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策划-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892132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策划-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房地产策划-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房地产策划-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房地产策划-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房地产策划-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地产策划-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策划-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 时间:2011-05-26 来源:规划院 一、现状评价一、现状评价 (一)机动车保有量居国内外同类城市中等水平,增速较快。(一)机动车保有量居国内外同类城市中等水平,增速较快。 沈阳小汽车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每天增加 600 至 700 台。目前沈阳市实际运行机动车总数已经达到 110 万辆, 包括沈阳注册机动车 93 万辆, 特种车 2 万辆,常年在沈外地车 2 万辆,每天进出沈阳外地车 13 万辆。 (二)道路设施居国内外同类城市中等偏上水平。(二)道路设施居国内外同类城市中等偏上水平。 沈阳市三环内道路总长度 1786 公里,道路网密度 5.3 公里/

2、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 10.5%,人均道路面积 8.9 平方米,处于国内外同类城市中等偏上水平。 沈阳市三环内现状道路网图 (三)公共交通发展较快(三)公共交通发展较快, ,地铁地铁 1 1 号线开通运营号线开通运营, ,公交分担率逐年提高。公交分担率逐年提高。 沈阳市常规公交运营车辆 5140 台,运营线路 201 条,运营里程 3750 公里,公交分担率 30%。出租车 2 万台。地铁 1、2 号线一期工程总长 50 公里。 沈阳市历年公交分担率示意图 (四)居民出行距离、方式、方向等交通特征变化显著。(四)居民出行距离、方式、方向等交通特征变化显著。 与 10 年前相比,居民出行范围由

3、15 公里扩大到目前的 30 公里;出行总量增加近 4 成;公交、小汽车出行比例显著提高,自行车出行比例明显下降;交通主流向由东西向转化为南北向,50%的出行量集中在一环以内。 沈阳市 1996-2009 年城市空间增长变化图 (五)综合分析拥堵时段、拥堵区域、平均车速三项指标,沈阳市目前交(五)综合分析拥堵时段、拥堵区域、平均车速三项指标,沈阳市目前交通处于中度拥堵状态。通处于中度拥堵状态。 拥堵时段主要发生在早、晚高峰,全天拥堵时长约 2.5 小时,拥堵时间与其他城市比相对较短。拥堵区域集中于一环以内,如铁路沿线交叉口,中小学、各大医院,金廊、太原街、中街、北站等重点区域,拥堵范围与其他城

4、市比相对较小。平均车速为 23.5 公里/小时,与其它城市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沈阳市交通拥堵分布图 二、交通问题分析二、交通问题分析 (一)机动车增速快,虽然保有量相对不高,但出车率较高,无形中增加(一)机动车增速快,虽然保有量相对不高,但出车率较高,无形中增加了道路通行的交通量。了道路通行的交通量。 (二)城市单中心结构明显,居住人口和就业岗位大跨度分离,导致交通(二)城市单中心结构明显,居住人口和就业岗位大跨度分离,导致交通矛盾向中心区集聚,并产生大量潮汐交通。矛盾向中心区集聚,并产生大量潮汐交通。 沈阳市城市用地布局图 (三)快速路规模小,道路网系统性差。(三)快速路规模小,道路网系

5、统性差。 沈阳市快速路现状图 (四)主干道运行效率不高,有(四)主干道运行效率不高,有 2020- -25%25%的潜力可以挖掘。的潜力可以挖掘。 主干道隔离设施不完善,行人随意穿越、机动车随意调头;两侧商业建筑较多,道路开口过多。 (五)支路利用率低,路网均衡性差。(五)支路利用率低,路网均衡性差。 沈阳市市场占路与停车占路图 (六)交叉口与路段(六)交叉口与路段通行能力不匹配,通行能力不匹配,80%80%的拥堵集中在节点。的拥堵集中在节点。 沈阳市需改善节点分布图 (七)公交基础设施缺乏,线路过于集中,形式单一。(七)公交基础设施缺乏,线路过于集中,形式单一。 沈阳市公交线路分布图 (八)

