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第2章不确定性与风险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906230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经济学第2章不确定性与风险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信息经济学第2章不确定性与风险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信息经济学第2章不确定性与风险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信息经济学第2章不确定性与风险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信息经济学第2章不确定性与风险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经济学第2章不确定性与风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经济学第2章不确定性与风险(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本章内容:第一节 不确定性第二节 风险第三节 信息第四节 信息搜寻,第一节 不确定性,一、不确定性的含义 (一)理论的发展 1921年 弗兰克奈特:将不确定性的概念引入经济学理论中,打破了经济学研究中此前以一般均衡分析为核心的对确定环境的假设前提。 1972年 肯尼斯阿罗:信息经济学是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的经济学。 1973年 杰克赫什雷弗:信息经济学是经济不确定性理论自然发展的结果。,(二)基础理论 1. 基本概念,第一节 不确定性,确定性世界中的行为和结果,不确定性世界中的行为和结果,不确定性(uncertainty)是指经济主体对状态这一不可控制的变量的产生与

2、否不具备完全知识。(其中状态是描述经济行为可能结果的控制因素。)不确定的世界里函数关系:g (a, s)=y其中a是行为,y是结果,s是状态。,第一节 不确定性,2. 不确定性的类型 (1)根据已经认识的可能经济环境状态的不同,可分为外生不确定性和内生不确定性。内生不确定性,是指由于行为者(或系统内部)自身的原因产生的不确定性,与信息不对称分布有关。外生不确定性,是指与行为者本身无关的环境不确定性,对于行为者常常是无法抗拒的。,第一节 不确定性,第一节 不确定性,(2)根据经济活动中不确定性的性质不同,可分为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和灰黑不确定性。 (3)根据经济活动中不确定性的程度不同,可

3、以分为完全不确定性和部分不确定性。,第一节 不确定性,案例: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墨菲法则”(Murphys Law) 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第一节 不确定性,一、风险与不确定性不确定性(Uncertainty) 指无法用概率衡量、无法保险的风险。如企业经营的风险。风险(Risk) 指可用概率进行衡量、可以进行保险的风险。如火灾、交通意外等。,第二节 风险,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关系足球守门员的两难选择,在罚球时,对方球员有一次射点球的机会,这时只允许守门员有一个防守的大门。在点球被踢出之前,守门员是

4、不允许移动的。然而,如果点球踢出之后,他左右移动慢了,他一定扑不出点球。所以,他必须在点球被踢出的同时进行左右移动,并且要预测出踢球者踢出的方向。很显然,踢球者一定研究过守门员过去的守门经历。如果守门员有向右移动的习惯,他就会将球踢向左边。守门员不能养成扑向一个方向或者另一个方向的习惯,他的最佳策略是随机地扑向左边或者右边,并且两个方向各占50%。最糟糕的情况,他将扑出一半点球,最理想的情况是扑出所有的点球。当然,这要靠运气,尤其是足球比赛。守门员通过降低自己的可预测性,增加了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风险。另一方面,任何一方的行为可预测性虽然能够降低其不确定性,但却会增加他的风险。,二、风险的类型

5、 1. 按能否测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可分为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 2. 按风险因素影响范围的大小,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3. 按风险有无获利的机会,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第二节 风险,三、风险偏好 (一)风险偏好的含义与类型 1. 含义风险偏好是指人们对风险的态度。 2. 类型风险厌恶(risk aversion)、风险中性(risk neutral)、风险爱好(risk lover),第二节 风险,(二)风险偏好试验 (三)风险偏好对决策的影响例: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某企业提出了扩大再生产的三种方案:扩建原厂、对原厂进行技术改造或建设新厂,每年的利润和市场销路情况见下表:,第二节

6、 风险,第二节 风险,某企业扩大生产方案在不同市场销路情况下的利润,风险爱好者的决策:最大风险决策法(方案三)风险厌恶者的决策:最小风险决策法(方案二)风险中性者的决策:等概率决策法(方案一)信息经济学理论隐含这样的假定:多数市场参与者愿意或喜好风险转移,至少不会反对风险转移,因此,在信息经济学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市场参与者一般都被假定为风险厌恶者,或至少是风险中性者。,第二节 风险,四、控制风险的途径 1. 风险分担 例:保险 2. 分散投资 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3. 补充信息,第二节 风险,第三节 信息,一、信息的理论定义与模型 (一)信息的理论定义就信息

7、的具体形式而言,消息、情报、指令、密码、符号、信号、声音、图形等,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存在与表现形式。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的概念不仅包含数据、文献资料等狭义的信息意义,而且包含有广义的信息涵义,即只要是事件或事物,都包含有信息经济学所理解的信息内涵。任何事件本身都包含或传递着一定量的信息。,第三节 信息,阿罗(K. Arrow,1977):所谓信息,就是根据条件概率原则有效地改变概率的任何观察结果。,第三节 信息,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知识差: (1)反映了信息发生的基础和过程; (2)揭示了信息价值的基础; (3)解释了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4)表明了信息具有层次性、不可逆性与共享性; (5)说明了噪

8、音、信息失真或误差的存在。,第三节 信息,(二)信息的数学模型在同一传递过程中,如果任意给出一个知识度S0,只要能够确定另外一个知识度Sx,那么,当 SxS0S 0,且SSx时,S对于S0是信息,Sx是S0的信息源,S0是Sx的信息用户。,第三节 信息,当S0Sx S 0,且SS0时, S对于Sx是信息,S0是Sx的信息源,Sx是S0的信息用户。 当SxS0S,且满足lim S0时, Sx对于S0,或S0对于Sx,都不能发生信息或成为信息源。,第三节 信息,【注1】Sx是随S0而确定的随机知识度,反映信息发生的概率统计特征。 【注2】唯有S0与Sx之间存在传递关系,S0与Sx之间才可能发生信息

