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风电场现场救护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90795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5.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ppt风电场现场救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医学ppt风电场现场救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医学ppt风电场现场救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医学ppt风电场现场救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医学ppt风电场现场救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ppt风电场现场救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ppt风电场现场救护(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场救护,救护新概念First Aid Fast,救护新概念是指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新的模式结构下,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针对生产、生活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其掌握先进的 基本救护理念与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以便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说起急救,传统观念使人们首先会想到医院急诊科,即围墙中的医院。但现实中急救更多的是在医院外实施的,因为大量的危重病人是在医院外发病,如在家庭、公共场所;而突发事件如车祸、意外事故、火灾、地震等的紧急救援也更多发生在医院外,那么,将急救限制在医院内显然是不符合现实要求的。因此,现代急

2、救医学的理念更突出于在院外、在社区进行抢救。要求急救要走出医院围墙,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及时到达现场,及时进行救治。所谓社会力量是指社区的医务人员及现场第一目击者。,现代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病人实施及时,先进行有效的初步救护,是立足现场抢救。 第一目击者:(第一反应人)是指在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第一目击者是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亲属、同事、EMS救援人员、警察、消防人员、保安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平时参加救护培训并获取培训相关证件,在事发现场利用所学救护知识、技能救助病人。,救援医疗服务系统(EMS);是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外救护的机构,即1

3、20急救中心。北京红十字会是999。,意外发生的特点:,1、现场很多人没有救护经验; 2、目前没有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 3、地点、位置、具体情况是未知的; 4、现场可能出现大量伤员; 5、现场伤情复杂; 6、事发现场“缺医少药”。,我们所拥有的只有两只手,事发现场“救世主”首先是我们自己接受过CPR等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第一目击者”。据统计,欧美国家因在现场应用了CPR技术,每天约有100多人幸免于死。,第一目击者要做什么? 怎样做?,1、现场评估:迅速、 控制情绪、 尽快了解情况,2、保障安全:首先要保证本人安全在不能消除存在的危险的情况下,与伤病员保持距离,以免使自己及伤员陷入险境。1现

4、场;2传染。 3、个人防护设备:呼吸面膜、手套、口罩等,注意:不要随意移动病人,以免造成伤害,成人清醒状态下的心脏骤停、气道阻塞: 第一目击者尽量清理气道;现场CPR及其他急救措施; 未培训者呼救EMS,并接受EMS人员指导。救护体位: 1)心肺复苏体位; 2)复员卧式体位; 3)救护人体位; 4)其他体位.,判断危重病情:意识、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瞳孔反应、全身检查,现场救护“生命链” “生命链”是近十年来才在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急救名词,但很快被社会、专家和公众接受。美国心脏病学会以心脏病猝死病人获得救治的一系列有规律的步骤于1992年10月在美国医学杂志上正式用“生命链”这个词用以描述

5、。,“生命链”是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即: 早期通路:呼叫急救系统 早期心肺复苏,病人心跳骤停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效果最好 早期心脏除颤,美国每个消防单位装备“自动体外除颤器”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只有做到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才能使“生命链”发挥重要作用。,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法:是挽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方法,在危及生命的瞬间心跳和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既是专业的急救医学,也是现代救护的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急救技能。它是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心跳呼吸骤停常见的原因,急性心肌梗塞、猝死、触电、游泳、中毒、严重创伤、窒息等。 心跳呼吸骤停的表现: 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

6、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皮肤颜色苍白或专紫紺。,现场心肺复苏的必要性,人体内没有氧气储备,当心跳呼吸突然停止,全身重要脏器发生缺血缺氧。大脑的重量占全身重量的23,但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 ,儿童占。血流量占心输出量,所以大脑对缺氧的耐受力最差。大脑缺氧3秒钟,病人感头晕;1020秒钟,人就会意识丧失、晕厥、抽搐;30秒钟呼吸停止;60秒钟瞳孔散大。五分钟,脑内能量枯竭。46分钟,脑神经发生不可恢复的病理改变。因此,分钟以内是“救命的黄金时间”,医学研究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 46分钟进行复苏 6分钟以上 10分钟以上 从抢救成功率上可以看出早期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成功率可达50 成功率可达1

