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学,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895665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病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临床病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临床病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临床病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临床病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病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病理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 理 学,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病因(etiology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病理学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来认识和掌握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病理学又是诊断疾病并为治疗提供依据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因此病理学也属于临床医学。,病理学可分为人体病理学(human pathology)和实验病理学(experimental pathology).前者通过尸体解剖(autopsy).活体组织检查,或称外科病理学( surgica

2、l pathology)和细胞学(cYtologY)检查所获得的材料对疾病做出最后诊断。后者则以疾病的动物模型或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为材料进行医学研究,可见病理学在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I.尸体剖检(autopsy)简称尸检,即对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解剖和后续的显微镜观察, 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尸检的作用在于:确定诊断,查明死因。协助临床总结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提高诊治水平;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和新发生的疾病,为卫生防疫部门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积累各种疾病的人体病理材料,作为深入研究和防治这些疾病的基础

3、的同时,也为病理学教学收集各种疾病的病理标本。目前我国的尸检率还不高,而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十分不利于我国病理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亟待立法和大力宣传尸检的意义。,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穿刺、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活体内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其意义在于:由于组织新鲜,固定后能基本保存病变的原貌,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对疾病做出病理诊断,可作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依据;必要时还可在手术进行中作冷冻切片快速诊断,协助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定期活检可动态了解病变的发展和判断疗效;还可采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免疫组织化学、电镜

4、观察和组织培养等对疾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活检是目前诊断疾病广为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外科病理学,或称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就是在活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病理学分支。,3,细胞学检查通过采集病变处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诊断。细胞的来源可以是运用各种采集器在女性生殖道、口腔、食管、鼻咽部等病变部位直接采集脱落的细胞,也可以是自然分泌物(如痰、乳腺溢液、前列腺液)、体液(如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和脑脊液)及排泄物(如尿)1的细胞,以及通过内镜或用细针直接穿刺病变部位(如前列腺、肝、肾、胰、乳腺、甲状腺、淋巴结)等采集的细胞,即细针

5、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细胞。细胞学检查除用于病人外,还可用于健康的普查。此法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而易于接受,但最后确定是否为恶性病变尚需进一步作活检证实。此外,细胞学检查还可用于对激素水平的测定(如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及为细胞培养和DNA提取等提供标本。,(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通过疾病复制过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其优点在于可根据需要,对之进行任何方式的观察研究。还可与人体

6、疾病进行对照研究。此外,还可进行一些不能在人体上作的研究,如致癌剂的致癌作用和癌变过程的研究及某些生物因子的致病作用等。这种方法可弥补人体病理学研究所受到的制约,但应注意得是动物和人体之间毕竟存在物种上的差异,不能把动物实验结果不加分析地直接套用于人体,仅可作为研究人体疾病的参考。,2.组织和细胞培养(tissue and cell culture)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研究在各种因子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在病毒感染和其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如何发生恶性转化;在恶性转化的基础上发生哪些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改变;在不同因素作用下能否阻断恶性转化的发生或

7、使其逆转;免疫因子、射线和抗癌药物等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对肿瘤研究十分重要的课题。,近年来通过体外培养建立了不少人体和动物肿瘤的细胞系,对从分子水平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周期短、见效快、节省开支、体外因素单纯,而且容易控制,可以避免体内复杂因素的干扰。缺点是孤立的体外环境与复杂的体内整体环境毕竟有很大的不同,故不能将体外研究结果与体内过程简单地等同看待。,病理学的发展,1761年意大利医生提出了器官病理学(organ pathology)的概念。在l个世纪之后的19世纪中叶,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德国病理学家创立了细胞病理学(c叩atholog

8、y)。,此后,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探索,逐渐形成并完善了今天的病理学学科体系,如用肉眼观察病变器官的大体变化,被称为大体所见或解剖病理学;借助于显微镜所进行的组织学或细胞学研究,被称为组织病理学或细胞病理学;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病变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被称为超微结构病理学。近30余年来,随着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的进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图像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又极大地推动了传统病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又使病理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如免疫病理学、分子病理学,遗传病理学和定量病理学等,使得对疾病的研究不仅从器官、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而且深入到分子水平;并使形态学观察结果从定位、定性走向定量,更具客观性、重复性和可比性。不仅如此,对疾病的观察和研究也从个体向群体和社会发展,并且和环境结合,出现了地理病理学、社会病理学等新的分支。这些发展大大加深了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为许多疾病的防治开辟了光明的前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计划的开展,病理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