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结构训练二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922329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题结构训练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审题结构训练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审题结构训练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审题结构训练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审题结构训练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题结构训练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题结构训练二(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备课组,审题结构训练二,一、确定文章中心思想,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在生活中,言谈举止,注意分寸;行事处世,讲求尺度;议论评价,考究适度 请以“把握分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审题,本作文意在启发学生就自己的日常言谈举止、行为处世作一些理性思考,“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意义和价值。题目的核心是中心词“分寸”,“分寸”,在汉语中是尺和法的意思。在哲学上讲的是质与量的关系,说的是在界限里,量的增减不会引起质的改变,但要是超过了界限的量的增减,就会引发质的变化。物极必反,也是这个道理。我们

2、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涉及一个的分寸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好分寸。什么事情都适分寸了,那么你的生活质量就一定是最佳的了。当然,我们把什么事情都做得“恰到好处而不过”,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决不能对任何事情都放任自流,不去把握。能不能把握好,是我们的水平问题,去不去把握,是我们做人的素质问题。,认识角度:,把握分寸就是要审时分寸势、严宽不误,不审时分寸势,则严宽皆误。中心思想:通过写教育不把握分寸会达不到效果、感情(友谊)上要把握分寸(君子之交淡如水),很多人买股票不懂得把握分寸而投资失败,表达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分寸”,必须把握好这个“分寸” ,尽力做到不过,亦无不及。,举出三个例子,阅

3、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不吃粗粮了,他们认为粗粮口感差,吃起来费力,他们忽略了粗粮中含有细粮缺少的营养成分。其实,不吃粗粮,是导致现在很多人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当然,长期过食粗粮也不好。生活中,很多事也是这样。 印度古谚:“人要吃些粗粮。”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要吃些粗粮”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审题,“提示语”有5个关键内容: “粗粮”的特点是口感差,吃来费力,但粗粮也有细粮不具备的营养成分;“粗粮”应该是对“细粮”的重要补充。 “不吃粗粮”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吃精细粮食导致亚健康(精吃、偏吃、好吃),缺少

4、粗粮中的营养成分(粗粮当中有营养),“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这样”这是审题最关键的一句,比喻的意义就在这里。当然,“长期过食粗粮”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应该适度“食用”。 “要”,其基本意思是肯定,与“不”相对。 “些”,少量,是比较得出的比例界定,是建立在和不吃、长期过食比较的基础之上的。写作中要有比较或能看出有比较,看出作者对“粗粮”、“细粮”二者比例的准确认定。意思就是不能完全否定“细粮”,但此处必须强调“粗粮”的重要性。 考生可以从由此联系学习、工作、生活中类似的“吃粗粮”来写,所写内容必须在“要吃些粗粮”的标题指引下行文。,分析其比喻义,1“粗粮”的本义:与“精细食物”(高档或精加工)相

5、对的色香味较差(低廉或较原始)的食粮。整个标题的本义是:吃些粗粮身体健康。 2、比喻义: (1)粗粮的比喻义:低级的、原始的、粗糙的、不起眼的、被忽略的、大众化的、普通的、微贱的、驳杂的、细小的、琐屑的人或物。 (2)整个标题的比喻义:除了要接触高档的、高尚的、高雅的、高品位的、上流的、精专的、个人偏好的、精美的、富贵的、单一的、伟大的、精英的、有当下价值的人或物之外,还要接触与他们相对的东西,才能获得科学的、持久的、全面的发展。标题作文的比喻义要通过作文反应出来,关键是要写好第一段:从本义到比喻义,要让读者看得出比喻的由来,同时明确的表明了观点,认识角度:,1、我们在生活中,也是需要有些粗粮

6、才能更好地成长,绽放自己的光芒。 2、不吃粗粮,无以铸造完整的人生,养尊处优的我们要吃些粗粮。,举例子,1、美国总统奥巴马每天都要阅读及回信十篇民众来信,但其中大半都是在骂奥巴马是傻瓜。面对民众的偏见,奥巴马却欣喜地说:“我很喜欢。”正是因为这些偏见,才让奥巴马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在各州的民望,成就了自己,巩固了位置。偏见并不可怕,相反我们要感谢那些对自己存在偏见的人,正因他们,才让我们吃了些粗粮,不断改正自己,成就了自己。,2、勾践的卧薪尝胆,红军的万里长征,鲁迅的弃医从文,他们无一不是通过困苦磨难自己,铸造自己坚强的人格,不屈不挠,走向成功。虽吃粗粮很费力,虽遇困苦很痛苦,但这必是

7、走向成功,锻炼自己的必然途径。,3、萧伯纳曾经也只吃着“细粮”过关平淡无奇的生活,可他尝试了粗粮,当众演讲却因讲得太烂被人们哄下台去。他面红耳赤地吞下这些“粗粮”,批评指责下,他在这样的粗粮中理下着自己,提高着自己,笔耕不辍,终成一代文豪。而那位写下红字的作家亦如此,十几次退稿令他一步步成长,写作技艺也日臻成熟,一部红字,他吃下的粗粮让他不再是个“小卒”。,4、 冰心女士曾译过这样的句子:“愿你的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去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5、飞人博尔特在一次200米比赛中落马了,但他讲冲过终点的那一刻,露出了笑容,即使他失败了,但他喜欢这次失败,正因这次失败,才让他找到成功的真谛,他不断

8、调整战术,加练自己,最终使自己在以后的比赛中稳夺冠军。他就喜欢吃些粗粮,唯有在吃粗粮的过程中,才让他在失败中找到真谛,继续前行。,写一个结构提纲,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英雄不问出处”。作为人,蕴涵了一种豪迈与英武;作为用人,则提供了开阔与大气的选择;而作为社会,更彰显了一种包容与豁达。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英雄不问出处”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认识角度,1、无论贫富无论贵贱,人人都可成英雄,英雄于是辈出 2、我们在看待英雄的时候,不要过多地纠结于他的出处,重要的是看他的能力和才干如何。,提纲,是什么:既是英雄,不问出处。 为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

9、英雄总能碰见伯乐。 怎么样: 1、大江东去浪淘尽,淘出千古英雄。 (诸葛亮) 2、英雄,出身,本就没有必然的渊源。(官二代、富二代)3、这个世界有草根英雄,有人能靠自己的真实能力赢得鲜花、掌声和世人的尊重 (旭日阳刚、农民工街舞团) 针对:总有人只看重别人的地位却忽视了他的才华,就像他们忘记了“英雄重在他的丰功伟绩而非出身”。于是英雄常常会被淹没,常常没有用武之地, 总结:英雄们,当你们遭受不白之冤、壮志难酬、潦倒颓废时,请记住这句话“英雄不问出处”。,写一个开头片段:,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

10、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 “那么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 朋友答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认识角度:不要让别人影响自己的行为。/控制局面,而不是被局面控制 中心思想:通过写我们所处的环境、人、事、物都很容易影响我们的情绪,表达决定快乐的钥匙只在自己手中,不要让别人影响了自己的行为。,开头片段:,哈理斯的朋友是一位情绪管理高手,他的言行也证明情绪是可以管理的,情绪管理的精髓就是“不要让别人决定你的行为”一个善于管理情绪的人会将快乐的钥匙握在自己手里,能将快乐和幸福带给他人。在繁忙的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们的情绪更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左右,所以工作越忙越应该记住“控制局面,而不是被局面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