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迁移的解题策略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901662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迁移的解题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信息迁移的解题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信息迁移的解题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信息迁移的解题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信息迁移的解题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迁移的解题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迁移的解题策略(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信息的引入方法,有机化学复习第六讲,信息迁移题的应对策略,信息迁移的设置目的 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应用能力,即自学能力 考察学生比较、类比等化学能力 信息迁移题的分类 背景迁移题:以新知识作为背景,作为出题的背景但无考点 概念迁移题:引入新的有机概念供学生迁移 类比迁移题:引入相似性概念等知识供学生迁移 反应迁移题:引入新的有机反应供学生迁移 机理迁移题:引入新的有机反应机理供学生迁移,背景迁移题,主要特点:新知识在题干中呈现,但没有考察的知识点 主要目的:增加题目的时代感,增大题目的阅读量,扰乱学生的习惯思路 解决办法:克服陌生感,按照平常养成的思路做题,例:2005年中国防治禽流

2、感药物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从中药材提取的金丝桃素对人工感染的H5N1亚型禽流感家禽活体具有良好的治愈率。已知金丝桃素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金丝桃素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反应 (B) 金丝桃素能在NaOH溶液中加热反应得到两种芳香族化合物 (C) 金丝桃素的分子式为C17H22O3N (D) 1mol金丝桃素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类比迁移题,主要特点:给出相似性条件,要求学生判断新物质的性质或结构 主要目的:考察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同时考察学生的元素周期律的认识 解决办法:在已有知识中找出与新问题具有类似属性的范例,借助范例的性质解决问题,例:硫醇是巯

3、基(SH)与链烃基相连的含硫化合物,其性质和醇类化合物有相似之处,例如硫醇能与金属钠反应,也能和乙酸发生与酯化相类似的反应。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均略去) (a)乙酸和乙硫醇(C2H5SH)反应:_ (b)乙硫醇和金属钠反应:_,例:在许多化合物里硫可以取代氧,取代后的物质仍跟原化合物有相似的性质,下面是有机磷农药的结构,这两种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与下列哪种物质混合使用 (A) KCl (B) NaOH (C) NaNO3 (D) Na2SO4,有机概念的迁移,主要特点:新知识以概念的定义或描述等给出,在考察中考察对新知识的理解 主要目的:考察学生的对概念形成的习惯 解决

4、办法:把概念还原成已有的概念或者描述内容,克服概念的陌生感,例:在有机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则这种碳原子即称为“手性碳原子”。某链烃C7H10 的众多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手性碳原子”但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后不具有“手性碳原子” 的链烃,试写出其结构简式。,变:某链烃C7H10 有一个碳原子所连得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后这个碳原子连有相同基团,试写出其结构简式。,例:有机物分子中,当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例如,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带“*”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该有机物分别发生下列反应,生成的有机

5、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与NaOH水溶液反应 (C) 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D) 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反应,例:烷基取代苯(C6H5R)可以被KMnO4的酸性溶液氧化成(C6H5COOH)。但若烷基R中直接与苯环连接的碳原子上没有CH键,则不能被氧化。现有分子式是C11H16的一烷基取代苯,已知它可以被氧化为苯甲酸的异构体有7种,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例:如果定义有机物的同系列是一系列结构符合A-W-nB(其中n=0、1、2、3)的化合物,式中A、B是任意一种基团(或氢原子),W为2价的有机基团,又称为该同系列的差。同系列化合物的性质往往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6、。下列四组化合物中,不可称同系列的是 (A) CH3CH2CH2CH3 CH3CH2CH2CH2CH3 CH2CH2CH2CH2CH2CH3 (B) CH3CH=CHCHO CH3CH=CHCH=CHCHO CH3CH=CHCH=CHCH=CHCHO (C) CH3CH2CH3 CH3CHClCH2CH3 CH3CHClCH2CHClCH3 (D) ClCH2CHClCCl3 ClCH2CHClCH2CHClCCl3 ClCH2CHClCH2CHClCH2CHClCCl3,有机反应的迁移,主要特点:新知识以有机反应方程式给出,并同时要求学生书写同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者判断产物 主要目的:考察

