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解读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89425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9.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解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解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解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解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解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解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解读ppt课件(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解读,前言 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血压与心血管病危险 诊断性评估 病因 机制 病理 血压定义与分类 高血压的治疗 几个关注的问题,2018/9/21,2,前言,指南(2005)的修订与强调的要点 高血压的防治策略 观念转变与战略转移,2018/9/21,3,前言,指南是根据我国近年来的心血管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进展,并参考借鉴了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南建议2003年 WHO / ISH高血压处理指南及美国 JNC ,在1999年指南的基础上,历时一年修订而成。,2018/9/21,4,高血压的危害性除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合并的其

2、它疾病情况。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仍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高血压 根据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同时患有的其它疾病,将高血压患者分为4层(组),即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并依此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时机、治疗策略与估计预后。,前言,2018/9/21,5,指南(2005)的修订与强调的要点,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血管病的主要措施。脑卒中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治疗

3、目的是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根据危险分层,确定治疗方案 血压从110/75mmHg起,人群血压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病危险呈连续性正相关。,2018/9/21,6,指南(2005)的修订与强调的要点,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mmHg)者,应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发生。 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 利尿剂、阻滞剂、ACEI、CCB、ARB及低剂量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药和维持药

4、,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方可达到目标血压。,2018/9/21,7,高血压的防治策略,防治策略:全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策略病人策略 防治环节: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病人的规范化管理 防治目标:提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2018/9/21,8,观念转变与战略转移,(1) 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向以健康为主导,一切出发点应以保障健康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控制疾病。 (2) 从以患者为中心,转向以人群为中心,将工作的重心前移,普遍提高人群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3) 从以医疗为重点,转向以预防保健为重点,综合治理各种危险因素,控制整体危险因素水平。 (4)

5、从以专科医生为主,转向医生、护士、检验、公共卫生等人员共同参与的团队管理。 (5) 从以大医院为中心,转向以社区为中心,将高血压防治的政策、措施、成果和经验变成社区实践。 (6) 从重视疾病的防治转为关注身心健康及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7) 从卫生部门转向社会共同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各相应部门、专业团体、企业、新闻媒介及社会各界的作用,建立广泛的高血压防治联盟和统一战线。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向以健康为主导。,2018/9/2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我国21世纪的高血压预防工作和临床实践指明了方向,2018/9/21,10,人群高血压 流行情况,2018/9/21

6、,11,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1)年龄 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 (2)性别 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3)地理 有地理分布差异。一般规律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 (4)季节 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 (5)习惯 与饮食习惯有关。人均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越高。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饮或少饮者; (6)经济文化 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经济文化落后的未“开 化”地区很少有高血压,经济文化越发达,人均血压水平越高; (7)精神与运动 患病率与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

7、平呈负相关; (8)遗传 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及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血压有一定的群 体差异。,2018/9/21,12,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注: 5859 高血压标准不统一 7980 高血压标准为160/95mmHg, 临界高血压为141159/9194mmHg,图表值为临界高血压以上 1991年以高血压标准均为140/90mmHg 80、91年同为15岁以上人群,2002年为18 岁以上人群 91与80年相比患病率增长54%2002年与91年相比增长31%,贵州省24.42%,2018/9/21,13,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

8、变化趋势,我国脑卒中发病率250/10万,冠心病发病率50/10万,脑卒中发病率是冠心病的5倍 我国人群血压水平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而心血管发病危险持续增加,与血压180/110mmHg时,心血管发病危险增加10倍。,我国高血压、血脂异常人数估计分别为1.6亿人,糖尿病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2000万人,肥胖6000万人,超重达2亿人,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2018/9/21,14,我国人群高血压病患者 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农村男女,*知晓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就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者的比例; 治疗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

