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教育安质部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890995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教育安质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职业健康教育安质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职业健康教育安质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职业健康教育安质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职业健康教育安质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教育安质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教育安质部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彭水安质部 谢昌龙,讲课内容,什么是职业病? 诊断职业病的依据是什么? 如何预防职业病? 我公司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劳动者怀疑自己有职业病应怎么办? 职业病的诊断程序如何? 劳动者如何获取自己的正当利益?,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的职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颁布是我国职业

2、病防治方面的第一部基本法律是一部既保护劳动者的法律,又是一部保护用人单位的法律有一系列法规、技术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相支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什么?,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将职业病危害告知劳动者,是劳动者享有的重要的权利。告知的内容包括: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享有的待遇。用人单位应当将这些内容在劳动合同中写明。职业病危害告知有:合同告知、公告告知、培训告知等形式。,我单位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危害存在的主要原因是(1)磷炉密闭措施尚存在一定缺陷,需进一步改进;(2)局部缺乏通风防护设施;(3)作业管理和操作欠规范。(4)磷

3、炉生产设施老化,现有状态对作业工人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我单位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原料的加工、运输、烘干、使用、过程中均可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而在电焊作业过程中也会产生电焊烟尘人们吸入这种烟尘以后能引起头晕、头疼、咳嗽、胸闷气短等,长期吸入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电焊工尘肺,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热等并发症。 2、一氧化碳的危害:在利用尾气对原料的烘干、及吊料过程中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狭窄、通风不畅,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3、二氧化硫危害:在燃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对人体呼吸道刺激可出现剧咳、痰多、呼吸困难等症状,

4、慢性影响可引起嗅觉、味觉减退、慢性咽炎、鼻炎、气管炎等症状。 4、紫外线的危害:电焊、磷炉出炉等操作过程中均会接触紫外线,长期接触可发生湿疹、毛蘘炎、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甚至产生皮肤癌。 5、氟化物的危害:在磷矿石的冶炼过程中会产生游离态的氟元素,氟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骨骼,一般接触史在10以上严重者会产生腰、背、四肢关节疼痛不能下蹲、弯腰、后仰、左右转动等,如长期接触会产生头昏、乏力、耳鸣、腹胀、食欲差等症状。,我单位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6、磷化氢的危害:黄磷在强碱环境中会产生磷化氢气体,该气体会随人体呼吸道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破坏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一般中毒均为急性中毒,其表现为头痛

5、、头昏、胸闷、呕心、咳嗽、鼻干、腹痛、食欲减退、心悸等症状。 7、铯137的危害:核子配料地坑拥有该元素,该物质会产生射线对生物产生照射,将会产生急、慢性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白内障及白血病等。 8、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及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9、高温作业危害;黄磷生产中的炉前、压力岗位相应接触高温时间较长,而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引起中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

6、外事故。,我单位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10 黄磷的危害:急性吸入磷蒸汽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可在数日内因肝、肾衰歇而死亡。慢性中毒:可出现牙周萎缩、牙周袋加深、牙松动等,可致下颌骨骨髓炎,重者,下颌骨出现颌骨坏死或有痿管形成。 11、红外线对健康危害: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皮肤和眼睛,对人体可造成高温伤害。较强的红外线可造成皮肤伤害,人眼如果长期暴露于红外线可能引起白内障。12、局部振动对健康危害: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可引起以手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关节肌肉的损伤。其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预防职业病,发生职业病,一方面与生产环境中

7、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工人的健康状况有关。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又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与生产工艺流程、管道的密闭程度、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无治理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有关。因此,预防职业病不是单纯依靠医务人员所能解决的。而需要企业的领导、工人、工程技术人员、技安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只要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完全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一),1 大搞技术革新、改革生产工艺。如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的物质;以低噪声设备代替高噪声设备等。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减少工人与职业病危害因

8、素接触的机会,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二),2 采取通风除尘、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三),3 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四),4 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保这些项目完成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可以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从源头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五),5 制订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绝对禁止的不安全操作行为有哪些?,(1)机械设备操作、物品取放方法不正确,物体支撑不牢靠。 (2)靠

9、近或进入危险场所,如正在运转的机器或起吊的货物等。 (3)对正在运转、通电或加热中的机械装置进行清扫、加油或检修。 (4)突然启动机器,未给信号或未确认安全便移动车辆、物体或者进行下一步操作。 (5)机械装置选择不当,使用不当或者有缺陷。 (6)离开正在运转的机器,把机器或材料置于不安全的状态下或场所中。 (7)拆除安全装置,或使安全装置失效的行为。 (8)从车辆或机器上跳上、跳下,或者用手代替规定的工具作业。 (9)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或选用不当,或佩戴不安全。 (10)随意触摸未知化学品。 (11)贸然进入密闭空间。 (12)发生事故冒然相救。 (12)进入作业结束后,许可文件或记录至少存

