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一)第二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98462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9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史(一)第二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中国文学史(一)第二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中国文学史(一)第二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中国文学史(一)第二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中国文学史(一)第二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史(一)第二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一)第二编(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二 编,秦 汉 文 学,第 一 章,秦文学与汉文化背景,一、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于公元前 221年,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制帝国。中央集权:废除西周以来的诸侯分封制。统一行政区划。统一度、量、衡和法令。统一文字。,秦 代 文 学,政治的残暴性:消毁反秦物质基础。打击一切反秦力量。消减一切反秦意识。 二、秦代的文学刻石文中国最古老的碑文,刻于崖石或石鼓之上。四言韵文,三句一韵。,石鼓文,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召其门客集体 编篡而成。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 成,共二十余万字。 李斯散文词采风发,议论纵横。其代表作 品是谏逐客书。写于秦王政十年(公元 前237年)文章音节铿锵,和谐流畅,

2、反复排比 ,铺张扬励颇具战国纵横说辞的味道。,一、两汉两汉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两个历史时代,即西汉和东汉,或合称为汉,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汉代文学的文化背景,西汉历十三帝一后一 新,前 206年至公元 23年,共183 年,高 帝(刘邦)、惠帝(刘盈) 、高后(吕雉)、文帝( 刘恒)、景帝(刘启)、武 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元帝(刘 奭)、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衎)、孺 子婴(王莽摄政),新王莽、更始帝(刘玄)。,汉高祖像,东汉历十二帝,时 历公元25年至公元 220年,计189年。 光武帝(刘秀)、明 帝(刘庄)、章帝(刘 炟)、殇帝(刘肇)、

3、歼帝(刘隆)、安帝 (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 桓帝(刘志)、灵帝(刘宏)、献帝(刘协)。,汉光武帝像,二、西汉初年的社会政治1、汉初的政治吸取秦王朝复灭的教训,采取一些减轻剥削和压迫的措施,使经济得到发展,社会较为安定。秦王朝在强权统一思想的指导下,企图消灭一切异种思想和文化,使统一措施偏离正确轨道而日趋残暴酷烈。,“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 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与民休息的策略 减轻劳役、赋税,恢复农业生产。统治者 不断强调“农,天下之大本也”。(汉书 景帝纪)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还比

4、较平 均,“未有兼并之害”。(汉书 食货志上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活跃了其它经济。,2、汉初的思想黄老之学、刑名之学和儒学各擅一时之风。黄老之学在汉初居于统治地位。黄老学派道家学派之一,流行于战国末期至汉初。黄老学派奉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为“黄老之学”。以虚无之道为世界的本源。认为事物发展到极端即专向反面,,故主张“虚静”、“无为”以适应天道。 汉初文帝和窦太后都“善治黄老之言”, 认为“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采取“ 与民休息”,恢复生产的政策。黄老学派 的著作早已失传。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 出土帛书经法、十大经、称 、原道等,是研究该派的重要资料。,3、汉初的文化汉代的官学和私学

5、都讲授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各有师传。汉人除儒家典籍之外,其阅读范围很广。譬如解读楚辞就是一种专门的学问。汉书 朱贾臣传谓朱贾臣向汉武帝讲解春秋和楚辞,因而得到提拔。武帝令淮南王刘安为离骚作注解。,研习楚辞的风气影响到汉代的贵族妇女。 文化发展与统治者的奖掖提拔密切相关。 两汉朝廷诏举贤良方正,州郡举孝廉、秀才。东汉增加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等科目。 诸侯王为招揽人才不遗余力。 乐府是西汉设立的文化机关。 东汉洛阳的东观亦为一个文化机构。,4、汉代文学的概况 a、文人心态强烈进取,蓬勃奋发。汉代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疆域的扩展,统治者的文治武功,使文人作家充满

6、着豪迈而健康的情怀,秦代以来的大一统思想,转化为一种征服欲望,因而在文学上作家们“包揽宇宙,总揽人物”的雄心成为文学创作的心理要求。,雄心博大是秦汉人的文化性格。瑯玡石刻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瑯玡石刻, 对皇权的张扬使汉武帝的军事政治发展为开疆拓土。汉书 地理志:“至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使”。“武帝開三边。凡郡国一百三,地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 十六顷。户民千

