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产生方式及内在矛盾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890837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主义的产生方式及内在矛盾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资本主义的产生方式及内在矛盾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资本主义的产生方式及内在矛盾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本主义的产生方式及内在矛盾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资本主义的产生方式及内在矛盾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主义的产生方式及内在矛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主义的产生方式及内在矛盾(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2,1.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基础,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使用雇工劳动的经营管理者,雇佣工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3,2.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起了重要作用,商业资本不仅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加速了小生产者的分化,而且通过直接剥削和控制家庭手工业者,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形成的另一条重要途径。,4,3.富农经济是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5,(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 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6,(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2.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和方式 (1)本质:以暴力强迫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7,2.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和方式 (2)方式: 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圈地运动)。 新兴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在海外劫掠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贩卖鸦片等,加速货币财富的积累。 利用国家政权,通过发行公债、增加捐税和保护关税等制度,聚敛大量财富。,8,(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9,英王查理一世被处决,攻占巴士底狱,10,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11,资本与货币的区别,流通公式: 商品流通形式:WGW 资本流通形式:GWG (G = G + G

3、) G表示原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区别: 流通形式形式不同 流通目的不同 流通的限度不同,12,资本总公式的内在矛盾,GWG代表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反映了资本在运动中增殖的本质,是资本的总公式。 资本流通的原则:等价交换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既要等价交换又要增值),13,剩余价值能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只改变了财富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而不会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14,价值增值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会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G上 会不会发生在WG阶段上,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W上,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15,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也不能

4、离开流通领域,16,(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资本家幼虫变为蝴蝶”的前提,货币转化为资本,17,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 劳动者具有人生自由 劳动者必须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18,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劳动力的价值还受到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19,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特殊性,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0,劳动力的价格工资,注意:工资也受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工资波动的中轴线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21,工 作 日(12小时),0,6,

5、1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22,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3,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从追求绝对剩余价值转向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绝对价值的限度: 劳动日的最低限度:必要劳动时间限制 劳动日的最高限度:劳动力的生理限度 社会道

6、德限度 相对剩余价值: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社会效果:促进了社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24,资本流动与工资水平之间是什么关系?,25,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叫做不变资本(C)。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使预付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变化,叫做可变资本(V)。,26,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也就是剥削率。m=m/v,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C+V)的比率叫做利润p=m/(c+v) mp掩盖了剥削程度,27,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

7、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28,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的特征,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 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29,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3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矛盾,31,资本积累和资本构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到规模上重复进行。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32,资本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8、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C:V,33,资本积累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单个劳动力能够控制的生产设备增加,生产力提高。,34,资本积累的社会后果,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生产的社会化: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生产过程社会化、劳动分工社会化 资本集中,3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 (1)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3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部类之间的失调,社会总产品: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总和,根据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第一部类:生产生产资料部门 第二部类:生产消费资料部门 生产的相对过剩: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3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过程,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38,讨论:企业家和工人究竟是谁养活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