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师的素质,一、素质与教师素质的概念、分类 二、教师的素质结构 三、教师的教育能力 四、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五、影响教师素质结构的因素,一、素质与教师素质的概念与分类,1、素质:是个体以先天条件为基础,通过环境与教育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稳定的基本品质特点:基本、稳定、内隐—也可以通过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功能:基础性、发展性、衍生性 2、职业与职业素质:职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比较长时间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职业素质:从事某项专门职业的个体自身所必须具备的、与本职业有关的基本素质特点:专业性、时代性、发展性,3、教师素质:教师职业的从业者自身所必须具 备的、与教师职业有关的基本品质的总和教师素质的分类: ①三分法:②四分法:,高尚的师德良好的技能健康的身心,叶澜老师的三分法正确的教育理念合适的知识结构优越的能力结构,,,观念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③五分法 观念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4、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指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和一般个性品质 5、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指从事教育职业的个体所拥有的、对教师职业活动起重要作用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以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为基础包括: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技术与能力,二、教师的素质结构,(一)生理素质:良好的生理素质是干好工作的前提WHO认为,教师良好的生理素质包括:1、身体健康,肢体灵活2、精力充沛、精神饱满3、听觉正常,口齿清晰4、反应敏捷,身体适应能力强等,(二)科学文化素质—专业化、综合化,1、系统而深厚的专业学科知识本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等系统知识本门学科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在本学科方面作出过突出贡献、对本学科有巨大影响的学者、专家的生平、事迹、代表性著作、重要观点等本门学科的前沿知识 等,全面系统,,,本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细节、学习方式、是什么、为什么等由主学科向横、纵发展的相关学科知识横向:专业主课 一到两门辅助课程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选修课纵向:本年级 高、低年级,深入钻研 讲清讲透,扎实深厚,,,,,,,发展衍生,,,2、广博的人文与自然学科知识艺、体、美、劳技历史、地理、文学常识现代时尚信息、时事知识等3、丰富而灵活的教育、心理学科知识针对教育对象: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针对从事的事业:教学论、课程论、教学心理学、创造心理学、教师心理学等,,博学是建立教师威信的重要条件,,减少盲目摸索,,(三)一般心理素质,1、认知品质:敏锐的观察力:全面、细致、客观准确的记忆力:持久、系统、迅速丰富的想象力:合理、丰富、新颖优秀的思维品质:逻辑性、创造性、深刻性、广阔性扎实的操作能力:熟练、扎实、稳定灵活的注意分配力:,认知品质,,2、个性品质,意义: 教师的个性品质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国外的研究显示: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学生的人格特征存在相关:精力旺盛—0.46;好交往—0.43;容忍—0.40;团结—0.34;固执—0.33. 教师的个性品质影响教育与教学的效果—期待效应 教师的个性品质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爱因斯坦:“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
内容:,①成熟的自我意识②优秀的情感品质③稳定的意志品质④良好的性格与气质特点⑤旺盛的求知欲与较高的成就动机⑥较强的自我与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品质,①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在对自身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的认知、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意识 从内容上一般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从形式分为知、情、意三个纬度: --自我认识与评价、自我感受与体验、自我控制与调节 意义:作为普通人 — 促进自身的发展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 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与条件,教师成熟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健全的自我认知: 客观的自我观察实事求是的自我分析恰当的自我评价—主客观统一 积极的自我体验:适度的自爱、自尊、自信、自强、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较强的自控能力--包括:自觉抵制、自我疏导善于自我批评、反省、悔悟自我调节、适应新的变化,,,教师指向教学的自我意识的表现:,教学目标明确,围绕目标展开教学; 教学内容正确,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教学方法适当,符合内容、对象与情境; 教学语言清晰、通俗、形象,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教学安排计划性强,组织严密,有条不紊; 教学气氛活跃,热烈、互动,提高教师自我意识水平的途径:,①通过他人观察与自我观察相结合来认识并提高自我。
他人观察是完善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准确度问题--诤友与媚友自我观察是提高自我意识水平的关键:教师要有自我观察的心向(心理准备)教师要注意自我观察的客观性教师要培养自我观察的敏感性,,②通过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来认识并提高自我,外部评价的特点:偶然性与非连续性—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掩饰性与非真实性—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受制于其它因素的影响,造成误差—……准确性 自我评价的优越性:积极主动性—自觉自愿,避免抵触情绪连续真实性—不需要隐瞒、掩饰有利于培养师生双方积极的自我意识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机制,,,③通过对自身活动结果的反思来认识并提高自我,内容:思得、思失、思效、思改 环节:具体的经验阶段— 明确问题情境,意识问题存在观摩与分析阶段— 收集相关信息,明确根源所在重新概括阶段— 审旧探新,寻找解决方法积极的验证阶段— 实际尝试或角色扮演,获得新的具体经验并进入新的循环 形式(单独或者合作)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②优秀的情感品质— 沉着、冷静、自控,教师应该具有成熟而稳定的情感品质—通过社会化的过程来完成能够合理地控制因疾病引起的不稳定情绪;能够预料行动的结果,做好情绪上的准备;不压抑自己的情绪表现,将情绪升华到社会性高度来对待;能够洞察、分析各种刺激环境,谋求情绪的自我稳定,,标准,,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道德感与深刻的理智感、美感--特定的职业活动与文化的熏陶,长期的凝聚与历史的积淀形成的。
