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896589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DF 页数:59 大小:50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到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第一节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落实分类户口迁移政策,促进有意愿、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建立居住证制度,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劳动就业、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证照办理等方面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方位融入城镇,力争实现 万左右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建立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高中小城市和重点城镇吸纳人口能力,力争全省 万左右的农村

2、新转移人口实现就近城镇化。开展公主岭、珲春等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推进长春、吉林、延吉、梨树、抚松、二道白河、林海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第二节 优化城镇化格局根据中部网状、东部带状、西部点状城镇布局导向,构建以“ 一群三组团”为主体、以重要节点城市为支撑、以特色小城镇为补充的城镇化格局。加快长吉一体化发展,构建长吉大都市区,打造以长吉为核心,以四平、辽源、松原为支点的吉林中部城市群,提升在哈长城市群中的能级和份量。建设以延龙图为核心的图们江区域城镇组团、以通化和白山为核心的通白城镇组团、以白城为核心的西部城镇

3、组团,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公主岭、梅河口、敦化、抚松、双辽、扶余、大安等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推动提质扩容升级,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支点。深入推进 个省级示范城镇建设,推动 个重点镇扩权试点,着力打造人参镇、温泉镇、旅游镇、生态镇、矿泉水镇,推动经济实力强、发展条件好、人口规模大的县城和小城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专栏 城镇化发展格局一群:实施长吉一体化建设,打造长春半小时经济圈和吉林半小时经济圈,构建长吉北线 城市经济带、长吉南线绿色休闲和现代农业产业带、长吉南部生态旅游产业带,发展九台、双 阳、岔路河、口前等节点区 ( 镇) ,到 年预期长吉都市区人口达到 万人,推进四 ( 平) 梨 ( 树)

4、同城化、辽 ( 源)白 ( 泉)一体化、松 ( 原)前 ( 郭)同城化。 三组团:图们江区域组团,实施延龙图一体化,构建组合城市,发展加工制造、健康食品、 现代物流、特色旅游等产业,到 年,人口达到 万人。通白组团,推进通 ( 化)快 ( 大 茂)一体化、浑江和江源一体化建设,加快通化白山两市产业融合互动,建设上下游有机衔接 的产业链条,到 年,人口达到 万人。西部城镇组团,推进白 ( 城)洮 ( 南)一体化, 建设白城生态新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支撑区,到 年,人口达到 万人。 重要节点城市:加快节点城市汽车零部件、商贸物流、食品加工、矿泉水、文化旅游等产 业发展,增强节点

5、城市的集聚、承载、连接能力,打造城镇化战略支点。 特色小城镇:把万良镇、新开河等镇打造成人参镇,把岔路河、奢岭等镇打造成温泉镇, 把劝农山、十五道沟等镇打造成旅游镇,把查干湖、松江湖等镇打造成生态镇,把二道白河、 漫江等镇打造成矿泉水镇。第三节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发展方向,努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建设新型城市。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省域空间规划编制为平台,推进 “ 多规合一”工作,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 三区四线” ,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规划督

6、察和违法建设治理,实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全面完成 “ 暖房子”工程,到 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任务。实施城市绿色行动计划和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扩大城市生态空间。推进长春、四平、辽源等国家信息惠民试点、智慧城市试点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建立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应用体系,实施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能医疗、智慧社区等专项工程。发挥城市创新资源密集优势,打造创新摇篮和创业乐园,推动城市创新创业。加快建设人文城市,加强城市设计,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

7、、山水风光、建筑风格。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立规范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与周边城镇路网、水电热气信及地下综合管廊。改造建设城市道路、桥梁和静态停车等基础设施,推进建立以大容量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城市静态停车公共泊位达到百辆车 个标准。加强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加快供气、供水、供热、排水等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建设 公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开展白城、长春、吉林等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实施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到 年,城市黑臭水体比例控制在 以内。专栏 城镇建设重点工程 ( 项目)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推进长春宽城、吉

8、林哈达湾、四平铁东、辽源仙人河流域、白山 浑江中心城区、白山江源区、白山临江、通化江东、白城洮北区、白城洮南城区等 个城区老 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程建设。 棚户区改造: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 万套,其中国有垦区 套。 暖房子: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万平方米,继续推进老旧小区环境综 合整治。 城市交通:建成长春地铁号线和号线,轻轨号线一期延伸线和北湖线一期项目,建 设吉林城市轨道交通、号线工程。推进长春快速路改造、吉林西部快速路、四平现代新能源 有轨电车等工程项目建设。 城镇供水:推进长春第六净水厂、吉林第六供水厂、四平第四净水厂、通化第二净水厂、 白山城区供水、

