验。,(三)科学是世界观,20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罗伯特默顿就以揭示了科学所独具的“精神气质”。,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1、世界是可以认识的。,2、科学认识是可以改变的。,3、科学知识是持久的。,4、科学不能为所有的问题提供完善的答案。,所以,科学的内涵应该包

2、括科学态度,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知识三个基本要素。,正如科学史学家理查欧森曾对科学下过定义:科学是一种活动及心智习惯,其目标在于有所贡献,以增进整体知识,而这些知识必须有组织,放诸四海而皆准,并经得起测试。,第二节 “儿童的科学”是什么,一、如何理解“儿童的科学”,在儿童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对世界的好奇,探索和思考等探究性的活动。这些本能性的行为,正是最初的科学活动,也正体现了科学的本质所在。,二、“儿童科学”的特点,、“儿童的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儿童的科学”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儿童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三、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构成,(一) 价值取向,如

3、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已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革,终生教育的倡导和实施,已经是学习成为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完整过程。这意味着两个重要变化:,第一,一个人仅仅靠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已无法适应一生的社会生活。,第二,作为人生起始阶段的幼儿教育,要为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做准备。,乐学:就是对学习有兴趣,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会学:强调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会用:学以致用,这在当今社会尤其重要。,(二) 目标构成,为了实现上述的教育价值,我们提出了由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经验三个要素构成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构成,第三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一、心理学基础,(一)皮亚杰有

4、关儿童科学认识发展的研究,儿童子降临人世的那一天起,就开始观察,了解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217、18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解释了他们学习科学的特点。,2、儿童科学概念的发展,3、儿童因果认识的发展,4、对皮亚杰观点的评价,()皮亚杰的研究发现了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具有对“科学”的独特而生动的理解,这可以说是“哥白尼式”的贡献。,提醒教师从儿童的角度,用反战的观点来看待儿童的科学认识。,()皮亚杰把儿童比喻成科学家,意指儿童像科学家一样,通过自身和周围的

5、相互作用,自己建构关于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这为传统的“灌输式”的科学教育猛扣丧钟,并为当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不足:,(1)更多地强调认知发展阶段对儿童科学认识的影响,而相对忽视了儿童具体的生活经验对于建构自己的科学认识的重要性。,(2)更多关注儿童认识发展的自主性,而相对忽视了教育对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主张儿童自主、自由、自发的发展。,(二)维果茨基有关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研究,维果茨基(18961934)是皮亚杰同年出生却英年早逝的前苏联心理学家,美国学者称他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1、维果茨基有关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观点,(1)揭示了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认为他们尚处于概念思维之前

6、的时期,即复合思维时期。,(2)科学概念是从儿童的自发概念在发展尚未达到的水平开始自己的生命的。而教学则是促成发展的重要因素。,2、对维果茨基观点的评价,(1)强调两条发展线索自然和社会的重要性。,(2)认为发展是由于环境中的经验导致的。,(3)认为认知发展的途径包含了思维上质的变化。,(4)认为个人发展的步调可以受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教育学基础,(一)多元的智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七种:言语、音乐、逻辑、视觉、身份、自知、交往。,1、确认每个儿童的兴趣与才能。,2、法展和培养儿童的智力强项。,3、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评价儿童。,(二)主体活动

7、理论,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显著特征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儿童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复印”或承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积极的以他们独特的方式亲身实践,直接体验,通过活动去探索周围世界、认识世界。,(三)全面和谐的发展观,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儿童获得和体验科学精神、尊重事实的态度,培养“坚持性与克服困难”的精神,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着从同伴的角度看问题,欣赏同伴的价值,热爱保护周围的动物,培养儿童的爱心和对生命的尊重。,(四)终身教育观,1965年,法国教育理论家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第三次成人教育委员会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观念。,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到:“教育也是一种社会经历,儿童在这一经历中,可以了解自己、丰富自己同他人的关系,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经历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前,根据不同情况以不同的方法开始。自基础教育阶段起,教育内容应培养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与乐趣以及不久以后接受终身教育的愿望与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