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专用(人教版安徽专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89100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专用(人教版安徽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11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专用(人教版安徽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11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专用(人教版安徽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2011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专用(人教版安徽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2011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专用(人教版安徽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专用(人教版安徽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质量评估(六)教师专用(人教版安徽专用)(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十五章 (90分钟 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碳”。它外形类似海绵,比重极小,并具有磁性。若将“纳米泡沫碳”分散到某液体中形成分散系,下列对该分散系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一束光线通过该分散系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B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纳米泡沫碳”粒子向电极做定向移动 D纳米泡沫碳分子既能通过滤纸,也能通过半透膜,【解析】选D。由题中信息可知,纳米泡沫碳分散到液体中得到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该分散系具

2、有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由于胶体粒子在10-9 m10-7 m之间,故纳米泡沫碳可以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纳米泡沫碳是一种新型的碳,即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2分类法是有效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性质的一种常用基本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Al2O3两性氧化物 B盐酸混合物 C稀硫酸电解质 D淀粉溶液胶体 【解析】选C。Al2O3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属于两性氧化物;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稀硫酸溶液虽然可以导电,但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电解质必须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淀粉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即本题答案为C。,【解析】选B

3、。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石英是硅酸盐工业的材料、制备光缆的主要原料,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单晶硅。明矾中的Al3+在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而生成Al(OH)3,Al(OH)3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起到净水作用。即本题答案是B。,4.(2010合肥模拟)微观粒子是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对粒子数判断正确的是( ) A.6.2 g氧化钠和7.8 g过氧化钠混合物中所含有的离子数为0.7 NA B.2.8 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2 NA C.5.6 g铁粉与硝酸溶液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H4和CCl4的混合物所含有的分

4、子数目为NA,【解析】选B。6.2 g氧化钠是0.1 mol,含有0.3 mol离 子,7.8 g过氧化钠是0.1 mol,含有0.3 mol离子,一共 含有0.6 mol离子,A错误;根据聚乙烯的分子式可知,含 碳原子为 2n=0.2(mol),即含有碳原子数为 0.2 NA,B正确;当铁过量时,Fe生成的是Fe2+,所以不一 定失去0.3 mol电子,C错误;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 所以D错误。,5青花瓷中所描绘的“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等图案让人赏心悦目,但古瓷中所用颜料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 (BaCu

5、Si2Ox,其中铜为+2价)。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等于6 B性质稳定,不易脱色 C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 D可改写成氧化物形式为BaOCuO2SiO2,【解析】选C。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及各元素的化合价可以确定x=6,硅酸铜钡属于硅酸盐,可以将其改写成BaOCuO2SiO2的形式;硅酸盐性质稳定,通常不溶于酸和碱等溶液,而且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不易褪色等优点。即本题答案是C。,【解析】,【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质的提纯,难度中等。除杂的原则是使杂质尽量除尽,而使原物质不能受到损失。KNO3溶液中含有KOH杂质,可用稀HNO3中和至中性,正确;FeSO4溶液中含有CuSO4杂

6、质,可加入还原剂铁并过滤,正确;H2中混有杂质CO2,可通过NaOH溶液洗气再干燥,正确;NaNO3中含有CaCO3杂质,可通过溶解、过滤除去不溶性的杂质,正确。,8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3Fe+8H+2NO3-= 3Fe2+2NO+4H2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HCO3-+OH-=CO32-+H2O,【解析】选A。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关键要看是否遵循客观事实、是

7、否遵循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而且书写离子方程式还要注意条件限制。A中Fe3+可以将Cu氧化成Cu2+,本身被还原成Fe2+,故A正确;B中生成的HClO可以将CaSO3氧化成CaSO4; C中硝酸过量生成Fe3+,只有Fe过量时才发生上述离子反应;D中还要生成NH3或NH3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然后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一共需要氯气3 mol B.A、B、C三种醇,分别取3 mol、6 mol、2 mol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则A、B、C三种醇分子中的羟基数目之比是213 C.高分子化合物的单

