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学科前沿 I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92325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学科前沿 I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项目管理学科前沿 I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项目管理学科前沿 I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项目管理学科前沿 I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项目管理学科前沿 I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学科前沿 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学科前沿 I(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管理学科前沿,以项目管理理论为视角的学科发展综述,Key Topics,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基础、地位 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流派与研究方法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热点与趋势 由项目到项目群 由长期到临时到长期与临时结合 信息化, 美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PMP)认证委员会主席: Paul Grace,在当今社会中, 一切都是项目,一切 也将成为项目!,1. Foundation and status of Modern PM,理论渊源组织(公共和私人)从事项目管理的实践已有千年历史,但作为我们理解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仅发端于1940年代,并最初受二战后经济的发展以及军备竞赛而得以促进

2、(Morris,1997)。项目管理源于运筹学分支之一的网络优化技术,用于大型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理论源于实践:都江堰,历史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的发展项目管理在理论上不断丰富,但一直没有得到管理理论界充分认识和学科的认可。表现在: 没有相对独立且受到管理理论界认可的知识体。 没有足够的研究条件(1) 学术研究人员(2) 可授学位的研究机构(3) 学术期刊,(4) 专业协会 领域内间及领域内外间的联系少(1) 领域内学术交流组织与平台(2) 作为管理科学的项目管理与管理学其他学科之间关系(3) 项目管理与工程领域之间的关系,现状过去60年中,面对的社会经济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

3、模糊性(Gareis,2005)日益增长,组织不断通过项目整合资源和能力,实现它们的战略目标(Frame,1994; Turner, 1999)。项目管理的热点也由1980年代中期的工程、建筑、国防和信息技术领域推广到如今更大的范围。目前,至少全球经济活动的1/5采用项目的形式。在个人、团队、组织和社会所有层面上通过项目方式开发相应的能力是获得较好绩效的关键(Gareis and Huemann, 2007)。,世界银行数据(2005)表明,21 世界GDP几乎完全是基于项目的。可以说,项目管理的实践已经获得世界广泛的关注、认可与追捧。理论的前进离不开实践的推波助澜。随着项目管理实践所创造出的

4、价值和对世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这一趋势日益显著,已有越来越多的来自各个学科领域,专业跨度宽广,极富兴趣与热情的研究主体正在为日渐成熟的项目管理学科做着富有意义的工作。, 相对独立且可被认可的知识体。 研究条件日益成熟。 领域内间及领域内外间的联系逐渐增多,PM I的PMBOK和OPM3、英国CCTA(Central Compu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gency)的PR INCE2(Projects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IPMA的ICB、PMRC的C -PMBOK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10006。,越来越多研究者来自管理学院而

5、非工程学院。包括中国在内各国教育部门在高校设立相应学位。PMI,APM,IPMA的会员或成员国数倍增。Int.J.Pro.Manag. Elsevier; Pro.Manag. J. PMI, Wiley Inter Science; IEEE Tran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E, U.S. ; Project Perspectives, Finish PMA,基于项目的组织化国际研究网络(IRNOP),1993年建立于瑞典,1994年召开第一届国际会议,随后每年举办两次。 PMI学术会议,PMI举办的每年二次的学术大会,第一届在巴黎举行。 欧洲管理科学院学

6、术会议,自2001年起,每年一次,项目管理成为大会主题之一。 PMI与IPMA提供研究基金,相关学科间 起初项目管理作为运筹学的分支。 进而在其他学科影响下发展成多样且丰富的一个学科。 这种影响相当单向(unidirectional),只是项目管理从其他学科获得思路与方法,而其他学科从未自项目管理理论中获取什么(reciprocated)。 在大学、管理学院、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从事项目管理的学术人员彼此交叉促进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现代项目管理是一个相当年轻的研究领域。为项目管理发展一个健全的理论基础,项目的本质需要检视(Cicmil, Williams, Thomas & Hodgson,

7、 2006 )。“源自并支持项目管理的不同理论根本观点是什么?”这一问题是否仍然需要探索。正统的项目管理认识论基础仍然受到争论(Sauer & Reich,2007)。但厘清项目管理研究范围对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职业资质和教育培训有利。这需要构建完备的知识,梳理理论研究流派。,2. Body of Knowledge for Proj. Manage.,学科部类:系统科学,学科门类:管理科学,学科类别:应用性学科,学 科:项目管理,C-PMBOK 按照科学学定义的体系结构给出的项目管理学科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Fig 1 Status for Discipline of PM,学 科,知 识,知