提高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与热爱培养对学生的宽容与爱培养对所教学科的兴趣与热爱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情感品质的培养,,③稳定的意志品质:,实现教育目的的自觉性与坚持性—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选择教育决策的果断性与坚忍性—明辨是非,当机立断 处理矛盾、挫折时的耐心与自制力—严格要求,自我控制,通情达理,坚持原则马卡连柯:坚强的意志,这不但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放弃什么的本事不能抑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破损的机器教师的自制力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也是衡量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④良好的性格与气质特点,性格特征中占主要地位的是道德品质学生喜欢的教师性格品质包括:开朗、独立、真诚、热情、豁达、富有同情心、情绪体验深刻 气质 (见后),⑤旺盛的求知欲与较高的成就动机,求知欲是教师渴望认知世界、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探索真理的愿望表现为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望、对所教学科知识的不懈钻研、对教书育人规律的主动探索等成就动机是激励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是在教师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表现为对学生成才的期待、对自我发展的期待、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同以及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产生等方面。
⑥较强的自我适应与社会适应能力,适应能力也叫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和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心理素质之一自我适应—教师对自己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与调适等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包括:生活适应、生理适应、职业适应、学习适应等方面社会适应—教师对外在环境的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表现:社会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职业角色适应应激情境适应— 教师面对挫折与失败而采取的行为反应、归因和自我调节方式包括应激反应与应对策略两部分四)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①职业需要②职业价值观③职业道德④职业气质⑤职业效能感 — 卓越的教育效能感 职业知识(略) 职业技能—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成熟的 职业意识,①职业需要,职业需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一是生活需要 — 谋生的手段二是个性发展需要 — 满足个人专长与才干三是社会需要 — 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 根据以上几种需要在个体职业需要中的成分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职业倾向性:实利倾向、兴趣倾向、成就倾向、献身倾向问题:教师的职业需要应该是…? 现状是…?,②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对职业等级、职业选择、职业报酬、职业生活的意义等问题的价值判断。
表现为:对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原则职业活动报酬的期待等问题的回答上问题: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职业价值观?,③职业道德,个体的道德分为三类: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 为保证职业活动的完成,维护职业形象,不同职业对从业者提出一定的行业约束和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一般包括三方面:职业认知—对行业规范的知晓程度职业态度—对行业规范的认可程度职业行为—对行业规范的自觉遵守、履行程度问题: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职业道德?,,④职业气质 — 两层意思:,a.职业气质是特定职业对其从业者的气质类型有一定的要求每种气质都各有优劣人的气质常常不是单一的问题:分析各种不同气质类型的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行为表现胆汁质(兴奋型)占优势的教师特点:,优势:表现为兴奋性高,精力充沛,在工作中能承受较强的负担和较大的压力,做事雷厉风行,反应快但是不灵活;行动迅速有力,热情直爽外向,敢于冒险;言语明确,表情丰富,富有表现力不足:自我抑制力差,性情急躁突发,好胜心强,容易表现主观、冲动的一面多血质(活泼型)占优势的教师特点:,优势与不足: 表现为反映敏捷灵活,适应性强;活泼热情善交际,容易发生丰富的情绪体验,但不深刻,不持久,易变换,兴趣与注意不稳定;能够较快学会新的东西,适应新的环境,但是缺乏持久性、意志力和耐心。
粘液质(安静型)占优势的教师特点:,优势与不足:表现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反应慢而稳定,有较强的自控力;兴趣与注意持久、稳固难以转移;善于忍耐,善于做细致、持久、耐心的工作;行动和反应欠灵活,对周围的事物比较冷淡抑郁质(弱型)占优势的教师特点:,优势与不足:抑郁质属神经弱型,表现为反应慢且不灵活,不能承受强烈的刺激;行动迟缓,孤僻内向;观察力强,想象力丰富,情绪体验深刻、持久,往往以心境的状态出现;敏感、脆弱,能体验到别人觉察不到的事物和人际关系的变化b.是特定职业对其从业者的职业形象有一定的要求职业形象是特定职业活动对从业者外在形象和职业习惯的要求 包括:行为举止 仪表态度职业习惯等,符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的需要;符合教师年龄、性别、自身特点和条件教师的外部形象:仪表、体态、风度,,自然:表里如一,真实可信 适度:把握分寸,忌过分夸张 温和:亲切、平和、面带微笑 稳定: 忌阴晴不定、喜怒无常,面部表情,亲切平和分配合理注重交流,,,自然大方沉稳准确,动作姿势,,目光与眼神,教师的讲台形象:,专业的学问 浓厚的兴趣 高尚的品德 友善的态度 优雅的仪表 文明的语言与习惯 合理的肢体动作 适当的情绪表现 等,⑤职业效能感 — 卓越的教育效能感,效能感—是人们对影响自己的事件的控制能力的知觉。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判断说明: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也不是真实能力,是个体对完成目标的自信程度是针对特定任务而言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对成败的体验与认知归因—后者更直接 替代性与想象性经验—间接经验的影响 评价与劝说—评价者的专业性、权威性与吸引力影响效果 生理与情绪状态—消极的状态降低效能感职业效能感 — 是人们对自己完成既定职业行为目标的能力的自信程度教师教育效能感的表现:,— 教师对自身完成特定教育教学任务的设计、组织、执行能力的自信程度; — 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看法与信念; — 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等问题:教师的教育效能感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