8、体中一定含有 结构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可使蛋白质析出,加水稀释后,又可溶解,【解析】选B。A项,1 mol乙烯需与1 mol Cl2发生加成反应后再与4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共需要Cl2 5 mol;C项,高分子单体中不一定有碳碳双键,含有碳碳三键也可以;蛋白质遇重金属盐会变性,加水也不会溶解。,【解析】选B。在反应中,Z-作还原剂,XO4-作氧化剂,X2+是还原产物,Z2是氧化产物,还原性Z-X2+,氧化性XO4-Z2;在反应中,A2+作还原剂,B2作氧化剂,还原性A2+B-,氧化性B2A3+;在反应中,B-为还原剂,Z2为氧化剂,B2为氧化产物,Z-为还原产物。

9、,11.2009年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下面两幅图是关于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资料。,已知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2H5OH+16H+2Cr2O72-=3CH3COOH+4Cr3+11H2O。结合上述信息判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在发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B为增强检测效果,加入盐酸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 C每1 mol乙醇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 mol D乙醇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解析】选B。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乙醇作还原剂,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根据电子守恒可知每1 mol乙醇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 mol

10、,故A、C正确;重铬酸钾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将盐酸氧化为氯气,酸化重铬酸钾应该用硫酸,B错;乙醇汽油是全世界推广的一种“清洁”能源,D正确。,1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过程都能自发进行 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 2SO3(g) H-Q kJmol-1(Q0),则将2 mol SO2(g)和 1 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 kJ 的 热量 C开发新的催化剂使水在光照条件下分解,以此为突 破,利用氢能发电,该过程的能量转换为:化学能热 能电能 D稀溶液中1 mol NaOH分别和1 mol CH3COOH、1 mol HNO3反应,后

11、者比前者放出的热量多,【解析】选D。一个反应是否自发进行不仅和熵增有关,还与焓变和温度有关;对于可逆反应的反应热含义的正确理解是生成2 mol SO3(g)时放出Q kJ的热量,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B错误;C项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化学能电能。,13.如图,关闭活塞K,向A中充入1 mol X、1 mol Y,向B中充入2 mol X、2 mol Y,此时A、B的容积都是a 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两容器各自发生下述 反应:X(g)Y(g) 2Z(g)W(g) Hv(A) 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80% C平衡时的压强:2p(A)=p(B) D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A2p(A),

12、C选项错误;两者在起始状态下是成比例的关系,即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为等效平衡,则压缩A的体积,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原平衡状态中,A中Y的体积分数小于B,D选项正确。,14.某现代化的自动酸度测定仪有自动校正温度的功能,能把不同温度下测得的pH自动校正为常温下的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该仪器测定碳酸饮料,pH小于7 B无论什么温度,该仪器测定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 C用该仪器测定NH4Cl溶液pH等于6,该溶液在原温度下pH可能大于6 D在80 时,测定某溶液pH=7,若不校正,pH应小于7,【解析】选B。碳酸是弱酸,pH小于7,A选项正确;C

13、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的pH和CH3COOH和CH3COONa的相对大小有关,若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Na的水解程度,则显酸性,反之显碱性,B选项错误;C选项因为原温度和常温的相对高低比不清楚,若在低温下测量NH4Cl溶液的pH=6,则在常温下的pH要小于6,因为升高温度,促进水解;D选项主要考查水的离子积常数Kw的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越大,如常温下pH=7的溶液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测量时pH应小于7,但依然是中性溶液。,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 pH 会增大 B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 Ag

14、Cl(s) Ag+(aq)+ 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 NaCl粉末,平衡会向左移 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 C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 明此条件下Ksp(AgCl) Ksp(AgI) D硬水中含有较多Ca2+、Mg2+、HCO3-、SO42-,加热煮沸 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2+、Mg2+,【解析】选C。A项中温度升高,因Ca(OH)2溶解度降低,碱性减弱,pH降低,A项错误;B项中加入NaCl,平衡左移,但由平衡移动原理知,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增大,B项错误;沉淀总是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C项中现象说明AgI的溶解度小于AgCl,对于阴、阳离子个数相等的难溶物,溶解度越小,Ksp越小,C项正确;D项中加热煮沸,只能降低Ca2+、Mg2+的浓度,而不可能完全除去,错误。,第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5分) 16.(10分)(2010龙岩模拟)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 (1)画出W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 (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 (3)X的硝酸盐水溶液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