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与经济发展12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890919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与经济发展1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资本与经济发展1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资本与经济发展1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本与经济发展1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资本与经济发展1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与经济发展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与经济发展1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素篇 第三章 物质资本与经济发展 第四章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第五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第六章 环境与经济发展 第七章 制度与经济发展,第三章 物质资本与经济发展,一、资本与资本形成 二、资本形成理论 三、对资本形成问题的正确认识 四、如何构建经济学理论,一、资本与资本形成,(一)资本与物质资本 (二)资本形成的来源 (三)资本形成的方式,(一)资本与物质资本,1、资本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或提高 生 产效率的物质及其载体。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2、物质资本在一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产 品的物品,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 和交通运输设施等。 (1)代表现有生产能力和未来的生产潜力。 (2

2、)耐用性 (3)稀缺性由投资形成 (4)由投资形成,(二)资本形成的来源,国内储蓄 个人储蓄 总储蓄(货币) 企业储蓄 政府储蓄 外国储蓄 外国官方储蓄 外国私人储蓄 农业剩余 实物形态 对外贸易,S=YC,(三)资本形成的方式,金融机构融资 运用行政手段动员农业剩余 运用市场手段动员农业剩余,(三)资本形成的方式,资本形成资本来源于储蓄,即一国 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 后的余额。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 又 形成 一定形式的资本,产生一定 生产能力的过程。 资本形成的方式储蓄转化为投资的 机制或渠道。,1、金融机构融资 金融机构 厂商 储蓄汇集投资(形成物质资本,产生生产能力) (1)储

3、蓄。 (2)储蓄集中。 (3)投资本身。,2、运用行政手段动员农业剩余 (前苏联、1978前的中国),(1)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提供原始资本积累,(2)在农产品流通体制上实行“统购统销”,排 斥商品生产和价值,(3)国家在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上实行集体化,(4)在工业化战略上优先发展重工业,价格剪刀差:采用农产品国家定价形式,从农民手中低价统购,又对城市居民和工业企业 低价统销,用以维持大工业的低工资和低原料成本, 提供不断产生超额利润的条件,最后又通过大工业的利润上缴,集中起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资金。,3、运用市场手段动员农业剩余(韩国、 1978年后的中国),(1)通过土地所有制

4、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 革,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业 剩余 (2)农业生产组织制度上- (3)在农产品流通体制上- (4) 工业化战略上优先发展-,4、结果的比较,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 了工业化,工业化又 反过来推动了农业的 技术进步和机械化,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工农业发展达到了良性循环。,二、资本形成理论,(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1、假定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2)只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 两者比率固定; (3)规模收益不变; (4)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产出比不变 (5)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折旧,所有的 投资都形成新增资本即I=K,2、g=s/v (1)经济增长唯一地决定于储蓄率

5、也即资 本积累率。 (2)突出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 决定作用。,(二)“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1943)-Rosenstein-rodan “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 Eastern Europe” 1、理论依据 (1)基础设施供给方面的不可分 (2)需求方面的不可分性 (3)储蓄的不可分,2、政策主张 (1)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2)“大推进(big push)”即同时对消费 品工业、资本品工业和基础设施部 门进行大规模按比例投资。 克服供给方面的不可分性 增强产品销售市场的互补性 (3)政府干预

6、,筹集资金,(三)“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1953年) “Problems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从供给方面 从需求方面,生产率低,投资少,低收入水平,低投资水平,低资本形成,1、含义,(1) 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论证了贫困的原因 (2)人均收入低下的根源又在于资本匮乏 2、政策建议-平衡增长战略 (1)全面投资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和农业);,(2)按不同比率投资,应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来确定不同的投资率,(3)强调政府干预来筹集有限资本,

7、(四)经济增长阶段论,1、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牛顿科学产生以前的 社会。 以农业为主(主导部门) 没有持续的经济增长 人均收入低,仅够维持生存,1、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牛顿科学产生以前的 社会。 以农业为主(主导部门) 没有持续的经济增长 人均收入低,仅够维持生存 政权掌握在地主和贵族手中,(2)“起飞”准备阶段食品、烟草等工业 (3)起飞阶段(take-off)纺织工业 (4)成熟阶段重化工业 (5)大众高消费阶段汽车工业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服务业 2、起飞阶段 (1)起飞指在工业化初期较短时期内实 现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上的剧烈转变,突破经济的传统停滞状态。 (2) 必备条件

8、,投资率达到10%以上 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一批企业家群体,打破资源瓶颈对经济增长的束缚 克服了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的限制 改造了人们的传统思想,一个统一、稳定的国家,经济条件,科学思想条件,社会条件,政治条件,三、对资本形成问题的正确认识,1、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过分强调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哈罗德多马模型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大推进”理论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2、物质资本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 件,非充分条件。不仅要提高投资率,更要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四、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的、动态的和非均衡方法 (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 2、模型分析法 3、比较分析法 4、结构分析方法 5、借鉴经济学大师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