9、中近2周内服降压药者的比例; 控制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目前通过治疗血压在140/90 mmHg以下者的比例。,2018/9/21,15,美国与我国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对比,蔡运昌教授主持的贵州省高血压调查显示: 我省高血压患病率为23.42%显著高于全国水平,2018/9/21,16,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 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最近发表的我国40岁17万人群8年(123 9191人-年)随访结果表明,总死亡20 033人,总死亡率为1345.2/10万人-年。 前三位死亡的原因(死亡率/10万人-年)分别为心脏病(296.3)、恶性肿瘤(293.3)、脑血管病(2

10、76.9)。 总死亡的危险因素第一位是高血压(相对危险:RR=1.48),此后是吸烟(RR1.23)和缺乏体力活动(RR=1.20)。 心脏病占总死亡的23.1,恶性肿瘤占22.3,脑血管病占21.3。心脑血管病合并占总死亡的44.4%。 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负担是巨大,据2003年统计我国高血压直接医疗费为300亿元人民币,脑血管病为263亿元,心脏病为288亿元。据估计我国心脑血管病每年耗费(直接医疗费和间接耗费)3000亿元人民币。,2018/9/21,17,半世纪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很快 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吸烟等) 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加快了高血压的致病

11、过程 最重要的原因:膳食不平衡、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心理压力增加,2018/9/21,18,血压与 心血管病危险,2018/9/21,19,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率呈连续正相关。 许多与高血压有关疾病可发生于通常被认为是“正常血压”者。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危险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数量和程度。,2018/9/21,20,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 :超重、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我国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这三大因素与高血压发病显著相关,但又各自有其特点。,2018/9/21,21,体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

12、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它健康问题 (中国肥胖工作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23期),2018/9/21,22,饮酒,按每周至少饮酒一次为饮酒计算 中年男性人群饮酒率约30%66% 女性为2%7% 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高血压发生危险增加40%。,2018/9/21,23,膳食高钠盐,我国人群食盐摄入量高于西方国家。 北方人群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约12g-18g,南方为7g-8g。 膳食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相关性,北方人群血压水平高于南方。 在控制了总热量后,膳食钠与收缩压及张压的相

13、关系数分别达到0.63及0.58。 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增加2g,则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mmHg及1.2mmHg。,2018/9/21,24,血压升高是心血管发病的危险因素,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018/9/21,25,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 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我国为脑卒中高发国,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呈对数线性关系,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生相对危险增加49%(缺血性卒中增加47%,出血性卒中增加54%);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危险增加46%。 东亚人群分析显示,中国和日本人群中,血压升高对脑卒中发病作用强度为西方人群的1.5

14、倍。 我国的研究提示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基础和长期治疗中平均收缩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有关。 中国七城市脑卒中预防研究表明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生危险密切相关,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危险就增加25%。社区干预治疗可使脑卒中发生危险下降31%。,2018/9/21,26,十分位血压与脑卒中死亡的关系(MRFTT),收缩压 舒张压 血压(mmHg) 死亡率* 相对危险* 血压(mmHg) 死亡率* 相对危险* 1(最低十分位) 150 4.76 8.21 97 4.45 4.39,血压十分位组,* 为万人年,调整年龄胆固醇吸烟糖尿病用药等因素 *调整了上述因素,112 151 98,(lowest

15、10%),(highest 10%),SBP,DBP,www.hypertensiononline.org,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He J, et at. Am Heart J. 1999;138:211-219. Copyright 1999, Mosby Inc.,Relative risk of stroke death,2018/9/21,28,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 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血压升高是西方人群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弗明汉心脏研究及MRFIT研究已经证实。 首钢公司男性冠心病危

16、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收缩压120139mmHg时,冠心病相对危险比120mmHg者增高40%,140149mmHg者增加1.3倍,同样说明血压升高在中国人群中对冠心病发病的作用。 血压急剧升高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2018/9/21,29,基线收缩压与冠心病死亡的关系(MRFIT),收缩压(mmHg) 死亡率(万人年) 相对危险*,110 9.8 1.0 110-119 11.1 1.12 120-129 12.9 1.32 130-139 17.0 1.76 140-149 22.8 2.35 150-159 30.5 3.14 160-169 34.0 3.41 170-179 47.6 4.30180 57.2 5.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