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初稿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94235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性脑病初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肝性脑病初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肝性脑病初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肝性脑病初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肝性脑病初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性脑病初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性脑病初稿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epatic Encephalopathy,南海人民医院急诊科,病案,男性、55岁、患乙型肝炎5年、近一年来腹 胀,腹围加大、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 常自服利尿剂,3天前赴宴会后出现黑便,每 天4-5次,软便,量约50ml/次,昨晚始出现神 志模糊,体查BP100/60mmHg 神志欠清, 能喊醒、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肝病面容,肝 掌,胸前可见蜘蛛痣,腹隆,拒按压,移动性 浊音阳性。该患者可能的诊断?,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讲授目的和要求,1.掌握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肝性脑病的病因、实验室检查 3.了解肝性脑病的发病机

2、制(氨中毒、氨、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假神经递质及氨基酸不平衡学说等),讲授主要内容,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定 义,肝性脑病:是由于急性或慢性肝功能衰竭或广泛门-体静脉分流所并发的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神经和精神系异常症状和体征,涵盖多种临床综合征,包括:肝性昏迷、肝性昏迷先兆、轻微HE和慢性间歇性门-体分流性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各型肝硬化 门体分流手术 暴发性肝衰竭: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严重胆系感染,病 因,诱 因,消化道出血 继发感染如自发性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菌血症 高

3、蛋白饮食 氮质血症 便秘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应用 利尿剂的应用 外科手术 电解质紊乱 饮酒和突然戒酒,病理生理基础: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体分流存在 氨中毒学说 -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 胺、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氨基酸失衡学说,发病机制,氨中毒学说,一、氨的形成和代谢 1、氨的形成 胃肠道:血循环弥散至胃肠道尿素经尿素酶分解(4g),食物中的蛋白质被细菌的氨基酸氧化酶分解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谷胺酰胺酶分解谷胺酰胺为氨 骨骼肌和心肌,NH4,NH3,H+,OH,+,2、氨的清除 肝脏:鸟氨酸代谢环形成尿素 脑、肝、肾:-酮戊二酸+NH3 谷氨

4、酸谷氨酸+NH3 谷氨酰胺 肾脏排氨:排尿素、排酸的同时也以NH4+ 形式大量排氨 肺:血氨过高时,肺部呼出少量,二、肝性脑病时血氨增加的原因 生成过多 清除减少:肝功能衰竭时清除能力降低门体分流氨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相关诱因对血氨的影响 摄入过多的含氮食物 低钾性碱中毒:促使NH3透过血脑屏障 低血容量与缺氧:致肾前性氮质血症,血氨增高,降低脑对氨毒的耐受性 消化道出血:肠腔内血液分解成氨 便秘:有利于毒性产物吸收 感染:增加组织分解产氨,加重氮质血症,缺氧和高热增加氨的毒性。肝病患者肠道细菌生长活跃、产氨增多 低血糖:脑内去氨活性降低、氨毒性增加 其他:镇静、催眠药抑制大脑呼吸中枢造成缺氧

5、。麻醉和手术增加肝、脑、肾的负担,三、氨对中枢神经的毒性作用 干扰脑的能量代谢、引起高能磷酸化合物浓度降低 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影响乙酰辅酶A的生成,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NH3 + -酮戊二酸 谷氨酸、谷氨酸 + NH3 谷胺酰胺合成酶 谷胺酰胺,消耗大量ATP、 -酮戊二酸,生成大量谷胺酰胺。谷胺酰胺可导致星形细胞肿胀、脑水肿 -酮戊二酸是三羧酸循环中重要的中间产物,缺少则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 谷氨酸是大脑重要的兴奋性神经介质 氨还直接干扰神经传导而影响大脑的功能,-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GABA/BZ复合体,GABA,BZ,巴比妥类,氯离子进入 突触后神经元,神经传

6、导抑制,胺、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肝臭,长链脂肪,蛋氨酸,意识障碍 肝性脑病,细菌,甲基硫醇,三甲基亚砜,短链脂肪酸,胺,细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兴奋性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乙酰胆碱、 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羟酪胺、苯乙醇胺,酪氨酸、苯丙氨酸,酪胺 苯乙胺,-羟化酶,脱氢酶,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芳香族氨基酸(AAA):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支链氨基酸(BCAA):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BCAA/AAA:正常3HE1 胰岛素肌肉分解BCAA BCAA与AAA竞争通过血脑屏障,AAA脑内5-NIAA大脑抑制,门-体性脑病概念,像氨、假性神经递质、芳香氨

