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5491752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最新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1.5 分,共 40 小题,满分 60 分)1.“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 ”此材料旨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建立集体统治 B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影响C.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D.分封制不利于建立中央集权制2.周初,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鲁,要求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秦朝时,殷通被朝廷任命为会

2、稽郡郡守,警告他恪守尽忠,拱卫中央。两者相同之处在于 ( )A.职位世袭的权力 B建立武装的权力C.设置官员的权力 D.行政管理的权力3. 孟子一书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 )A. 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理 B. 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C.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理黄河 D.诸侯国各自为政,加强治理4. 汉文帝时,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 600 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 100 石,根本无 600 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这表明当时 ( ) A.纳粟拜爵为选官主要途径 B.农民贫困

3、导致政府遏制商人C.重农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 D.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5.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了农民,被监察官(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责备亲王府秘书长(长史)权万纪,责怪他未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柳范说, “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下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 ”李世民大怒回宫,后发现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柳范嘉勉。这反映出 ( ) A.唐代监察机制完备 B. 唐代谏议制度形成 C.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 D.三省六部制下君主权力被有限制约6.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指” ,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4、( )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7. 明清时期平均每年发生水旱等自然灾害超过 18 次,农业发展形势严峻。但是从 16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 3 亿亩,不到 50%,而人口却增加了近 3 倍。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融合 B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革命性变化C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D政府推行以土地为主的赋税政策8. 青镇(乌镇)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想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明成化、弘治年间, “宛然府城气象” ,清乾隆朝乌镇“升平既久,户口日繁” ,成为江南市镇中人口

5、最多的大市镇之一。乌镇发展的主要条件 ( )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B .政府赋税重要来源C.纺织业发展 D.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9. 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这段材料说明的影响 A清代官民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 )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严重C京城城市规模扩展导致雾霾发生的机率提高D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10. 20 世纪初,清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商法,还以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企业。这表明当

6、时 ( )A.清政府开始了全面而深刻的近代化 B.清政府重视工商业发展 C.民族之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D.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较快11.光绪二十年,清政府有保留地加入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 ,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应邀参加俄国发起的国际和平会议,并加入相关公约。这一现象表明晚清外交 ( )A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 B. 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C. 从实质上已突破传统外交的制度框架 D. 放弃了传统的“天朝上国”的观念1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到, (中国)新政府24 个部长中的 11 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 , “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

7、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 ”这说明 ( )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 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13. 1862 年,恭亲王奕欣奏请成立京师同文馆以授西洋之学,并主张从举人,优贡及五品以下京外各官中招考生源。未料“京师各省士大夫聚众私议,约法阻拦,甚且以无稽耀眼煽惑人心。遂无复有投考者” 。这一事件反映了 ( ) A.招生不公影响士子利益 B.晚清官场派系斗争严重 C.贵族官僚反对开办新学 D.守旧观念阻碍社会进步14. 某作者在评论义和团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

8、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 ”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 ) A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B.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本质上依然是 一场农民运动15. 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诠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 ( )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B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 C减少近代化过程中文化认同危机 D不利于传统思想文化的社会转型16.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

9、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 )A.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B.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一些权益C.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 D.揭开了解放战争解放南京的序幕17.1953 年,中央为解决干部问题规定了统一调配、重点配备、大胆提拔的原则。至 1957 年,统一分配的范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对原私人企业的职工也采取包下来的方针。由此形成的“铁饭碗”劳动体制 ( )A.提高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B.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C.为工业化培养大量人才 D.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18.梁漱溟说强国日本准备数十年侵

10、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可抗战四年中国依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丰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这反映出 ( )A.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 B.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C.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 D.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19.1980 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表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单一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己经被打破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

11、显著 D.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社会经济20.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 (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 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此事反映了 ( )A.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B.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D.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21.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抛弃沿袭数千年的“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 、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冶” ,有赖于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的真正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 )A.认为民众普遍支持实行民主政治 B.对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寄予期望C.强调民众有选择政治制度的权利 D.主张重视培养国民现代政治意识22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1960 年发展到完全反城市化,确定当时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在 19491979 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 028 个百分点,此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