6、慢行交通空间不足,缺少立体过街设施,通行空间不连续。(八)慢行交通空间不足,缺少立体过街设施,通行空间不连续。 沈阳市行人立体过街设施现状图 (九)停车位缺口大,路内停车比例高,收费机制不合理,缺少政策保障。(九)停车位缺口大,路内停车比例高,收费机制不合理,缺少政策保障。 停车位缺口 18 万个,路内停车比例高达 32%(合理值为 5%以内);缺少完善的价格体系、合理的政策保障,部分地区地下车位利用率不高;缺少鼓励短时停车、分时段停车的措施和办法,缺少停车诱导设施。 (十)交通组织和管理措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十)交通组织和管理措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通过优化信号, 完善单行交通组织

7、可以减少延误和不必要的绕行; 道路标志、标线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需要扩大货车限行范围和限行时段;逆行占用对向车道、 违章调头、 新手事故率高、 行人随意穿越马路对交通影响大, 需要 “依法”来规范交通参与者文明出行。 三、规划方案三、规划方案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远期至 2020 年,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近期至 2013 年,以全运会为时间节点。规划研究范围为沈阳市域,重点规划范围为中心城区。 (二)交通需求预测(二)交通需求预测 编制单位分别对沈阳市 2013 年和 2020 年的交通供需状况进行了预测。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沈阳市现状路网允许的机动车保有量为

8、140 万台,2013 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预测将达到 160 万台,若不采取建管并举的办法提高路网容量,届时路网将达到饱和。2020 年规划路网容量基本能够满足机动车增长的要求,但新增路网容量主要在城市外围,中心区增长有限。根据其它城市经验,沈阳必须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引导市民采用低碳、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出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 (三)交通发展目标(三)交通发展目标 以人的出行方便为根本, 以打造 “枢纽城市、 公交都市、 便捷城市” 为目标,构建设施布局合理,客货运输有序,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的“立体化、快速化、系统化”城市交通新格局。 主要指标如下: 枢纽城市:依托陆港、空

9、港,借力海港,打造轨道主导、模式多元、层次清晰的国家级综合型枢纽城市。 公交都市:构建城铁、地铁、常规公交等多级网络组成的一体化公交都市,远期公交比例达 50%, 居民步行 5 分钟内可到达公交站, 8 分钟内可到达地铁站。 便捷城市: 构建高可达性的道路网系统, 开车 15 分钟可以上高快速路系统,打造沈阳经济区 1 小时交通圈和中心城区 30 分钟交通圈。 (四)交通发展策略(四)交通发展策略 1.促进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在新区同步建设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结构,减少潮汐交通产生。 2.在土地使用上,推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3.形成明确的道路功能分级,

10、交通性干道两侧不宜布置大型商业设施。 4.从体制、资金、用地等方面保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得到落实。 5.近远期相结合,既保证规划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五)主要任务(构筑(五)主要任务(构筑 5 5 大交通系统)大交通系统) 1.超前建设航空枢纽、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形成服务沈阳经济区、辐射东北亚的 7 大复合交通走廊,全面构筑高速化和网络化的对外交通系统外交通系统; 2.打造由快速路和主干路为骨架,次干路和支路为基础的层次分明、骨架清晰、密度合理的道路网系统道路网系统; 3.优先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交通枢纽为锚固点的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 4.

11、提高配建指标,规范停车秩序,扩大停车规模,完善收费机制,加快建设供需平衡、布局合理、区域差别化的停车系统停车系统; 5.增加安全设施,优化交通组织,加大执法力度,发展智能交通,逐步形成现代化的交通管理系统交通管理系统。 (六)规划方案(六)规划方案 1.1.对外交通系统规划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在民航方面,建设 T3 航站楼,新增第 2 条跑道,将桃仙机场建成大沈阳经济区共用的国内骨干机场;远期预留 4 条跑道建设条件,建成辐射东北亚的枢纽航空港。预测 2020 年旅客吞吐量达到 2500 万人次。 沈阳桃仙机场规划效果图 在铁路方面,在铁路方面,由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 4 种方