7、基酸、氨基丁酸、二甲基硫化物、短链脂肪酸等与HE有关的因素主要来源于肠道,在肝内进行解毒消除,正常时不进入人体循环和脑组织,因而不造成危害。在急、慢性肝病时,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或有效肝细胞总数明显减少,或存在着肝内或肝外的门-体侧枝循环,这些有害物质物质便绕过肝细胞,不被破坏,进入体循环,导致大脑功能障碍。,大脑紊乱,肝细胞病变,含氮类物质,临床表现,取决于: 原有肝病的性质 肝细胞损害的轻重缓急 诱因,HE的临床分类,急性HE:见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明显肝功能受损,诱因不明显,无门体分流,有脑水肿,颅内压。起病数日即昏迷甚至死亡,可无前驱症状 慢性HE: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由于门体分流和慢性肝

8、功衰所致。肝功能受损、明显PSS(肝门静脉短路),常见于LC(肝硬化)、门体分流手术后、TIPS(经皮穿刺开通门静脉)。以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和昏迷为突出表现,常有诱因 亚临床型HE: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不同程度PSS、需神经心理测试 有门-体分流,无肝病:无实质性病变,反复发作或持续发作HE,少见,见于先天性门脉阻塞或纤维化,或分流手术后,HE的临床分期,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分四期 I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扑翼样震颤,EGG多数正常(对称慢波) II(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对时、地、人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

9、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多有睡眠倒错,精神症状。此期有明显的神经体征。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EGG有特征性改变(对称慢波/三相慢波),III期(昏睡期):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份时间呈昏睡状态,但可唤醒。肌张力增高、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抵抗力。锥体束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EGG异常(三相慢波) IV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深昏迷。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EGG明显异常(极慢波)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期临床表现可有重叠,精神神经综合征:,神经上:,轻微性格、行为改变,精 神 错 乱,嗜睡、昏迷,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扑翼

10、样震颤。,精神上:,急性肝性脑病-急性肝功能衰竭表现慢性肝性脑病-肝硬化或门体分流,原发肝病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氨:慢性HE多,急性多正常 脑电图检查:节律变慢,47次/秒的波或三相波,也有13次/秒的波 诱发电位:有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SEP价值较大 心理智能测验:对于诊断早期HE包括亚临床HE最有用,常用数字连接试验和数字符号试验 影像学检查:急性者可发现脑水肿;慢性者可有脑萎缩 其他:血氨基酸测定、血气分析等。,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诊断依据 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分流 精神错乱、昏睡或昏迷 肝性脑病的诱因 明显的肝功能损害或血

11、氨增高 扑翼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心理智能测验可发现亚临床肝性脑病 鉴别诊断:与精神病和其他可引起昏迷的疾病相鉴别(酒精性脑病、低钠综合症、肝豆状核变性、器质性精神病等),治疗原则,仔细确定和治疗诱发因素 抑制肠内细菌,减少来至肠道有害物质如氮等的产生和吸收 维持各脏器功能 一些影响神经传递的物质可适当选用,但作用有限 治疗方案应根据不同病情制定,治 疗,一、消除诱因 禁用麻醉、镇痛、催眠、镇静类药物,必要时可用东莨菪碱、异丙嗪 及时控制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 避免快速和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二、减少肠内有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饮食:开始数日禁食蛋白质

12、,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加用必需氨基酸。神清后逐步增加蛋白质至2040g/d,以植物蛋白最好 灌肠或导泻:清除肠内积食、积血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33%硫酸镁3060ml导泻乳果糖灌肠:首选 抑制细菌生长:抗生素应用乳果糖口服:3060g/d,分3次,三、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降氨药物:鸟氨酸门冬氨酸:20g/d谷氨酸钾、谷氨酸钠(效果短暂,可造成碱血症,建议淘汰)盐酸精氨酸:1020g(纠正碱中毒时可用) GABA/BZ复合体受体拮抗药:氟马西尼 支链氨基酸 人工肝,四、肝移植 五、其他对症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保护脑细胞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治脑水肿,HE 的治疗流程,预 后,诱因明确且易消除者预后较好 肝功能较好的门体性脑病预后较好 肝功能差者预后较差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所致的HE预后最差,复习思考题,1.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有哪些? 2.肝性脑病各期的临床特点。 3.肝性脑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4.肝性脑病的治疗原则。 5.氨在肝昏迷的发病中对中枢的毒性作用主要有哪些? 6.肝昏迷治疗使用乳果糖的机制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