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药理学第二十七章_抗菌药概论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90822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医药理学第二十七章_抗菌药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西医药理学第二十七章_抗菌药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西医药理学第二十七章_抗菌药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西医药理学第二十七章_抗菌药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西医药理学第二十七章_抗菌药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医药理学第二十七章_抗菌药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药理学第二十七章_抗菌药概论(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七章 抗菌药概论,2018/9/21,西医药理,2,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广义的细菌还包括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 抗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病毒等 )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化学治疗药物:用于治疗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简称化疗药。化学治疗:是指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概述,2018/9/21,西医药理,3,化疗药,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抗恶性肿瘤药,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生

2、素,人工合成抗菌药,消毒防腐药,2018/9/21,西医药理,4,2018/9/21,西医药理,5,1. 抗菌药: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2.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3.抗菌谱:指抗菌药的抗菌范围.,广谱类: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等。 窄谱类:对一种或有限的几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杀灭作用的;如青霉素G、异烟肼等。,天然抗生素:由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如青霉素G。 半合成抗生素: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后获得的,如头孢菌素。,第一节 常用术语,2018/9/21,西医药理,6,4、抗菌活性:是

3、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评价指标: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BC):能够杀灭培养基中细菌的最低浓度。 5.抑菌药: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杀菌药:既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又能杀灭 细菌的药物。,2018/9/21,西医药理,7,6. 化疗指数( CI):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即: CI = LD50 / ED50。意义:是评价化疗药安全性的指标,化疗指数 越大,表明疗效越高,毒性越低,用药越安全;但化疗指数越大并非绝对安全。,2018/9/21,西医药理,8,7.抗生

4、素后效应( PAE):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 8.首次接触效应:抗菌药物初次接触细菌时产生强大的效应。,2018/9/21,西医药理,9,第二节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细菌结构,2018/9/21,西医药理,10,2018/9/21,西医药理,11,1. 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胞浆内 胞浆膜 细胞膜外,N-乙酰胞壁酸前体,N-乙酰胞壁酸,消旋酶 合成酶,N-乙酰胞壁酸五肽,N-乙酰葡萄糖胺 甘氨酸,二糖复合物 直链十肽,转肽酶,粘肽,磷霉素,环丝氨酸,万古霉素,杆菌肽,-内酰胺类,2018/9/21,西医药理,12,2. 增加胞质膜的通透

5、性多肽类 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如多粘菌素多烯类 增加真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如制霉菌素3. 抑制核酸的合成 抑制叶酸的合成谷氨酸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对氨基苯甲酸( PABA ),磺胺,(-),甲氧苄啶,(-),2018/9/21,西医药理,13, 抑制DNA、RNA的合成如: 喹诺酮类 (-)DNA回旋酶RFP (-)依赖DNA的RNA多聚酶 4. 抑制蛋白的合成氨基苷类 蛋白质合成全过程抑制药四环素类 30S 亚基抑制药氯霉素林可霉素类 50S 亚基抑制药大环内酯类,2018/9/21,西医药理,14,第三节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一)耐药性(d

6、rug resistance)的概念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耐药性的分类: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获得耐药性:大多由质粒介导,但亦可由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如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注意:与耐受性相区别,2018/9/21,西医药理,15,(二)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1、产生灭活酶 水解酶:如 -内酰胺酶青霉素型:水解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型:水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 合成酶(钝化酶):如乙酰化酶、磷酸化酶、核苷化酶等将相应的化学基团结合到药物分子上使药物失活。,2018/9/21,西医药理,16,

7、2、改变靶位结构(1)改变靶蛋白结构 如:RFP耐药菌RNA多聚酶的-亚基结构改变造成的耐药。(2)增加靶蛋白数量 如:金葡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 (3)生成耐药靶蛋白 如: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与-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导致耐药,2018/9/21,西医药理,17,3、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 如:细菌对-内酰胺类、四环素的耐药 4、改变代谢途径如:耐磺胺药的细菌自身产生PABA或直接利用叶酸转化为二氢叶酸 5、主动流出作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泵出菌体外,外排蛋白系统,(细菌细胞膜上),2018/9/21,西医药理,18,抗生素是临床使用率最高的药物。如果医生某日

8、未开抗生素的处方、药师未发放抗生素,那麽就意味着当日他们没有上班。,2,2018/9/21,西医药理,19,抗肿瘤药的出现会使人的寿命延长3年,抗菌药的出现使人的寿命延长10年。,3,2018/9/21,西医药理,20,上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2003年上半年),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共248例,占不良反应总数的41%,其中六成以上为10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中老年人。,12,2018/9/21,西医药理,21,医学界流行一句话说,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但买抗生素却很难。而中国正好相反。在发达国家,抗生素占总药品消费的30%,而我国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

9、8.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提高到关系民族和子孙后代健康的高度.,13,2018/9/21,西医药理,22,WHO曾发出警告:滥用抗菌药将使人类回到无抗菌药的时代,14,2018/9/21,西医药理,2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从2004年7月1日起,各种处方类抗菌药物必须持执业医师处方才能购买。包括五类417个品种:抗生素(225)、磺胺类(51)、喹诺酮类(72)、抗结核(24)、抗真菌药物(45)这是我国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遏制抗菌药物滥用的一个重要举措。,16,2018/9/21,西医药理,24,人类与耐药菌赛跑,从细菌的耐药发展史可以看出,在某种新的抗菌药出现以后,就有一批耐药菌株

10、出现。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菌药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菌药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于是,人类与耐药菌开始了一场赛跑。这场赛跑的胜者是谁,人类尚无法预料,38,2018/9/21,西医药理,25,第四节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用药原则:1、明确诊断:临床诊断、病原诊断2、合理选药: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3、调整剂量和疗程:根据肝肾功能、生理状态4、防止滥用:(1)杜绝不必要用药:如病毒感染(2)避免局部用药(3)控制预防用药(4)合理联合用药,2018/9/21,西医药理,26,预防用药的指征,1、预防风湿热复发:如苄星青霉素清

11、除咽喉部及其他部位的溶血性链球菌2、传染性疾病流行期:如SD预防流脑3、预防新生儿眼炎:如红霉素、四环素预防新生儿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眼炎4、预防外科术后感染:如新霉素用于肠道术前给药5、其他:如青霉素预防战伤气性坏疽,2018/9/21,西医药理,27,联合用药目的,1. 增强疗效2. 减少不良反应3. 延缓或减少耐药性产生4. 扩大抗菌谱,2018/9/21,西医药理,28,1.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如急性重症感染2. 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 如细菌性心内膜炎3. 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混合感染 如腹腔脏器穿孔4. 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 如抗结核药5.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抗菌药减少剂量 如

12、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可使前者的毒性减少。6. 药物不易渗入的部位感染 如青霉素 + SD预防流脑,联合用药指征,2018/9/21,西医药理,29,1. 协同作用(增强):1 + 2 32. 相加作用: 1 + 2 = 33. 无关作用: 1 + 2 = 24. 拮抗作用: 1 + 2 2,联合用药结果,2018/9/21,西医药理,30,药物分类: 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 快效抑菌药: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慢效抑菌药: 磺胺类 + : 协同 + : 相加或协同 + : 拮抗 + :无关或相加 + :无关或相加 + :相加,如何正确地联合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