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司法考试卷试题100条与标准答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4893516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全国司法考试卷试题100条与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6全国司法考试卷试题100条与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6全国司法考试卷试题100条与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6全国司法考试卷试题100条与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6全国司法考试卷试题100条与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全国司法考试卷试题100条与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全国司法考试卷试题100条与标准答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 年全国司法考试卷试题 100 条及标准答案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答案【C】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B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C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2相传,清朝大学士张

2、英的族人与邻人争宅基,两家因之成讼。族人驰书求助,张英却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族人大惭,遂后移宅基三尺。邻人见状亦将宅基后移三尺,两家重归于好。根据上述故事,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答案【C】A在法治国家,道德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部行为,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赖于道德B以德治国应大力弘扬“和为贵、忍为高”的传统美德,不应借诉讼对利益斤斤计较C道德能够令人知廉耻、懂礼让、有底线,良好的道德氛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D通过立法将“礼让为先” 、 “勤俭节约” 、 “见义勇为”等道德义务全部转化为法律义务,有助于发挥道德

3、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3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立法体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答案【A】A改进法律起草机制,重要的法律草案由有关部门组织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起草B完善立法协调沟通机制,对于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C完善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和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D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4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要求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答案【C】A甲省推行“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将风险评估作为省政府决策的法定程序B乙市聘请当地知名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对重大决策进行事前合法性审查C丙区因发

4、改局长立下“军令状”保证某重大项目不出问题,遂直接批准项目上马D丁县教育局网上征求对学区调整、学校撤并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事项的意见5某法院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方式,在增加陪审员数量的基础上建立“陪审员库” ,随机抽选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答案【C】A应避免陪审员选任的过度“精英化”B若少数陪审员成为常驻法院的“专审员” ,将影响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公信力C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让人民群众通过参与司法养成守法习惯D陪审员的大众思维和朴素观念能够弥补法官职业思维的局限性6中国古代有“厌讼”传统,老百姓万不得已才打官司。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司法领域却出

5、现了诉讼案件激增的现象。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答案【D】A相比古代而言,法律在现代社会中对保障人们的权利具有更重要的作用B从理论上讲,当诉讼成本高于诉讼可能带来的收益时,更易形成“厌讼”的传统C案件激增从一个侧面说明人民群众已逐渐树立起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观念D在法治社会,诉讼是解决纠纷的唯一合法途径7法治社会建设要求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杜绝“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下列哪一做法无助于消除此现象?答案【D】A甲市将信访纳入法治轨道,承诺对合理合法的诉求依法及时处理B乙区通过举办“群众吐槽会”建立群众利益沟通机制C丙县通过地方戏等形式普及“即使有理也要守法”观

6、念D丁市律协要求律师不得代理群体性纠纷案件8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115 条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罚款处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收缴的罚款应当全部上缴国库。 ”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答案【B】A表达的是禁止性规则B表达的是强行性规则C表达的是程序性原则D表达了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9全兆公司利用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便利,在搜索引擎讯集公司网站的搜索结果页面上强行增加广告,被讯集公司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全兆公司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构成不正当竞争。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答案【C】A诚实信用原则一般不通过“法律语句”的语

7、句形式表达出来B与法律规则相比,法律原则能最大限度实现法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C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和特殊性D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适用于个案当中10甲和乙系夫妻,因外出打工将女儿小琳交由甲母照顾两年,但从未支付过抚养费。后甲与乙闹离婚且均不愿抚养小琳。甲母将甲和乙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抚养费 2 万元。法院认为,甲母对孙女无法定或约定的抚养义务,判决甲和乙支付甲母抚养费。关于该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答案【B】A判决是规范性法律文件B甲和乙对小琳的抚养义务是相对义务C判决在原被告间不形成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D小琳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11有法

8、谚云:“法律为未来作规定,法官为过去作判决” 。关于该法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答案【D】A法律的内容规定总是超前的,法官的判决根据总是滞后的B法官只考虑已经发生的事实,故判案时一律选择适用旧法C法律绝对禁止溯及既往D即使案件事实发生在过去,但“为未来作规定”的法律仍然可以作为其认定的根据12在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中,刘贵之妾陈二姐因轻信刘贵欲将她休弃的戏言连夜回娘家,路遇年轻后生崔宁并与之结伴同行。当夜盗贼自刘贵家盗走 15 贯钱并杀死刘贵,邻居追赶盗贼遇到陈、崔二人,因见崔宁刚好携带 15 贯钱,遂将二人作为凶手捉拿送官。官府当庭拷讯二人,陈、崔屈打成招,后被处斩。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