7、学生的对新有机反应的学习和迁移能力,考察学生有机反应的学习方式。 解决办法:研究所给反应的成断键规律以及官能团的变化规律,克服反应的陌生感,例: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时,C=C双键发生断裂,RCH=CHR可以氧化成RCHO和RCHO。在该条件下,下列烯烃分别被氧化后,产物中可能有乙醛的是 (A) CH3CH=CH(CH2)2CH3 (B) CH2=CH(CH2)3CH3 (C) CH3CH=CHCH=CHCH3 (D) CH3CH2CH=CHCH2CH3,AC,例:烯烃、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醛的反应,称为羰基合成,也叫烯烃的醛化反应。由乙烯制丙醛的反应为:,由分子式为C4H8

8、的烯烃进行醛化反应,得到醛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例:化合物RCOCH3与NaOH溶液,碘水三者混合后可发生如下反应: I2+2NaOH=NaI+NaIO+H2O; RCOCH3+2NaIORCOI3+NaOH; RCOI3+NaOHRCOONa+CHI3(黄色)。 此反应称为碘仿反应,根据上述反应方程式,推断下列物质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有 (A) CH3CHO; (B) CH3CH2COCH2CH3; (C) CH3CH2CHO; (D) C6H5COCH2CH3;,例:已知烯烃在酸性KMnO4溶液中双键断裂形式为,现有二烯烃C10H18与KMnO4

9、溶液作用后可得到三种有机物:(CH3)2CO、CH3CO(CH2)2COOH和CH3COOH,由此推断二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A) (CH3)2C=CHCH2CH2CH=CHCH3; (B) (CH3)2C=CHCH2CH2C(CH3)=CHCH3; (C) CH3CH=C(CH3)CH2CH2CH2C(CH3)=CH2; (D) CH3CH=C(CH3)CH2CH2CH2CH=CH CH3;,有机机理的迁移,主要特点:新知识以有机反应机理的方式说明,并同时要求学生书写相同记机理的反应方程式、或判断产物 主要目的:考察学生的对新有机反应机理的学习和迁移能力,考察学生的分类和类比思想。 解决办

10、法:掌握和理解反应机理,掌握有机物的常见分类方法,克服新知识的陌生感,例:重氮甲烷(CH2N2)能与酸性物质反应:RCOOHCH2N2RCOOCH3N2。下列物质中能与重氮甲烷反应但产物不是酯的是 (A) HCHO (B) C6H5OH (C) C6H5CH2OH (D) C6H5COOH,例: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同属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对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写出下列物质水解反应的产物: ZnC2 Al4C3 Mg2C3 Li2C2,例: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

11、+首先与CH2=CH2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 BrCH2CH2Br (B) CICH2CH2Cl (C) BrCH2CH2I (D) BrCH2CH2Cl,例: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实质是带负电荷的原子团取代了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如CH3Br+OHCH3OH+Br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 CH3CH2Br+NaHSCH3CH2SH+NaBr; (B) CH3I+CH3ONaCH3OCH3+NaI; (C) CH3CH2Cl+CH3ONaCH3Cl

12、+CH3CH2ONa; (D) CH3CH2Cl+CH3CH2ONa(CH3CH2)2O+NaCl;,例:乙烯酮(CH2=C=O)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例:1摩1,3丁二烯与1摩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有两种可能途径,即1,2加成生成CH3CH2CHCH2或 1,4 加成生成CH3CHCHCH3。现有氢气与等物质的量 CH2C(CH3)CHCHCHCH2发生加成反应,链状产物可能有6种。请分别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综:1,2,3-三苯基环丙烷的3个苯基可以分布在环丙环平面的上下,因此有如下2个异构体。是苯基,环用键线表示,C、H原子都未画出,

13、据此,可判断1,2,3,4,5-五氯环戊烷(假定五个碳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异构体数是 (A) 4 (B) 5 (C) 6 (D) 7,A,综:CH3COOH是弱酸,而氯乙酸ClCH2COOH的酸性强于CH3COOH,这是因为Cl是一种强吸电子基团,能使OH上的H原子具有更大的活动性,有的基团属于斥电子基团,能减弱OH上H原子的活动性,这些作用统称为“诱导效应”,据上规律。填空: (1) HCOOH显酸性,而H2O显中性,这是由于HCOOH分子中存在 (填吸或斥)电子基团,这种基团是 。 (2) CH3COOH的酸性弱于HCOOH,这是由于CH3COOH分子中存在_(填吸或斥)电子基团,这种基团是 。 (3) C6H5也属于吸电子基团,故C6H5COOH的酸性比CH3COOH 。 (4)下列酸中:CF3COOH、CCl3COOH、CHCl2COOH、CH2ClCOOH,酸性最强的是 。,谢谢收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