9、白城给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供水、公主岭水务一体化、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水源和输水给水等工程项目建设。到 年,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 。 城镇供热:推进吉林热电厂、白城热电厂、舒兰市煤矸石热电厂、公主岭市隆盛热电厂、 图们石砚造纸厂、榆树市玉林热源厂等热源建设,新增供热能力 亿平方米;大力推广电、 天然气、生物质等清洁能源供热和热泵技术,改造单台 以下燃煤锅炉房 座;改造陈 旧供热管网 公里。 垃圾处理:推进长春餐厨垃圾处理、四平垃圾处理、白山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延吉生活垃 圾收集转运系统工程等项目建设。到 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 污水处理:推进长春兰家镇污水处理厂、长春南部污水处理

10、厂提标改造和中水回用、吉林 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吉林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四平污水处理、辽源污水管网改 扩建、通化污水处理改造、松原 “ 三脉”水污染防治、白城生态新区污水管网、梅河口污水处 理厂扩容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到 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县城污水集中处 理率达到 。第四节 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创建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市和转型创新试验区,建设一批就业型、税源型重点接续替代产业园区。规范松原等成长型资源城市资源开发秩序,提高资源开发企业准入门槛,合理确定资源开发强度,提高资源深加工水平,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谋划布局新兴产业。高效开发吉林、延边等成熟型资源城市资源,提

11、高资源型产业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一批资源深加工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积极化解辽源、白山、九台、舒兰、敦化、汪清、通化二道江区等衰退型资源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改善民生,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优化通化市等再生型资源城市经济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动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专栏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重点工程 ( 项目)产业接续与替代:寻求新的产业替代传统产业,采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东北袜业 电子商务园区纺织品生产加工基地、白山万吨玄武岩鳞片、敦化华康制药工业园等项目建设。 资源能源开发:加快新资 ( 能)源

12、勘探、开发和利用,提高新资 ( 能)源利用效率,逐步 向利用可再生资源转变,推进敦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汪清背压式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等项 目建设。 民生改善:解决资源型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居民就业、住房、教育、文化、体育、医 疗和社会保障,推进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卡伦湖康复养老中心、通化二道江区工矿棚户区改造等 项目建设。 服务业发展:推进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大发展,实施长春空港新城欧亚购物广场等重点项目 建设,实现促进就业和产业升级。 城市功能提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老城区落后面貌,提升城市功能,推进长吉 高速九台空港新城出口及连接线、通化二道江区公铁立交桥及城区道路改造工程、汪清通村公

13、路等项目建设。第五节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根据县域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提升县域产业层级。完善县域开发区 ( 园区、工业集中区)功能,突出产业特色和集聚效应,建设榆树生物化工、中新吉林食品区绿色有机食品、公主岭汽车零部件、双辽建材、东丰和伊通梅花鹿、扶余油页岩、通化县医药、珲春海产品加工、抚松矿泉水、莫莫格湿地旅游、安图伊利石等产业基地。实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工程,推动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到 年,形成 个左右销售收入达千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承接省内外产业转移。依托

14、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推动承接发达省份食品、医药、轻纺、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产业转移,打造一批主业突出、配套完备的产业承接转移特色园区。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制造业企业向周边县 ( 市)异地搬迁和升级改造,鼓励行业核心企业向周边县 ( 市)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中心城市向县域辐射和转移的梯次产业链。推进县域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支持敦化、抚松、梅河口等县域特色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推进扩权强县。支持试点县 ( 市)在行政管理、户籍、城乡建设用地、城乡保障等方面加快制度创新,促进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激活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向集安、农安等县 ( 市)下放经济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到

15、年,梅河口、公主岭成为中等城市。第六节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乡社会福利和救助体系,推进农村就业制度综合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促进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向基层社区和农村延伸,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整合优化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将城乡结合部纳入地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总体布局,不断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推进城乡人口、资金和土地等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要素配置合理化。优化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第十一章 完善现代基础设施 增强发展支撑能力按照适度超前、优化布局、提升质量、保障有力的要求,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促进运行一体化、管理智能化、发展融合化,提高整体支撑能力。第一节 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按照省内省外通道联通、区域城乡广泛覆盖、枢纽节点功能完善、运输服务一体高效发展目标,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