9、是正确的?答案【B】A话本小说错斩崔宁可视为一种法的非正式渊源B邻居运用设证推理方法断定崔宁为凶手C “盗贼自刘贵家盗走 15 贯钱并杀死刘贵”所表述的是法律规则中的假定条件D从生活事实向法律事实转化需要一个证成过程,从法治的角度看,官府的行为符合证成标准1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解释中规定:“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只适用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 ”关于该解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答案【C】A效力低于刑法B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就刑法作法律解释C对法律条文进行了限制解释D是学理解释14王某参加战友金某婚礼期间,自愿帮忙接待

10、客人。婚礼后王某返程途中遭遇车祸,住院治疗花去费用 1 万元。王某认为,参加婚礼并帮忙接待客人属帮工行为,遂将金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法院认为,王某行为属由道德规范的情谊行为,不在法律调整范围内。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答案【B】A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可以调整所有社会关系B法官审案应区分法与道德问题,但可进行价值判断C道德规范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作为司法裁判的理由D一般而言,道德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15西周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民事契约关系的发展。 周礼载:“听买卖以质剂” 。汉代学者郑玄解读西周买卖契约形式:“大市谓人民、牛马之属,用长券;小市为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

11、是正确的?答案【A】A长券为“质” ,短券为“剂”B “质”由买卖双方自制, “剂”由官府制作C契约达成后,交“质人”专门管理D买卖契约也可采用“傅别”形式16春秋时期,针对以往传统法律体制的不合理性,出现了诸如晋国赵鞅“铸刑鼎” ,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等变革活动。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答案【C】A晋国赵鞅“铸刑鼎”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B奴隶主贵族对公布法律并不反对,认为利于其统治C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壁垒D孔子作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肯定赵鞅“铸刑鼎”的举措17元代人在唐律疏议序中说:“乘之(指唐律)则过,除之则不及,过与不及,其失均矣。 ”表达了对唐律的敬畏之心。下列

12、关于唐律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答案【D】A促使法律统治“一准乎礼” ,实现了礼律统一B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立法技术高超,结构严谨C是我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D对古代亚洲及欧洲诸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其立法渊源18南宋时,霍某病故,留下遗产值银 9000 两。霍某妻子早亡,夫妻二人无子,只有一女霍甲,已嫁他乡。为了延续霍某姓氏,霍某之叔霍乙立本族霍丙为霍某继子。下列关于霍某遗产分配的哪一说法是正确的?答案【D】A霍甲 9000 两B霍甲 6000 两,霍丙 3000 两C霍甲、霍乙、霍丙各 3000 两D霍甲、霍丙各 3000 两,余 3000 两收归官府191903 年,清廷发布上

13、谕:“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着派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定商律,作为则例。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答案【C】A 钦定大清商律为清朝第一部商律,由商人通例 、 公司律和破产律构成B清廷制定商律,表明随着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其传统工商政策从“重农抑商”转为“重商抑农”C商事立法分为两阶段,先由新设立商部负责,后主要商事法典改由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D 大清律例 、 大清新刑律 、 大清民律草案与大清商律草案同属清末修律成果20关于法国民法典有关规定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答案【B】A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 “满 21 岁为成年,到此年龄后

14、,除结婚章中规定的例外,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民事权利地位平等原则B “所有权是对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和部分有限原则C “契约是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契约自由原则D “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而致行为发生之人对该他人负赔偿的责任” ,“任何人不仅对其行为所致的损害,而且对其过失或懈怠所致的损害负赔偿责任”过失(错)责任原则21综观世界各国成文宪法,结构上一般包括序言、正文和附则三大部分。对此,

15、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答案【D】A世界各国宪法序言的长短大致相当B我国宪法附则的效力具有特定性和临时性两大特点C国家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基本原则一般规定在序言之中D新中国前三部宪法的正文中均将国家机构置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之前22我国立法法明确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关于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答案【D】A该条文中两处“法律”均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B宪法只能通过法律和行政法规等下位法才能发挥它的约束力C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只是针对最高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而言的D维护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需要

16、完善相应的宪法审查或者监督制度23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答案【B】A国家财产主要由国有企业组成B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C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都属于集体所有D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24根据选举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关于选举的主持机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答案【A】A乡镇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大常委会任命B县级人大常委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C省人大在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由省人大常委会主持D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代表候选人的,应当向选民说明情况25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澳门基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