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生物一轮课件必修三54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14高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04850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生物一轮课件必修三54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14高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生物一轮课件必修三54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14高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生物一轮课件必修三54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14高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生物一轮课件必修三54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14高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生物一轮课件必修三54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14高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生物一轮课件必修三54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14高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生物一轮课件必修三54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14高考)(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识梳理】 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信息的种类和实例(连线):,2.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应用: (1)作用:个体水平:_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 的作用。 种群水平:生物种群的_,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调节生物的_,维持生态 系统的稳定。 (2)应用:提高_或畜产品的产量,对_进行 控制。,生命活动,繁衍,种间关系,农产品,有害动物,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自身结构和功能相 对稳定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 3.调节基础:_。 4.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_。,保持或恢复,自我

2、调节,负反馈调节,限度,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种类。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_并使自身的结构与 功能_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_因素的破坏后 _的能力。,外界干扰,保持原状,外界干扰,恢复到原状,(2)提高措施。 控制对生态系统_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 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 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_ 投入,保证生态系统_的协调。,干扰,自我调节能力,物质、能量,内部结构与功能,【盲点判断】 1.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或生物,传递方向均为双向的。( ) 2.(2009广东高考T16A)心猿意马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3.2012山东

3、高考T26(3)当食草动物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 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 4.(2011海南高考T21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 都必然有利。 (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 力稳定性就越强。 ( ) 6.(2012安徽高考T30)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 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 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 7.(2013海南高考T29)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4、。 ( ),【盲点判断点拨】 1.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但也有单向的。 2.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专,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是一种心理现象,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3.当被捕食者(青草)减少时,捕食者(食草动物)通过另觅取食地,保证了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数量的相对稳定,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功能。 4.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捕食者的信息也会被被捕食者发现,并不是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6.鼬和田鼠的行为中,某些个体的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

5、用信息,从而使它们通过种间的“食”与“被食”的关系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7.遭到严重破坏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是指恢复力稳定性。,【网络概览】,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型:,(1)范围:,(2)类型:,(3)来源:可来自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4)方向:信息传递通常是双向的。 (5)过程:信源(信息产生)信息道(信息传输)信宿反馈作用(信息接收)。,2.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应用:,3.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其他功能的比较:,【高考警示】 信息传递相关易错点辨析 (1)信息传递的方向通常是双向的,不同于能量的单向流动,也不同于物质循环。 (2)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范

6、围并不局限于生物与生物之间,而是存在于三个方面: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性外激素、蜜蜂跳舞及孔雀开屏等);异种生物之间(物理、化学、行为中警示作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有物理信息中的光、磁等)。,【通关题组】 1.(判断信息传递的类型)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的真菌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7、,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明确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的概念。 (2)注意从信息传播的途径判断。熟记三种信息传递常见的途径,如声音、颜色等属于物理因素。,【解析】选B。生态系统中信息的分类是以传递信息的载体为依据来划分的。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因素、物理过程来传递的,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传递化学信息的是一些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的。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是通过光信号来实现信息传递的,属于物理信息。鸟发现天敌后,雄鸟做出了急速起飞、扇动翅膀的动作,强调的是特殊的行为

8、,属于行为信息。植物根系分泌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很明显属于化学信息。,【互动探究】鸟类突然振翅飞起对同伴报警和通过尖锐鸣叫报警所涉及的信息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为行为信息,后者为物理信息(声音)。,2.(信息传递的特点和应用)(2014六安模拟)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信息传递。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只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 B.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信息传递既有双向的,也有单向的 D.信息传递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明确: (1)信息传递的范围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种群与种群之间,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 (2)信

9、息传递的方向大多是双向的,但也有单向的。,【解析】选A。信息传递既可以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A错误;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森林中狼能够根据兔留下的气味猎捕后者,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来躲避猎捕,故B正确;信息传递有双向的,如狼与兔之间的信息传递,也有单向的,如日照的长短对鸟类的繁殖来说是一种信息,但鸟类对日照长短却没有任何影响,C正确;信息传递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如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D正确。,【互动探究】信息传递是如何实现D选项所述的?试举例说明。 提示:可以延长光照提高

10、鸡的产蛋量;也可以控制光周期,使农作物早熟高产。,【解题金手指】 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方法 (1)从信息传播的途径判断:涉及声音、颜色、温度等物理因素,可判断为物理信息;涉及的信息载体为化学物质,可判断为化学信息;涉及特殊行为,可判断为行为信息。 (2)从文字表述的着重点判断: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加固训练】 1.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这属于物理信息 B.葡萄园内常利用荧光灯来诱杀害虫,灯光是一种物理信息 C.草原上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

11、捕兔,这属于化学信息 D.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属于化学信息,【解析】选A。A错误,蜜蜂跳圆圈舞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荧光灯产生的紫外线可以吸引害虫,灯光是一种物理信息;C正确,特殊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D正确,尿液的气味是化学物质的挥发,应属于化学信息。,2.(2014黄山模拟)下列存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 A.烟草种子经橙光照射发芽率大大提高 B.玉米种子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 C.水稻种子经X射线照射出现一秆双穗 D.蒲公英的种子能随风播散,【解析】选A。烟草种子经橙光照射发芽率大大提高,存在物理信息的传递;玉米种子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属于多倍体育种;

12、水稻种子经X射线照射出现一秆双穗,属于基因突变;蒲公英的种子能随风播散,属于自然选择,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稳定性的表现: (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可用如图曲线表示:,(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3)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这种调节主要是依靠群落内部种间关系及种内斗争来实现的。,2.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2)自我调节能力的相对性

1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将难以恢复平衡。,3.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的比较):,4.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思维拓展】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1)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 (2)y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强弱的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例如,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受到相同干扰,草原生态系统的y值要大于热带雨林的y值。 (3)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

14、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4)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通关题组】 1.(稳定性种类的判断)(2014郑州模拟)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 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 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分析图中信息,a与b的关系为负相关。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解析】选B。生物种类越多、营

15、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因此,一般情况下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且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也呈负相关。,【互动探究】 (1)若题中横坐标改为温度,纵坐标改为氧气浓度,则表示恒温动物的曲线是哪条?请解释原因。 提示:b。随着温度升高,耗氧量增多、体温上升的是变温动物;否则为恒温动物。 (2)D选项中的两种稳定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关系可以表现一致吗?请举例说明。 提示:可以。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无论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都弱。,2.(稳定性的反馈调节)某池塘演变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随之大量繁殖,导致藻类数量减少,接着

16、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因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 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D.早期、后期均属于正反馈调节,【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明确: (1)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 (2)池塘受到了污染,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 【解析】选B。一个过程的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个过程,称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加强,就叫正反馈调节;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减弱,就叫负反馈调节。池塘演变早期,藻类的增多,导致水蚤增多,结果使藻类减少,故属于负反馈调节;池塘后期,水体污染,导致大量水蚤死亡,从而使水体进一步污染,故属于正反馈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