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1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0459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11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8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11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8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11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8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11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8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11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1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概述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 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2,第八章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第一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概述,第八章第一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概述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获取收益 管理风险 增强流动性 管理风险资本 税收庇护,4,第八章第一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概述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种类,第八章第一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概述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种类,政府债券由财政部发行的债券。除中央政府外的其他政府部门发行的债券。由各级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6,第八章第一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概述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种

2、类,公司债券:公司为筹措资金发行的债券。 股票:大多数国家禁止银行投资工商企业的股票,但随着银行业务的综合化,股票有可能成为投资品种。 商业票据:安全性高,有利于银行提高资产流动性。 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对从事进出口等业务的企业提供的一种信用担保,可以增加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并增加银行收益。 回购协议:银行出售预先购回的证券的协议,买卖的差价为银行的收益。 央行票据:中央银行为调剂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 创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期货、金融期权、资产证券化等。,第八章第一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概述 证券组合的管理,8,第八章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第二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

3、收益与风险,第八章第二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10,第八章第二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票面收益率的计算方法,11,第八章第二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当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的计算,第八章第二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1.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2.内部经营风险和外部风险,第八章第二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第八章第二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测度证券投资风险的标准差法,标准差越大,预期收益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投资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标准差越小,预期收益实现的可能性越大,

4、投资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整个证券市场收益的值为1,如果某种证券的值大于1,则表明该证券收益的波动幅度要比证券市场的收益波动幅度大,因而风险也较大。如果某种股票的值小于1,则表明该证券收益的波动幅度比证券市场收益的波动幅度要小,因而风险也较小。,第八章第二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测度证券投资风险的系数法,第八章第二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17,第八章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第三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第八章第三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四大策略,19,第八章第三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 分散化投资

5、法,银行将资金购买多种类型的债券,从而将各种证券的收益和风险相互抵冲,稳定地获得投资收益。 最重要的分散化投资方法是期限分散法。 期限分散法的主要办法是梯形期限法,银行将全部资金平均投到各种期限的证券上,获得各种证券的平均收益率。 除期限分散法之外,还有地域分散法、类型分散法和发行者分散法等。,20,第八章第三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 期限分离法,期限分离法是将全部资金投放到一种证券上。 期限分离法有三种战略:短期投资战略、长期投资战略和杠铃投资战略。 短期投资战略在银行面临高流动性需求时使用。 长期投资战略可使银行获得较高且稳定的收益。 杠铃投资战略是将资金分成两部分分别投资于长期和短

6、期证券,是银行在保证较高赢利性的同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和灵活性。,21,第八章第三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 灵活调整法,银行投资方式随着金融市场上政权收益曲线的变化随时调整。,22,第八章第三节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 证券调换法,当市场处于暂时性不均衡而使不同证券产生相对收益方面的优势时,用相对劣势的证券调换相对优势的证券可以套取无风险的收益。 调换的主要方法:,23,第八章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第四节 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第八章第四节 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 分离与融合的发展历史,纯粹意义上的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出现,是在分离、融合、再分离、再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

7、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的自然分离阶段第二阶段:二十世纪初期的融合阶段第三阶段:年-年经济危 机后的分离阶段第四阶段:七十年代以来的现代融合阶段。,25,证券公司不得经营零售性存放款业务,只能从事证券的承销、包销、自营以及充当兼并收购财务顾问、基金管理等业务。,第八章第四节 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 分业经营模式,有利于培养两种业务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水平。 为两种业务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环境,避免了竞争摩擦和合业经营可能出现的综合性银行集团内的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问题。 有利于保证商业银行自身及客户的安全,阻止商业银行将过多的资金用在高风险的活动上。 有利于抑制金融危

8、机的产生,为国家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第八章第四节 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 分业经营模式的优点,以法律形式所构造的两种业务相分离的运行系统,使得两类业务难以开展必要的业务竞争,具有明显的竞争抑制性; 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缺乏优势互补,证券业难以利用、依托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和网络优势,商业银行也不能借助证券公司的业务来推动其本源业务的发展; 分业经营也不利于银行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尤其是面对规模宏大,业务齐全的欧洲大型全能银行,单一型商业银行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第八章第四节 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 分业经营模式的不足之处,混业经营是证券业和银行业相互结合、

9、相互渗透的一种经营方式,混业经营以德国、瑞士、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为典型代表。 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又被称为 “全能银行制度”,在此种模式下,没有银行业务之间的界限划分,各种银行都可以经营存贷款、证券买卖等业务。每家银行具体选择何种业务经营则由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各种主客观条件及发展目标等自行考虑,国家对其不作过多干预。,第八章第四节 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 混业经营模式,能银行同时从事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可以使两种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做到优势互补。 有利于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 使全能银行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贷款和证券承销的风险。 实行混业经营,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兼营商业银行与证

10、券公司业务,这样便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有利于优胜劣汰,提高效益,促进社会总效用的上升。,第八章第四节 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 混业经营模式的优势,容易形成金融市场的垄断,产生不公平竞争;过大的综合性银行集团会产生集团内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的问题;可能会招致新的更大的金融风险。,第八章第四节 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 混业经营模式的缺点,复习思考题,1、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它们选择的投资对象与银行经营特点是否有关? 2、商业银行业证券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 3、怎样衡量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曲线对银行证券投资决策有什么意义? 4、银行进行证券投资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评价这些风险? 5、银行进行证券投资可以采用哪些策略?它们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6、从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的角度解释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