7、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 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 极盛矣”。 政治上的张扬扩展,君王皇帝的雄才大略, 培养成了这个时代民族文化积极进取的心 理性格。所以,汉代的文人普遍怀着强烈 的建功立业的精神,追求人生的不朽,实 现自己的伟大理想。,5、汉代初年的文学体裁a、政论文汉初由于战国的余波尚在,作家继承战国诸子的优良传统,关心社会的现实问题,促进了政论文的发展。著作家有贾谊、晁错。政论文能抓住重大的社会问题,表达进步的政治见解,议论风发,畅所欲言,富有炽热的感情。,b、韵文继楚辞余绪的骚体赋和楚声短歌。骚体赋,多属于模拟之作,缺乏屈原那样生活之下的真情实感。少数骚体赋作家抒发作者的政

8、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主要作家有贾谊、陆贾、淮南小山。陆贾文心雕龙 诠赋:“秦世不文,颇,有杂赋。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 端,贾谊振其绪”。 陆贾是第一位继承楚辞作赋的作家。汉 书 艺文志 诗赋略谓陆贾有赋三篇, 但陆贾赋亡佚。大概刘协还读过陆贾的 孟春赋,文心雕龙 才略:“汉室 陆贾首发奇彩,赋孟春而进新语”。 (一作“选典诰”)。,贾谊 贾谊(前201年 前169年),洛阳人,18岁 时以能诵诗、书,能文章而驰名 于郡中。年33岁。著有新书58篇,其 中的过秦论和论政事疏(即治安 策)很有名。 吊屈原赋是贾谊赴长沙任长沙王太傅 渡湘水时所作。赋中借吊屈原以自伤。,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

9、窜伏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聖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鵩鸟赋的创作原因,是因为鵩鸟入室 而作。据西京杂记卷四载,鵩鸟即猫 头鹰,汉时风俗以为鵩鸟入人家,主人即,死。史记 本传云:“贾生为长沙王 太傅,三年,有鵩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 楚人命鸮曰鵩。贾生既以谪居长沙,长沙 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 以自广”。 另外有: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 悲士不遇赋;以宫中悲怨为题材的骚 体赋有司马相如陈皇后长门赋、班婕 妤的捣素赋。汉武帝李夫人赋。,楚声短歌 楚声本为楚地民歌。秦汉之际的风云人物 陈涉、吴广、项羽、刘邦都是楚人。 刘邦、

10、项羽能作楚歌。 项羽垓下歌 刘邦大风歌 前者表达英雄末路的悲伤,后者表现了宏 图已展的踌躇,都表现得慷慨而多气。,西汉中期以后,武帝实行思想统治,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战国以来百家争 鸣局面。 一部分人,皓首穷经,去故纸堆里讨生活; 一部分人,歌功颂德,流为弄臣、俳优; 一部分人,拔出流俗,表现出强烈的反抗 精神和创造精神。 另外,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作 业,思考与回答1.李斯散文的艺术价值。2.什么是黄老思想?3.汉人的文化心态。4.汉初散文的主要特点。5.汉代学术对文学的影响。,第 二 章,汉 赋,一、什么是赋将赋作为文体始于刘歆七略 诗赋略。第一个为赋下定义的是刘向:“不歌而诵谓之

11、赋”。刘歆诗赋略列出赋目一千余篇,并讨论了赋的源流和发展。“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 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 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 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 刘熙释名:“敷布其义谓之赋”。 王逸释楚辞中“赋”字,“赋,铺也。” 刘勰文心 诠赋:“赋者,铺也。 铺彩摛文,体物写志也”。“然赋也者, 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赋是介于诗与文之间的文体。其形式多 采用主客问答形式,铺陈夸饰,辞藻华 美,并以讽颂为其目的。赋在演变过程 中,有着多样的体裁类型。曹丕文论 ,陆