12、式构成铁路系统,以“内客外货”为原则,形成“四客、两编、七货” 铁路枢纽布局。 沈阳铁路网规划图 在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方面在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方面,依托地铁 1 号线、2 号线、4 号线、10 号线,规划7 条城际铁路及市郊铁路连接沈阳经济区各城市, 沈阳范围内总长度 330km。 城际铁路及市郊铁路规划图 在公路方面在公路方面,构建“两环、两弦、七放射”的高速公路网和主要联系省内城市和市域城镇的干线公路网;规划 15 个客运枢纽和 8 个大型物流园区。 沈阳公路网规划图 在出海通道出海通道方面,依托沈阳集装箱中心站和近海新城,打造 2 大区域性物流园区,并重点建设出海铁路和出海公路,打通与营

13、口港、盘锦港联系的海运通道。 沈阳市出海通道规划图 、道路网系统规划、道路网系统规划 造道路网系统的规划建设随区域不同各有侧重。 中心区重点明确道路功能分级,完善快速路系统,贯通主次干路系统,梳理支路系统。市中心以外的地区,大力加强对外连接通道和内部路网建设,强化新城与市中心之间的沟通联系。 在高快速路高快速路方面,大力建设“两横、两纵、四环、十射”的高快速路系统。通过横纵线路重点解决中心区拥堵问题;通过环路作为市中心的保护壳,起到截流过境交通作用;通过射线联系中心区与外围新区。在干道网干道网方面,通过打通断头路、改善瓶颈节点,形成“八横、八纵、三环、三十射”的路网骨架系统,实现干道网的系统化

14、和网络化。在支路网支路网方面,通过对现有支路进行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微循环功能,实现对骨架路网的有效分流。在跨河通道跨河通道方面,在现状及在建 13 座跨河通道的基础上,新增 10 座,规划共 23 座,平均间距 1.8 公里。在慢行交通方面,保证慢行交通慢行交通空间的有效宽度和连续性;快速路沿线、行人过街量较大地区大力建设行人立体过街设施。 沈阳市道路网规划图 3.3.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一是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是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地铁线网由“四横、四纵、两 L、一弦线”11 条线组成,总长 400 公里。 沈阳市轨道交通规划图 二是全面建设地面公交系统。二是

15、全面建设地面公交系统。从资金、用地、路权、信号等方面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公交线路运营组织分“快线、普线、支线”三个级别;加快推进公交站场和公交、出租车港湾站的建设;采用“全时段”和“分时段”两种形式完善公交专用道系统; 加大公交车运力投放力度; 积极开展公交优先信号系统研究工作。 三是打造四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三是打造四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一级枢纽 4 个, 分别为沈阳站、 沈阳北站、沈阳南站、桃仙机场;二级枢纽 5 个,为城际铁路与市内地铁的换乘站;三级枢纽 14 个,为长客站、公交枢纽站和外围 P+R 换乘点;四级枢纽 46 个,为地铁换乘站。 沈阳市交通枢纽规划图 4.4.停车系统规划停

16、车系统规划 实行区域差别化停车政策,以经济杠杆调节停车需求,逐步建立以配建为主(80%)、公共为辅(15%)、路边为补充(5%)的停车供应体系。划分停车政策分区,二环内控制供给,二环到三环间适度供给,三环以外宽松供给。 沈阳市停车发展分区图 具体规划措施为:一是大力建设路外公共停车场。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在重点商业区、居住区、办公区以及外围地铁车站周边设置公共停车场。二是大幅提高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新建建筑物应严格执行配建标准,改、扩建建筑物应在自身配建的基础上,补充部分原建筑物配建不足差额。三是规范停车场建设与管理。加强对既有停车场的管理,加大对新建停车场的验收力度,研究停车资源共用的可行性,出台停车场建设与管理的鼓励政策。 沈阳市公共停车场规划图 5.5.交通管理系统规划交通管理系统规划 广泛应用高科技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建立完整的交通诱导信息系统,实现交通管理科学化、智能化;规范标志标线,优化单行及禁左,有效组织交通流;优化信号配时,努力形成智能信号系统,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加强交通秩序的规范管理,倡导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良好出行习惯。 (七)新区交通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