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动态数列20125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902171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7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动态数列20125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统计学动态数列20125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统计学动态数列20125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统计学动态数列20125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统计学动态数列20125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动态数列201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动态数列20125(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节要研究的就是“时间序列”,能不能用一个商场前12个月的销售情况来预测其下一个月的销售额?,能不能用过去5年的月度物价指数来预测明年的物价指数?,这些问题的研究对象和时间有关系,也就是“时间序列”它可以用同一个变量的过去观测值来预测其未来的观测值。,第六章 时间序列分析,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时间数列水平分析指标 第三节 时间数列速度分析指标 第四节 时间数列的因素解析,主要介绍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的测定,第一节 动态数列的概念及分类,一、 时间数列的概念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 三、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一、时间数列的概念,有两个基本要素: 时间 各时间下的统计数据(指标值),发展

2、水平,又称动态数列,由一系列观测数据按时间 先后顺序排列而成。,见213页资料,20世纪90年代中国GDP 数据 (亿元),返回本节首页,二、时间数列的种类,按不同时间下排列的指标的表现形式 不同,分: 绝对数时间数列 相对数时间数列 平均数时间数列,返回本节首页,绝对数时间数列,总量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 分: 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两者的含义及特点见214页,1、时期数列,数列中的各项指标反映某现象在一段时期 内发展过程的总量。特点: 各项数值可以相加 指标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每个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而得,2、时点数列,数列中的各项指标反映某现象在某一时点 上的状况。特点: 各项数值不

3、能相加 指标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无关 每个指标通过间断登记得到, 相对数动态数列,将一系列相对指标按时 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如1990年至1998年我 国GDP的增长速度:,平均数动态数列,将一系列平均指标按时 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例:19901998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资料: (单位:元),三、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返回本节首页,要遵循可比性原则:即数列中的各个指标值可以 相互比较。 为此要求数列中的每个指标要符合以下4 个要求:,1、时间长短要统一,:注意“间隔”的概念,2、总体范围应一致,3、指标的经济内容、计算口径、计算方法、计算 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相同, 间隔:时点数列中相邻的两各个指标

4、值在时间上的距离。 价格:现价和不变价。,第二节 时间数列水平分析指标,一、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 二、增长量、平均增长量,返回本章首页,一、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发展水平 1、定义:时间数列中每一项指标数值。,返回本节首页,发展水平可以是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见教科书213页,2、发展水平分类,A、报告期水平和基期水平 如果基期水平为 y0 则报告期水平为y1、 y2、 y3、 y4 ,B、最初水平、中间水平和最末水平 最初水平为 y0、最末水平为 yn 其余的为中间水平:y1、 y2、 y3 yn-1,平均发展水平,1、定义:是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平均数。又称序时平均数。,联系:都

5、是将个别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反映 现象的一般水平。,2、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关系,区别:,依据数列不同:序时平均数根据动态数列计算;一般平均数根据变量数列计算。,抽象内容不同:序时平均数是将现象在不同时间上数值的差异抽象化(动态平均);一般平均数是将同质总体内各个单位数值的差异抽象化(静态平均)。,3、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分为: 依据绝对数动态数列计算 又分为: 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 依据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 依据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返回本节首页,第一、由绝对数计算序时平均数,时期数列:,举例:213页进GDP资料,时点数列,指每一天的数据都统计和登记的 统计上称之为“逐日登记的资料”,返回本

6、节首页,间断时点数列 (不连续时点):,连续时点数列:,间隔相等 间隔不等,数据每隔一短时间登记一次, 如隔几天、月、年),如:,连续时点逐日登记资料:,间断时点间隔相等资料:,连续时点数列,用简单算术法,间断时点数列,A、间隔相等:首末折半法,计算:7、8、9各月平均职工人数和 第三季度平均每月职工人数,例:某厂2008年69月末职工人数,假设:已知上月末值即为本月初值 月平均值(月初月末)2,假设:序时平均数为时期指标值,则:,公式表示:,或:,返回本节首页,B、间隔不等:用加权公式:,返回本节首页,第二、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序时平均数,为分子的序时平均数,为分母的序时平均数。,A、分子和

7、分母均为时期数列 B、分子为时期数列,分母为间断的间隔相等 的时点数列 C、分子和分母均为间断的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通常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和分母有以下搭配:,A、分子和分母均为时期数列,返回本节首页,举例:,某企业某年第一季度各月销售额资料,B、分子为时期数列,分母为间断的间隔 相等的时点数列,返回本节首页,某企业产值和人数资料,计算:平均月劳动生产率和下半年劳动生产率,平均月劳动生产率:,或:,下半年劳动生产率,思考:,如何计算每个月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某商场某年第四季度资料(单位:万元),求:各月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第四季度平均每月 的劳动生产率、第四季度的劳动生产率。,各月平均每月的劳动

8、生产率,同理:,(2)第四季度平均每月的劳动生产率,返回本节首页,(3)第四季度的劳动生产率,或者:,劳动生产率的计量单位:,万元/人 .一个月 万元/人 .三个月,某企业商品资料,时 间 1月 2月 3月 4月 商品销售额(万元) 80 150 240 - 月初库存额(万元) 35 45 55 65,求:(1) 每月的商品流转次数 (2)第一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 (3)第一季度商品流转次数,(1)第一季度每月商品流转次数,同理:,(2)第一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3)第一季度商品流转次数,或:,C、分子和分母均为间断的间隔相等时点数列,返回本节首页,例:计算工人占职工的平均比重,1、

