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德州卫生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90825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64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德州卫生学校质量年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德州卫生学校质量年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德州卫生学校质量年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德州卫生学校质量年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德州卫生学校质量年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德州卫生学校质量年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德州卫生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德州卫生学校德州卫生学校 2012017 7 年度教育质量报告年度教育质量报告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德州卫生学校是隶属于德州学院的全日制普通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属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也是德州市集教学和临床为一体的重要的医学教育基地。学校现有教职工 203 人,在校生 4000 余人。学校占地面积 202亩,建筑面积 5.5 万平方米,教学用房 5 万平方米,并建有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 30 余处。教学设施齐全,拥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实验楼、临床教学楼,教学实训基地和社区实践基地,在办学过程中与德州学院共享师资、实验室、图书等教学资源。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师

2、资队伍雄厚,办学条件优良。 (二)学生情况。2016 学年,学校科学制订了德州卫生学校 2016 年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实施全员招生战略,共招生 1400 余人,圆满完成招生工作任务。目前学校在校生规模达 4000 余人,毕业生 1000 余人。学生结构合理,符合政策规定。学校本着“招得进,留得住,教得好”的原则,加大学生培养和教育力度,学生巩固率比去年提升了 9%。 (三)教师队伍。学校拥有一支符合专业教学要求,具有较高思想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 共有专、 兼职教师 182 人,其中专任教师 166 人,兼职教师 16 人,师生比为 1 : 24。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以上者 160 人,占 96

3、%;获得硕士学位者 64 人,占 38.5%;高级职称 115 人,占 69%,和上一2 年度相比基本持平。 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资源基础。 (四)设施设备。学校现有实验实训设备价值 1650 万元, 生均 4100 元, 共有实训实习工位数 2800 个, 生均 0.7。学校图书馆及专业资料室共有纸质图书 11.53 万册, 生均 29册。在共享德州学院师资的同时,共享德州学院实验室 73个、图书 175 万册、计算机 3200 余台。以上设备设施较上年度稍有增加。 二、学生发展 (一) 学生素质。 学校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深入推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武装学生的头脑,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多渠道、 多形式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学校注重提升学生素质。根据中专学生特点开展了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的教学内容扩展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涵养和素质。强化德育教育,崇德启智,立德树人,以校园为德育主阵地,以礼仪教育、公民教育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以班会、团队活动、校园宣传栏、板报、报告会等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构建了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一体化的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体系,把学校管理和

5、社会、家庭及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的实施了全员育人工程。组织了 30 余名师生对附近社区居民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向广大市民3 宣传常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重要节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为契机,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了“喜迎十九大,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 96 周年歌咏比赛。开展了以“匠心筑梦,创绘青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陶冶了学生道德情操。 通过学习教育,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及综合素质较大提高。 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到98%, 专业技能合格率达到97%,体质测评合格率达到 98%,毕业率达到 99%,与 2015 学年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6、(二) 在校体验。 2016 学年, 学校设有教学班级 68 个,教学任务极其繁重。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合格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学校召开了年度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教学工作的目标任务,专题部署教学工作。同时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全面加强教学日常管理,党员干部深入课堂、深入到教学一线,培班风,育学风,促教风。不仅注重学生的管理、培养,做到招得进,培养好,能成才,更加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进一步升学深造,加大春季高考辅导力度。2016 学年,应届毕业生中有271 人参加春季高考考试, 211 人被录取, 录取率为 7

7、7.9%;575 人参加护士资格考试,通过人数 283 人,合格率为49.2%。为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目前,我们正积极与滨州职业学院接洽,申报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联合举办护理、医学检验、药剂等专业的三二连读教育。 4 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等方面深入探索和实践, 努力培养合格的技能、 应用型人才,并积极支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造,赢得了广大学生的赞誉,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到 97%、专业学习满意度达到 98%、实习实训满意度达到 99%、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到97%、生活满意度达到 90%、校园安全满意度达到 95%、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达到 98%等。 (