12、机文赋将赋作为一种文体。 陆机之后其体裁划分越来越细密。萧统 文选分至37或38类。明人徐师曾将 赋分为四体:古赋、俳赋、律赋、文赋。,二、赋的发展类型,1、古赋从赋产生至东汉时期的赋,称为古赋。古赋在几百年的演变中,其体裁又可分为若干种。艺文志将赋分为四体: 以屈原为首的“屈原之赋”作家包括唐勒、宋玉、贾谊、枚乘、司马相如、孔臧、吾丘寿王、儿宽、刘向、王褒等20家之赋。,以陆贾为首的“陆贾之赋” 作家包括枚皋、严助、司马迁、扬雄等21家之赋。以孙卿为首的“孙卿之赋” 包括秦时杂赋、李忠、贾充等25家之赋。杂赋 有客主赋、杂行出及颂德赋等12家。这种以作家个体划分体裁的方式显然是不太全面的,因

13、为一个作家并不绝对只写一种赋体,而是多种形式的。,古赋从文体演变和内容的角度看,有着三种形式:四言赋四言赋的最早篇章是荀卿的五篇赋,这几篇赋是玉君子、五泰等人的答语,语言形式都为四言,明显受着诗经语言形式的深刻影响。汉赋以四言形式作赋的,刘胜文木赋、孔臧蓼虫赋、刘安屏风赋。,骚体赋骚体赋从楚骚演化而来,继承楚辞、离骚抒发个人感情,特别是抒写忧愁和悲哀情感的特点,抒写着贤人的失志之悲,宫廷女子的失宠之怨,或寄寓失偶的哀绪。清人程廷祚骚赋论云:“宋玉以瑰玮之才,崛起骚人之后,奋其雄夸,乃与雅、颂抗衡,而分裂其土壤,由是词人之赋兴焉”。,骚体赋在汉初流行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经济残破,国力还弱小 政

14、治制度尚未完善 士人的仕路不通因而骚体赋继续着楚辞那种凄恻哀愁的调子。 (a)为经济的残破而焦愁叹惋 (b)为国家政治的失宜而悲歌 (c)苦于进身无路的哀歌,散体赋散体赋是古赋,亦是汉赋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有大赋和小赋之分。篇幅巨大的称为大赋,篇幅短小的称为小赋。散体赋的代表,是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的鸿篇巨制。大赋多用于铺陈京都、宫室的巨丽以及郊祀、田猎的壮伟场面,而较少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汉大赋盛行于西汉武帝初年至东汉中页, 武、宣时期达于鼎盛。汉书 艺文志 录汉赋 900余篇,作者60余人。 雄才大略的皇帝,空前繁荣的帝国,政治 上的伟大和魄力,人们的审美观念随之发 生变化,以儒

15、为美,以大为美,以丽为美。 小赋或短赋多用于体物言志,作者的主观 感情强烈,倾向鲜明。王褒洞箫赋、,马融长笛赋、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都是体物入微,精雕细镂的作品。这类作品研究者们或称为咏物小赋,或称为抒情小赋。东汉中页以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宏侈巨衍的形式和炫耀功德,夸诩享乐的内容已经非常不合时宜。1、国力衰微,走下坡路。,2、社会动乱,农民起义的爆发。3、统治阶级腐败,政治黑暗。汉赋的内容随之改变1、关于政权或描写帝王生活的题材的比例下降,而以民俗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增多。2、形式的变化小品化。多为咏物作品,一花一果,一事一器都是题材。,抒情化长于写幽怨之情的作品增多,而散体大赋也吸收了

16、骚体赋语调悠扬,意深情长等特点,罩上一层悲然感伤的色彩,形成前所未有的新格调。 2、骈赋骈赋又称作俳赋,是魏晋南北朝的主要形式。骈赋工丽精巧,句式整齐,多偶,句,讲究辞藻,齐梁以后重视声律的谐 畅。骈赋注意情景交融,接近汉咏物抒 情小赋,减少了汉大赋的堆彻和铺陈之 病,少用难字、生字、僻字。齐梁以后 的骈赋向两极发展,短小的比汉小赋更 短小,长篇的可与汉大赋相比。 骈赋的主要特点是句法的骈偶。骈偶是 词句在字词上的对偶表现。,骈赋形成于魏,至晋发展为通篇偶句,词藻更为华丽,用典更为精确繁密,至刘宋时代骈赋成熟,技巧圆熟,文情并茂。齐梁以后,由于南齐永明间有了声律说,将声律理论运用到赋的创作中去,使骈赋更具有抑扬顿错之美。 3、律赋律赋盛行于唐,绵延及宋元明清。律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