9、已知某商场资料,2、已知某商场资料,计算上半年平均每月的商品流转次数和上半年的商品流转次数 已知:6月末商品库存额为24.73百万元,计算商品平均流通费用率,单位:百万元,单位:百万元,二、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y1-y0, y2-y1 ,., yn-yn-1 累计增长量:y1-y0, y2-y0 ,., yn-y0,返回本节首页,增长量 1、公式: 报告期水平 - 基期水平,2、增长量的分类:根据基期的不同:,两种增长量之间的关系,(1) (2),返回本节首页,3、年距增长量(同比),报告期某月(季)的水平 上年同期水平,返回本节首页,针对月度或季度数据而言。 目的是消除季节变动的

10、影响。,平均增长量,见219页例题,返回本节首页,第三节 动态数列速度指标,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返回本章首页,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返回本节首页,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发展速度,两种发展速度的关系:,2.,返回本节首页,1.,年距发展速度,可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如我国2012年4月份CPI同比为3.4%,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增长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1,返回本节首页,年距增长速度=年距发展速度-1,=发展速度 - 1,返回本节首页,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的定义 是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11、或:是某一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2、平均增长速度 = 平均发展速度 100%,返回本节首页,3、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由于资料不同: 第一:水平法(几何法)-侧重于考察现象在最末一年的发展水平 第二:累计法(方程式法)-侧重于考察现象在整个时期的发展总量,返回本节首页,4、水平法的计算,公式一:已知各期的各期环比发展速度 求平均每期的发展速度,可用:,代表各期环比发展速度,返回本节首页,返回本节首页,2007-2011年电冰箱生产平均发展速度:,返回本节首页,用计算器计算开高次方如下: 1.38,2ndF, ,4,=, 计算结果为1.084,返回本节首页,1.38,xy ,21.15

12、,xy ,3 2ndF, ,5,=,举例:,1995年我国GDP为5.76万亿,九五计划到最 末一年达到8.5万亿,求平均每年的递增速度,返回本节首页,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00%=8.09%,已知某企业电风扇五年间各年环比增长 速度分别为11.2% ,3.7%, 22.8%, 11.0%, 16.2%,求五年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增长速度=112.6%-100%=12.65%,某厂某种产品产量连年上升,已知1989年-1994年间总共上升60%,求平均每年的递增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 109.86% - 100%=9.86%,某企业2001年2003年平均每年的发展速度

13、为 107%,2004-2005年平均每年的发展速度为 108.2%,求平均每年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返回本节首页,2000年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为4.65亿,乙地区工业总产值为7.52亿,第十个五年计划间,乙地区五年的总发展速度为213.68%,问甲地区要在2005年赶上乙地区,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应为多少?,返回本节首页,增长1%的绝对值 -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的结合运用,公式: 基期水平 100 “基期水平”是报告期的前一个时期,返回本节首页,厂别 基期 报告期 增长速度(%) 甲厂 10 20 100 乙厂 100 200 100,举例:,返回本节首页,第四节 时间数列的分解分析,有些因素则对现

14、象的发展起着短期的、非决定 性的作用,使现象的发展呈现出某种不规则性,现象的发展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对现象的发展起着长期的、决定性的 作用,使现象发展呈现出某种趋势和规律。,一、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时间数列是上述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这些因素可归结为有四种:,趋势因素(T)、季节因素()、循环波动因素()、偶然因素()。,返回本章首页,返回本章首页,2、偶然因素(irregular):只对现象的发展起 局部的、非决定性的作用 不规则变动,1、趋势因素(长期趋势 trend):对于现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决定作用,使其沿着一个方向持续上升或下降或水平波动 趋势变动,如:农业产量的变化

15、中,选择优良品种就属于趋 势因素,因为它可促使农产量不断增长。 而气候因素的变化则可能使农产量增产,也可使 其减产,属于偶然因素。,返回本章首页,4、循环波动(C): 指现象以若干年为周期、上升 与下降交替出现的循环往复的变动。是由于商业或 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如经济周期,3、季节因素( season ) :指现象在一年内呈现出 的周期性变动。它是受自然气候或风俗习惯等因素 的影响而引起的 为季节变动。,注意:循环波动和季节变动区别,一个经济周期应包含一定长的时期,如美国商务部规定,只有经济从一个高峰到另一个高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波动的时间在15个月以上,才可算作一个经济周期,短周期:

16、持续的时间大约为40个月左右 中周期:大约持续711年 长周期:大约持续50年左右,二、动态数列的分析模型,把影响时间数列的四种因素用一定的数学关系 式表示,就构成了时间数列的分析模型, 常用的有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返回本章首页,加法模型:假定四种变动因素相互独立: Y=T+S+C+I,乘法模型:假定四种变动因素之间 存在着交互作用: Y=TSCI,三、动态数列的分解分析,介绍两种分析方法: (一)测定长期趋势T (二)测定季节变动S,是按照动态数列的分析模型(一般用乘法模 型),测定出各影响因素的具体数值。, 测定长期趋势:,此时分解分析的目的是求长期趋势T,或:是消除偶然波动,以显示现象在较长时期的基本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