8、三)资助情况。学校高度重视资助工作,成立了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配备4 名专职人员,明确职责分工。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免学费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德州卫生学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 ,进一步规范学校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审批、发放工作,为3862 名全日制在校生全部免除学费 9 706 400 元。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助学金政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整合各类资助资源,积极创新资助工作方式,强化服务,努力实现精准资助,确保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 学校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助学金发放有关文件精神,

9、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德州卫生学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 ,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审批、发放工作。全年共资助贫困学生 528 人次,发放国家助学金528 000 元。其中,资助国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21人。 5 (四)就业质量。2016 学年,学校毕业人数为 1462人,就业人数 1434 人,直接就业人数为 918 人,总就业率达到 98.08%,对口就业率为 96.31%。其中,医药卫生类专业毕业生人数为 1388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94.94%。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医药卫生类,达到 98.41%,对口就业率为 97.84%; 财经商贸类专业就业率为 94.34%

10、, 对口就业率为 75.47%;信息技术类就业率为 84.71%,对口就业率47.62%。 初次就业起薪在 10011500 元/月的占 51.09%;15012000 元/月的占 34.86%;20013000 元/月的2016 年度为 2.94%,2017 年度为 10.78%;3000 元/月以上的 2016 年度占 1.96%,2017 年度为 3.27%。由此可以看出,起薪情况低薪所占比例比 2016 年度降低,高新比例有所增加。2016 年度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为 342 人,2017年度为 516 人,增加 174 人,升学率大幅攀升。总之,专业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初次就业起薪、升入

11、高等教育的人数均比上一年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五)职业发展。学校注重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临床实训、职业指导、主题班会、课外活动等多渠道、多途径培养学生具有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持续的专业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尊重科学,关爱生命。 学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适应国家需要的创新6 创业人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一是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培养。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 三是对课程体系进

12、行改革,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及实践课程。四是聘请专家及创业成功企业家来校开办讲座。所有这些不仅对学生普及了创新创业的知识,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而且提高了他们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达到了开发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的目的。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及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在专业布局方面,目前我校共开设护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助产、眼视光与配镜、会计电算化 6 个专业。2016 学年,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状况, 对原有专业进行了调整。 一方面,在保证其它专业正常开展教学的前提下,加强重点专业护理专业的建设,在师资、实验实训室建设、实习、就业等方面进

13、行有计划的倾斜,保证该专业由大向强发展。另一方面,根据专业发展趋势, 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通过调整使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与当地产业吻合程度高、需求量大、就业率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文化建设,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教育教学改革。 1.1.师资队伍。学校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和文化7 知识素养,努力打造一支“师德好、业务精” 、 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积极实施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积极开展教师学科学、学技术、学技能活动,不

14、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了以人的发展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学校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实行了校部两级管理体制,在教学上按专业划分为护理、医学、经管三个教学部,在教学及管理上以教学部为重点,从而使培养目标更明确,管理更趋专业化、精细化和规范化。二是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立足于本校的教学活动过程,通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各个环节,强化教学监督检查,健全教学诊断机制,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学校实行二级管理的改革深入,形成由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务科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听评

15、课制度、实训实习管理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教师教科研管理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等制度体系,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改进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3.实验室建设。2016 学年,学校招生人数较多,为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进一步扩大了实验室规模,并整合了实验室资源,新建无菌室、示教室、急救培训室等 58 个实验室。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验、实践课比例,逐步建立起了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4.课程建设。2016 学年,学校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2 门,新修订 7 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成立了社区护理教育中心,建立

16、了社区护理规范化实验室。 5.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学校已经在火箭军总医院、解放军 261 医院、天津第一中心医院、青岛眼科医院及省、市医院建立了 30 余处实习基地,为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为学校招生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信息化教学。学校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鼓励教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采用信息化教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让课堂更富有吸引力、更精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 (三)教师培养培训。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一是到医疗单位参加实践。2016 学年,共有 54 人次的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各级医院、药店等单位参加实践,另有 40 人次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内培训。二是参加国家、省及德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学、教育技术、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培训。三是参加香港华夏基金会组织成立的“华夏急救培训联盟” ,由华夏基金会出资对学校骨干教师进行急救业务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四是聘请市、县及社区等各级医院骨干医务人员到学校任教,2016 学年,共聘请 52 名外聘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