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

上传人:liy****100 文档编号:54896371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马克思主义可以分为三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起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介、科学社会主义是终结. 科学社会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居于重要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的西欧.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之前,曾出现过以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成分,吸收了人类思想和价值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对欧洲的哲学和经济学进行了批判的审查和改造,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2、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恩格斯 1892 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英文版导言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

3、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剩余价值学说严格地说也并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创。而是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以前,就已经由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在事实上发现并揭示出它的来源了。特别是亚当斯密,已经非常清楚明白地把剩余价值(即他所说的“利润” )的起源归结为由工人的劳动添加在劳动对象上面的价值中,减去“维持劳

4、动” (实际上是劳动力)所需要的那部分价值以后所剩下来的那部分2价值。但是,马克思以前的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个共同的局限,就是把剩余价值的某些具体形式,例如地租、利息或利润,错误地当作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即剩余价值本身。当然也更没有“剩余价值”这个一般的范畴或术语。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突出的特点,则在于首先把剩余价值归结于它的一般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阐明了它的来源、实质和运动,以及它的各种具体形式。具体说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这些要点关于剩余价值的最一般的概念或规定。剩余价值是与资本是一对互相对应的范畴,因此它首先也是与资本相比较而言

5、的。这个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就是预付资本在运动中所实现(流回)的价值额减去预付资本价值以后的一个价值增殖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无论对于剩余价值的哪种具体形式来说也都是适用的。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不可能是在纯粹的流通领域内产生的,而只能是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在价值理论中我们已经把价值归结为一定的劳动时间,所以从资本的生产过程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这样,工人的工作日就分为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剩余价值。

6、因此,剩余价值就可以归结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所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因此这两种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发生作用(即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即全部产品及其价值也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剩余价值作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也不例外。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即资本家与工人交换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这个差额构成了剩余价值.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唯物史观,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的这两个规

7、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31848 年 2 月在伦敦发表,它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初步形成.它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对科学社会主义阐述的基本观点是:第一:科学的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用唯物史观考察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指出现代资产阶级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第二:指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力量和道路. 分析了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富有革命性、坚定性和组织纪律性.因此,无产阶级能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第三

8、: 系统的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纲领原则.第四: 对当时欧洲社会存在的形形色色社会主义进行分析,对他么进行了正确的评价.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的本质,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它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途径。它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真正的地位和历史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

9、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了变革社会的正确道路。它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找到了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更加看重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实践活动。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终于把空想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了。科学社会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求未来理想社会,从而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阶级调和的思想,把社会主义看4作是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的产物,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看作值得同情的受苦难的阶级的观点,发现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它成为整个无产阶级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武器。所以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