7、0 成功率仅为4 不可逆 因此,呼吸心跳骤停4分钟内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一、呼吸复苏 1、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首选)仰头抬颈法(怀疑颈椎 损伤的禁用)双下颌上抬法(有颈椎损伤者适用) 头后仰的程度:成人900、儿童600、婴儿300,2、判断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510秒钟) 3、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口对鼻吹气、口对口鼻吹气(用于婴儿)口对口吹气:先连续吹两次气,确认气道通畅后,再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成人每4-5秒吹一次气;每分钟吹12次,儿童每分钟吹16次,婴儿每分钟吹20次。成人吹气约500ml左右,每次吹气时间超过秒,儿童和婴儿见胸廓有起伏即可。,4、注意事项:人工呼吸一定

8、要在气道开放的情况下进行。吹气不能太急太多,胸廓略有起伏即可。,二、循环复苏(心跳停止复苏) 部位:胸骨下1/2 挤压深度:4-5厘米 挤压速度:80-100次/分 挤压与吹气之比:30:2 挤压手法:双手掌根重叠法垂直下压,婴儿:部位胸骨下1/2位置即两乳头连线正中下一横指挤压深度1.5-2.5厘米挤压速度: 110-120次/分挤压与吹气比: 15:2挤压手法: 中指、无名指同时用 力垂直下压,儿童:1-8岁。部位:胸骨下1/2挤压深度: 2.5-4厘米挤压速度: 100次/分挤压与吹气之比: 30:2挤压手法: 单手掌根法,注意事项: 1、确定病人无意识、无咳嗽、无运动、无脉搏,即刻做胸

9、外心脏挤压。 2、力量要均匀不要过猛,挤压和放松时间相等。胸壁要充分弹性复位 3、位置要正确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现场实施CPR应每分钟或个周期更换按压者,更换时,间隔时间不能超过秒钟,三、心肺复苏的顺序A、打开气道 B、口对口人工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操作步骤: 1、判断意识 2、呼救 3、复苏体位 4、打开气道 5、判断呼吸(一听 二看 三感觉) 6、人工呼吸 7、判断循环 8、胸外心脏挤压(定位方法),成人、儿童、婴儿实施CPR比较表,四、心肺复苏有效表现: 如救护人实施CPR救护方法正确,又有以下征兆时,表明CPR有效 1、面色、口唇由苍白、紫绀变红润 2、恢复可以探知

10、的动脉搏动、自主呼吸 3、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存在 4、病人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五、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 1、患者自主呼吸及脉搏恢复 2、有他人或专业急救人员到场接替 3、有医生到达现场确定病人死亡 4、救护人精疲力尽,气道梗塞 急救法,气道梗塞急救法,兴起于20世纪 70年代中期,称之为海姆立克急救法。 简称海氏急救法。主要适用于气道异 物导致呼吸道梗塞引起的呼吸困难及 呼吸骤停。气道异物梗塞发生在任何 年龄组,以儿童老年人多见。,婴幼儿以会走路到3岁最多见。异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道阻塞。小儿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口含物说话、哭、笑、打闹容易将异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道阻塞。老年人成人常因

11、进食时说话尤其吃大块硬质食物,速度太快,咀嚼不全,吞咽过猛,导致食物卡在喉部,造成呼吸道阻塞窒息。,气道梗塞的表现: 特殊表现:由于异物吸入气管时,病人感到极度不适,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苦不堪言。,病人可以有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张口吸气、面色青紫、发绀,完全阻塞病人,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失去知觉,窒息,很快陷入呼吸停止。 海氏手法: 原理:海氏手法是对病人冲击腹部及隔肌下 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使肺部残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住气管、咽部异物驱除。,成人救治法 (1)自救腹部冲击法适合不完全气道堵塞病人,