9、。如果SxS0 S 0,但Sx与S0之间并没有发生传递,那么,只能说Sx(或S0)能够成为S0(或Sx)的信息源。 【注3】单项信息关系S0,Sx的规定,也同样适合于多项信息关系S0,S1,S2,Sn的规定。,第三节 信息,二、信息的分类 (一)连续信息、计算信息与累积信息连续信息也称信息流,是指经济过程中的每一个时期都存在与下一步决策具有密切联系的信息。在连续时间基础上,在计算时间内完成的序列化或非序列化信息被称为计算信息(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一般将由至少两个以上的信息叠加而成的信息称为累积信息(comulative information)。,第三节 信息

10、,(二)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公共信息(public information):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具备的公共的市场知识。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个别知识包括3类:关于个人自身特征的知识;个人行为的知识;个人对环境状态的理解和认识方面的知识。,(三)同质信息与异质信息同质信息(homogeneous information )是具有同等性质并将导致同样经济结果的信息;异质信息(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是性质上有所差别并将导致不同经济结果的信息。,第三节 信息,(四)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完全信息(co

11、mplete information)指市场参与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不完全信息(incomplete information)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第三节 信息,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市场上每个经济行为者都拥有关于市场的全部信息,于是全部决策都是在完全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最优决策,不存在决策失误和投资风险问题。,第三节 信息,由于人们对现实中的经济信息难以完全了解以及某些经济行为人故意隐瞒事实、掩盖真实信息,使得现实经济生活中具有完全信息的市场是不可能存在的,不同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完全信息。,第三节 信息,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使各经济行为人在认识市场环

12、境状态上存在着差距,并导致每个经济行为人所进行的市场活动及其结果无法及时地通过价格体系得到有效传递。,第三节 信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由于客户总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决定其购买行为,这使得价格的波动不会使企业失去全部的客户,某一特定的商品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市场定价。但是,由于价格不能灵敏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市场供求状况不能灵敏地随着价格的指导而发生变化,于是传统经济理论中反映市场一切信息的价格机制出现失灵,即市场失灵。,第三节 信息,(五)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对称信息(symmetric information):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不对称信息(a

13、symmetric information):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信息不对称是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第三节 信息,第三节 信息,信息的五种分类形式,信息与不确定性的关系,信息与不确定性呈反向关系。 老人、家庭妇女比工作繁忙的人更容易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股票大户比小户获利的机会更大 经济学家比普通人对经济发展的预测更准确 厂商比消费者更了解其生产的产品性能,乔治斯蒂格勒与信息搜寻理论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主要成就在于对工业组织、市场功能、价格理论、政府管制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第四节

14、 信息搜寻,他于1961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著名论文“信息经济学”,是信息搜寻理论的奠基性作品。 主要思想: 搜寻的目的是通过获取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以获得收益。 搜寻具有成本。因此,最佳搜寻次数(或规模)取决于搜寻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在MRMC处,达到最佳收益。,第四节 信息搜寻,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设立停止搜寻的标准或原则。信息搜寻是指经济主体在进行市场交易前搜集和寻求市场信息的活动。生活中的搜寻:找工作、找朋友、找房子、找市场、找学校,第四节 信息搜寻,第四节 信息搜寻,一、价格离散原理 2001年,对北京市部分商品价格的调查结果:,价格离散:同质不同价的现象,称为价格离散。

15、 1. 价格离散的原因 (1)市场是变化和分散,而非集中统一和稳定静止的。在各个分散的市场中,价格以不断变化的形式在一定幅度内发生波动,没有人能够从这种波动的市场中获得所有买卖者在特定时间内所定出的市场交易价格。,第四节 信息搜寻,(2)市场经营过程中销售条件和服务的差别。 (3)商品异质性:商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价格 的持续离散。,第四节 信息搜寻,2. 价格离散的经济意义 (1)价格离散产生了市场信息的不完备性,也导致了市场代理人之间的信息差别。 (2)价格离散产生了有利可图的信息搜集行为。信息市场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价格离散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后果之一。 (3)价格离散诱发了信息搜寻的动

16、机并提供了信息搜寻的可能,或者说,价格离散刺激了搜寻行动的出现。,第四节 信息搜寻,二、信息搜寻原理 1. 信息搜寻类型搜寻理论一般将搜寻分为固定样本搜寻(限定次数)和连续搜寻(保留价格)两种类型。假设前提:消费者知道市场上价格的整体分布情况,但不知道每个销售商的价格。(1)固定样本搜寻:预先选定几个销售商,寻找其中的最低价格。(2)连续搜寻:在市场上连续不断地搜寻,直至搜寻到愿意接受的价格。,第四节 信息搜寻,2. 信息搜寻的方式交易区域化;专业化贸易商;广告;共享信息;直接走访;求助于专业或非专业化信息机构或个体;通讯搜寻等。 3. 信息搜寻的收益信息搜寻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信息搜寻次数增多,信息搜寻的边际收益将会越来越小,当搜寻次数趋向于无穷时,搜寻的边际收益趋向于零。,第四节 信息搜寻,4. 信息搜寻的成本是指在为某一特定目标而进行的信息搜寻过程中所花费的代价。包括时间成本和鞋底成本。 5. 最佳搜寻次数: MR=M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