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_第一课 第一框 礼乐文明的确立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19453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_第一课 第一框 礼乐文明的确立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_第一课 第一框 礼乐文明的确立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_第一课 第一框 礼乐文明的确立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_第一课 第一框 礼乐文明的确立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_第一课 第一框 礼乐文明的确立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_第一课 第一框 礼乐文明的确立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四单元_第一课 第一框 礼乐文明的确立课件 新人教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击缶而歌,尽显礼乐文明,1,礼乐文明的确立,2,西周建立知多少,商朝最后一个王是谁? 商朝是被谁消灭的? 周武王为什么能成功讨伐商纣王? 西周建立的时间? 西周定都在什么地方?,商纣王,3,4,周 武 王,周公,臣下以为这么庞大的疆土该如何管理呢?,分封制,君臣奏对一,5,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徒烟墩山。高15.7厘米,口径22.5厘米。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6字,记载周康王将一个贵族 到宜地为宜侯,并赐给他很多土地、人口和仪仗等物品的情况。,分封,国宝档案,6,分封制,被分封的诸侯王都有哪些权利和义务?,7,假如你是周天子分封的一个诸侯王,周天子判了你以下罪状。哪些是你罪有应得的,哪些你是

2、要喊冤的?请说出理由。,3、借口财政困难,不向天子贡献财物,2、天子有难,不出兵相助,1、将王都周围的地区占为己有,4、在侯国内收取税收、招兵买马,角色 转换,冤枉啊!,8,想一想 议一议:,有利不利,请结合诸侯王的权利和义务,说说分封制对周王朝的巩固有利还是不利?,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王朝统治范围,为日后埋下诸侯争霸战乱的隐患,9,武王曰:寡人近来身体不适担心 百年后诸子为王位争吵?,问曰:如何实施?,大喜曰:诸侯以下也可按此实行,妙哉!,周公对曰:可按照宗法制实行,对曰: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为诸侯,君臣奏对二,10,11,诸侯,周王,卿大夫,士,平民,奴隶,严格的等级制,西周等级制度

3、示意图,12,小组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70-71页,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1、继承权利的依据是什么? 2、具体继承办法是怎样的? 3、宗法制本质是什么? 4、假如你是贵族,你会选择生活在现在社会还是周朝?如果你是平民又会怎么选择?,其实质是森严的等级制,13,礼乐制度,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每个人的身份地位?,礼乐制度将宗法等级制具体化、生活化,14,“礼”制度对不同等级的人在衣、食、住、行、言行举止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礼”制度,15,西周时,人们的言行举止必须时时注意“礼”的细节,处处强调依“礼”行事,否则可能带来杀身之祸。一般来说,西周贵族从7 岁开始被灌输礼的知识,如“男女不同席,不共

4、食”等,10 岁入小学后“朝夕学幼仪”,20 岁开始系统地、正规地学习礼,直到30 岁基本学成。,16,为子之礼:必须孝顺父母,出门必先禀告父母,起居不得占据室中西南角的位置,坐不得坐席子的正中,行不得走路中间,站不得站路中央。 学生之礼:路上遇到先生,要快步上前立正,向先生拱手,先生同你说话要好好回答等。 跪拜之礼:共有9 种。其中稽首是最隆重的跪拜礼,属于臣拜君之礼;顿首是地位相同或平辈间的敬礼,空首为尊者对位卑者的答拜礼。 周礼有“履不上堂”的规定,即不得穿鞋进屋 。,17,西周关于穿衣戴帽的规定:贵族穿丝织品并可以戴冠,庶民只能穿麻织品和带头巾。,西周头上的首服主要有弁、冕、冠、巾、帻

5、多种。冕是王公诸侯的首服,弁是由天子至士的首服,冠是有身分的人共用的首服,巾、帻一般人的首服。,18,鼎,在西周,鼎是身份等级象征。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彼此不可逾越。,天子用鼎,诸侯用鼎,士大夫用鼎,19,西周对不同身份人的“死” 的称呼有严格的区分,20,乐音乐和乐舞,乐,泛指结合仪式典礼演出的音乐和乐舞,也是周宗法等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猜一猜,这是什么?,编钟(乐器),21,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氏在院子里奏乐舞蹈,他用了八排六十四人的乐舞队伍。孔子知道了,气愤难忍,大发感慨道:“如果这样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哪个成语出自于这个典

6、故?,是可忍,孰不可忍,随堂演练:,2、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3、你认为礼乐制度有什么利弊?,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 另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22,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维护秩序、巩固统治,礼乐文明的确立,课堂小结,实质都是等级制,基础,具体化,生活化,23,诗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欧洲中世纪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二者各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二者有什么区别?,前者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说明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权威,较夏、商而言,周王大大加

7、强了对疆土、人口的控制。 后者则反映西欧的封建制度,说明其虽然是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制约关系,远没有中国西周时等级森严。,历史比较,拓展延伸,24,以史为鉴,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感受到宗法制和礼乐制的影响?,小组合作探究:,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该:,25,请问(1)周宣王的做法是否符合宗法制?为什么?,爵位之争,周宣王时,鲁武王与他的两个儿子一起去朝拜周宣王,周宣王喜欢鲁武王的次子,于是下令立他为鲁国的世子(王位继承人)。武公死后,次子即位,结果引发了鲁国的内乱。,(2)周宣王立鲁国的次子为鲁国世子,最终引发鲁国内乱,这一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