10、档一年。,如何培养良好的安全操作行为?,操作前应进行常规检查,必须始终保持机械设备在正常状态下运行。机械设备的任何磨损、松动、变形、开裂、泄漏(漏油等)声音不正常等都可能引起机械故障,进而导致伤亡事故。保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是,劳动者在每天工作前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前的常规检查。发现不正常情况,劳动者应及时通知管理人员,经维修并确认安全之后方可工作。 牢固掌握信号联络。两人以上协作工作时,有时要规定联络信号,根据信号操作。具有联络信号的岗位,劳动者应当牢记所规定的信号,在确认、弄清信号意思之后再开始工作。 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因怕麻烦而简化、省去规定的操作程序,往往会引发许多意外事故。因此,劳

11、动者应当严格遵守操作程序。 非常规操作时应及时报告。当生产线中发生产品变形,或者遇到小故障时,需要进行一些操作程序中没有规定的操作(即非常规操作)时,如调试机器、检修、注油等,应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当劳动者被授权由自己来进行非常规操作时,应确保安全后才能进行。,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六),6 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如何配置个人防护用品,(1)头部防护:佩带安全帽,适用于环境存在物体附落的危险;环境存在物体击打的危险。 (2)附落防护:系好安全带,适用于需要登高时(米以上);有跌落的危险时。 (3)眼睛防护:佩戴防护眼镜、眼罩或面罩,适用于存在粉尘、气体、蒸气

12、、雾、烟或飞屑刺激眼睛或面部时,佩戴安全眼镜、防化学物眼罩或面罩(需整体考虑眼睛和面部同时防护的需求);焊接作业时,佩载戴焊接防护镜和面罩。 (4)手部防护:佩戴防切割、防腐蚀、防渗透、隔热、绝缘、保温、防滑等手套,可能接触尖镜物体或粗糙表面时,防切割;可能接触化学品时,选用防化学腐蚀、防化学渗透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高温或低温表面时,做好隔热防护;可能接触带电体时,选用绝缘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油滑或湿滑表面时,选用防滑的防护用品,如防滑鞋等。 (5)足部防护:佩戴防砸,防腐蚀、防渗透、防滑、防火花的保护鞋,适用于可能发生物体砸落的地方,要穿防砸保护的鞋;可能接触化学液体的作业环境要防化学液体;注

13、意在特定的环境穿防滑或绝缘或防火花的鞋。 (6)防护服:保温、防水、防化学腐蚀、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适用于高温或低温作业要能保温;潮湿或浸水环境要能防水;可能接触化学液体要具有化学防护使用;在特殊环境注意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 (7)听力防护:根据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选用护耳器;提供适且的通讯设备。 (8)呼吸防护:根据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选用。要考虑是否缺氧、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是否存在空气污染、种类、特点及其浓度等因素之后,选择适用的呼吸防护用品。,如何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种繁多,涉及面广,正确配置是保证生产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用

14、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配备适宜的防护用品,劳动者有必要了解配置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护要求。我国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规定见表 如何使用个人防护用品.doc,防尘面罩的正确使用方法?,必须按规定使用防尘面罩。佩戴严实,吸气时,粉尘不得从脸和防尘面罩的缝隙间进入。不得在氧气稀薄处或有毒气体中使用。保管于通风处,防止挤压变形,勤换滤膜。,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七),7 合理安排休息制度,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八),8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及早进行处理;

15、,可以在一般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吗?,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必须由依法设立并已取得省级以上的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医疗单位没有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认证而进行的健康检查没有法律效力。,如何组织接害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体检前对工人进行体检意义的教育,要求工人如实填写职业史和如实诉说感觉。工厂体检组织人员核实工人职业史和体检表基本情况。 (1)上岗前体检:根据接触危害物的种类安排体检内容,未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工人不得上岗工作。 (2)在岗期间的定期体检:根据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每年体检1-2次。 (3)离岗前体检:劳动者离开有害作业岗位前进行的体检。 (4)事

16、故性体检: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进行的体检。 (5)职业病病人的体检:针对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人进行的体检。,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九),9 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卫生标准,定期对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何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向检测机构提出检测委托,给检测机构提供生产工艺和原材料,向公司提出检测经费申请,陪同检测机构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在正常生产状况情况下安排检测。,劳动者怀疑自己有职业病应怎么办?,当劳动者怀疑患有职业病时,最好尽快到已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格的医疗机构就诊,初步断定所患疾病是否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并带齐以下资料:经用人单位确认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原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当地健康检查资料等。,劳动者怀疑自己有职业病应怎么办?,劳动者如果怀疑自己所得的疾病为职业病,应当及时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申请职业病诊断须知.doc诊断为职业病的,应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伤残等级,并与所在单位联系,依法享有职业病治疗、康复以及赔偿等待遇。用人单位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