12、意识清醒,而且有一定救护知识、技能,并在当时又无他人在场相助,打电话又困难,不能说话报告情况下,所采用的自救方法。 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置于腹部脐上两横指剑突下 另一手紧握住此拳,双手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击6-10次,每次冲击动作要明显分开 重复若干次直到异物脱出,(2)互救腹部冲击法适合于气道阻塞不完全或完全病人。病人意识清醒可用立位腹部冲击法,遇到意识不清者,不能站立配合,采用仰卧式腹部冲击法救治。同时,呼叫EMS系统。,立位腹部冲击法: 救治人员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绕病人腰部,令病人弯腰,头部前倾 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处剑突下方 另一手握此拳,以快速向内、向上

13、冲击6-10次。反复操作若干次 病人头低张口以便异物吐出。,仰卧位腹部冲击法:用于意识不清醒的病人 将病人置于仰卧位,救护人骑跨在病人两大腿外侧 用一只手掌根平放在腹部正中线,脐上方两横指处,不要触及剑突,另一只手放在第一只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 两手合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病人的腹部,连续6-10次,重复若干次。 检查口腔如异物己被冲出,迅速用手指取出异物。 检查呼吸心跳,如无立即CPR。,(3)互救胸部冲击法:适用于不宜腹部冲击法的病人,如妊娠后期或肥胖者。 立位胸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清醒的病人 救护人站在病人背后,两臂从病人腋窝下环绕胸部 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置于病人胸骨中部,避开肋缘

14、和剑突。 另一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冲击6-10次 反复若干次,检查异物的排出。,仰卧位胸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不清的病人 病人置仰卧位救护人骑跨在病人两大腿外侧 胸部冲击手的定位与胸外心脏挤压部位相同 两手掌根重叠,快速冲击6-10次 重复若干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 检查呼吸、心跳、如无立即CPR,2、婴儿救治法:背部叩击、胸部冲击相结合背部叩击法: 将婴儿的身体骑跨在救护人一侧前臂上,同时手掌将颈部固定,头部低于躯干 另一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并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 两手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至俯卧位 用手掌根叩击婴儿背部肩胛区4-6次,胸部冲击法: 紧接两手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为仰卧位 在两乳

15、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处用食、中指快速冲击4-6次,至异物排除 若异物未咯出,重复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动作多次儿童操作方法同成人,3、注意事项: (一)尽早识别气道异物梗塞的表现,作 出判断。 (二)实施腹部冲击,定位要准;不要把手放在胸骨的剑突下或肋缘下。 (三)腹部冲击要注意胃反流导致误吸。 (四)预防气道异物的发生,如食物切成小条,缓慢完全咀嚼,儿童有食物在口中时,不要跑步或玩耍等,创伤救护,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创伤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致残,甚至死亡。致伤的因素:机械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创伤的特点:以严重创伤、

16、多发伤和同时多人受伤为特点。,创伤现场救护 常见原因及特点: 一、交通伤 占创伤的首要位置。以高能创伤为特点,常造成多发伤、多发骨折、脊柱脊髓损伤、脏器损伤、开放伤等严重损伤。 二、坠落伤 坠落伤通过着地部位直接摔伤和力的传导致伤,以脊柱和脊髓损伤、骨盆骨折为主,也可造成多发骨折、颅脑损伤、肝脾破裂。,三、机械伤以绞伤、挤压伤为主,常导致开放性损伤或断肢、断指,组织挫伤、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和骨折。 四、锐器伤伤口深,易出现深部组织损伤,胸腹部锐器伤可导致内脏或大血管损伤,出血多。 五、跌伤常见于老年人,造成前臂、骨盆、脊柱压缩性骨折和髋部骨折。 六、火器伤一般表现为伤口小,但伤口深,常损伤深部组织、器官,也可表现为穿透伤,入口伤小,出口伤严重。,创伤的主要类型 一、闭合性损伤 见于钝器、跌伤和撞伤,体表无伤口。受伤处肿胀、青紫,可伴有骨折及内脏损伤。由于内脏和骨折出血可出现休克。 二、开放性损伤 见于锐器伤和其他严重创伤,体表有伤口,感染机会增加,失血较多。需要立即止血、包扎。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