8、识体系,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主题,C-PMBOK 按照科学学定义的体系结构给出的项目管理学科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Fig 2 Logic on Discipline and knowledge Body,Fig 3 PMBOK,PMI的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Knowledge, PMBOK) 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于 1984年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 1987年推出了其第一个基准版本, 1996年进行了改进并正式发布了PMBOK110 2000 年发布了PMBOK210 2004 年发布了PM2BOK3. 0。PMBOK是PMI

9、提出的项目管理职业的知识总和,Fig 4 Knowledge Field and Process General Picture of PMBOK,CCTA的PRINCE2,PR INCE ( Projects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受控环境中的项目)是进行有效项目管理结构化方法: PROMPT2是Simpact Systems公司1975年建立的项目管理方法。 CCTA ( Central Compu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gency,)于1989年在PROMPT2 ( Project Resource Organization

10、Management Planning Technique,项目资源组织管理计划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Fig5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Model of PRINCE2,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10006,ISO 10006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方针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关于项目质量管理的指导纲要,在很大程度上是从PMI编写的PMBOK发展起来的(白思俊,2007)。ISO 10006没有推荐项目管理的过程,它所讨论的只是作为一个这样的管理过程的关键要素。ISO 10006(第2版)包含的这个推荐管理过程的要素如表1所示,Tab1 Project M

11、anagement Process of ISO 10006,IPMA的ICB,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基准(IPMA Competence Baseline,ICB)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 1996年基于英、法、德、瑞四个国家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认证标准基础上,提出国际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力基准ICB。 1999年推出ICB1.0。 2001年在吸收其他会员国意见,推出了ICB2.0,ICB将项目管理能力定义为: 知识+经验+个人素质。 2006年IPMA在总结40多个会员国过多年认证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ICB3.0,并从技术范畴、行为范畴以及环境范畴三个大范畴中挑选出46个项目管理能力要素,

12、,Tab2 Schedule of ICB 3.0 Competence Elements,中国PMRC的C-PMBOK,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hinese-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C-PMBOK)是由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发起并组织实施的: 2001年7月推出了第1版 2006年10月推出其第2版。,与其他国家的PMBOK相比较,如PMI-PMBOK、UK-PMBOK、Deutschland-PMBOK、France-PMBOK、Swiss-PMBOK、Australian-PMBOK等,C-PMBOK的突出特点是: 以

13、生存周期为主线,以模块化的形式来描述项目管理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其知识领域。 在知识内容、写作结构上,C-PMBOK的特色主要表现在:采用了“模块化的组合结构”,便于知识的按需组合;以生存周期为主线,进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知识模块的划分与组织;体现中国项目管理特色,扩充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内容。,Fig6 Framework of C2PMBOK2006 Knowledge Body,PMI的OPM3,OPM3是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的英文缩写,是描述组织如何提高或获得竞争能力的过程和框架。OPM3

14、基本要素:最佳实践、能力组成、路径、可见的结果、主要绩效指标、模型的范畴。OPM3包括:586种最佳实践模型、2109种核心能力、2184种关键产出。这些“最佳实践”、能力、结果和绩效指标,同一些叙述性的说明、指导手册、自我评估模板和组织项目管理过程的描述一起构成了PMI OPM3,OPM3模型是一个三维的模型,第一维是成熟度的四个梯级,第二维是项目管理的九个领域和五个基本过程,第三维是组织项目管理的三个版图层次。 成熟度的四个梯级分别是: 标准化的(Standardizing) 可测量的(Measuring) 可控制的(Controlling) 持续改进的(Continuously Impr

15、oving)。,Fig7 Framework of OPM3,通常假设项目大体上都是相同的,但不同的项目可能存在差异,对不同项目的成功可能使用不同的判断方法,成功地管理它们所需要的能力特征也不同。 同样常常假设项目管理本身大体上是相同的,标准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应用在所有项目中。项目管理协会(PMI)所开发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在某种程度上就取得了全球标准的地位。它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文件,极大地提高了全球范围内的项目管理标准。不过,这只能代表一种观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标准只对复杂程度较低或者中等复杂程度的项目适用。对于复杂程度高的项目来说,也许需要不同的视角。,3. Proj. Manag

16、e. Schools of Thoughts and Methods,目前项目管理界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观点。 Anbari(1985) identified five major schools of management thought and strived to develop the systems approach. Bredillet(2004) and Soderlund(2002) suggest that there are seven major schools of thought and discussed their characteristics.,Bredillet(2007) identified current nine schools and pointed that most research in PM can be said to fall into one of them, which can be illustrated in fig 8这些学派从不同的视角对什么是项目管理的重点进行了探讨。每种学派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其他学派就是错误的,只不过是表明对什么是项目的重点持有不同观点,因此在对项目的管理中应该强调该重点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