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baison系列超声基础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89391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6.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资料baison系列超声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培训资料baison系列超声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培训资料baison系列超声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培训资料baison系列超声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培训资料baison系列超声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资料baison系列超声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资料baison系列超声基础(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AISON 900系列 数字化超导可视人流仪,临床使用讲义,前言,根据抽样调查结果18-32周岁的未婚女性中约63左右有过1次以上的人工流产经历,其中:沿海地市辖区内(主要是外来人口)重复流产2次以上的未婚女性高27!已婚未避孕女性中约78%左右有过1次以上的人工流产经历,其中合并生殖肿瘤疾病者更是高达43%!妇产科门诊手术的安全实施对于意外怀孕女性的身心健康及其重要,女性内生殖器简图,女性盆腔矢状解剖图, 妇产科是超声波仪器使用率较高的临床科室之一。 B超的优势表现:首先,超声波对于医生和患者都是安全的,不需要外加的防护;其次,超声波具有穿透成像的特点,可以在体表检查,也可以在人体自然腔道

2、或术中器官表面进行扫查成像,而且不受出血影响;第三,不需要造影剂,超声可以显示血管;第四,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超声波仪器可以设计成多种形状的探头和多种检查方法,如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经腹部、阴道显示子宫图像,超声波的物理基础,基本概念:超声波的频率20kHz(千赫),超过人耳感知的声波,医疗超声常用的频率是2.520MHz。 波分为横波和纵波,超声诊断仪先人体发射的超声波是以纵波的形式传播的。波长、周期T、频率f和声速c的关系c=f*=/T. 声阻抗反应介质的密度和弹性、 波的传播: 束射性是超声对人体器官进行定向探测的基础;超声波所辐射的空间称为声场,分有近场、中场和远场;

3、超声检查中图像显示多使用聚焦式声束,以提高图像质量。 反射和折射:两个介质声阻抗差异越大,反射越强。进入下一层的折射能量就越小。,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各层回波给我们带来了人体内部各层组织的信息,进行超声诊断。 空气与压电材料之间的声阻抗差异很大,超声探头与皮肤之间需耦合剂,利用耦合剂排除空气,增加透声性,以使超声不在耦合剂和组织接触的界面上发生反射。 超声在人体中遇到空气(含气脏器和组织)反射强烈,回波幅度很大,出现亮点、光团。同时折射声波能量减小,在显示屏上也很难看到空气(含气脏器和组织)后方的组织超声难以扫查肺、肠管等含气性脏器。 超声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将不产生反射,即没有回波,如囊肿、充盈膀

4、胱等。 衍射距离障碍物越近,衍射现象越显著;声波远离障碍物后仍将按直线传播,但并非原来的方向,前提是障碍物的线度于波长相近。,散射发生于小界面,在不规则表面,散射现象显著,使得超声波入射时不垂直于组织界面,在入射方向上也能收到一些回波的能量。如右图示:上图为衍射现象示意图;下图为散射现象示意图。,声波的衰减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振幅将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与组织有关系:1.水-水的超声波吸收系数比软组织小很多,含水组织就表现出较低的超声波衰减。2.蛋白质-对超声波吸收性较强,即对超声波衰减较强。3.脂肪-含水量很低,产生明显的声散射,是声衰减增大。4.骨骼(或钙化)、气体-对声波的反射系数最大

5、,后方衰减也最严重,含气脏器或病炉属于人体内最大衰减。,探测方法和准备,探测方法 直接探测法常规的探测方法。 间接探测法使被检测部位避开近场盲区落入聚焦区,以改善分辨力;使表面不平整的被检测部位得到良好的耦合;使娇嫩的被检测组织不受擦伤。,探测前准备 妇产科和膀胱检查时,要求充盈膀胱。 经阴道超声检查需排空膀胱。,超声诊断在妇产科的运用基础,边界回声肿块有边界回声且平滑者,说明存在包膜。无边界或形态不规则者,多为无包膜的侵润性肿块。肿块的边界回声按强度不同分为:强边界回声、高边界回声、低边界回声和无边界回声。 内部回声强度:正常人体软组织的内部回声由强到弱:肾集合系统中晚期胎盘子宫内膜子宫肌层

6、卵巢实质皮下组织静脉血尿液(图像上的颜色显示有白色到黑色,亮度不断减弱,衰减系数不断减弱)。光点粗细和多少可大致反映脏器内部微细结构的情况。光点分布的均匀性在各种脏器的内部回声上的表现有很大的差异性。多数正常器官内部可见正常结构,包括血管、腺管和韧带等支持结构。,正常子宫,如右图示:子宫边界清楚,呈后倾,内部回声均质,宫腔线居中。 此为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子宫纵切面图像。,二维超声诊断法,超声影像诊断学是医学领域的三大影像学之一,具备:实时成像、操作方便无辐射、检查费用低等特点。因此,超声检查已经成为医学检查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常规超声检查的图像是二维断层图像,称为切面图。 二维超

7、声诊断法是采用辉度调制显示声束扫描人体切面的声像图的超声诊断法。对目标的分辨力分为:对比分辨力、空间分辨力和时间分辨力。 对比分辨力是超声图像中相邻两个结构能够加以区分程度的量度,是画面上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正常子宫,经阴道超声检查,据宫腔线与颈管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分后倾(角度90)。此为从下向上看。,子宫位置,右图示:子宫腺肌症图例,此为从上向下看,子宫呈后倾位置。宫颈线与宫腔线从左到右的角大于180。 如果从左到右的角小于180,即前倾位置;几乎等于180,即水平位。,正常子宫,据子宫各层回声强度不同来区分子宫各个层次,强度:子宫边界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即图像上的颜色显示有白色到黑色,亮

8、度不断减弱,衰减系数不断减弱。,宫内节育器IUD超声成像图,右上图示,经阴道超声检查成像的宫内节育器IUT(T型),为中间,呈强回声(亮白色)。 右下图为,宫内节育器IUD下移。环距离子宫底部超过2CM。,宫内节育器IUD超声成像图,右上图示,宫型的宫内节育器IUD位宫底,呈宫型强回声。 右下图为,宫内节育器IUD嵌顿于肌层。,后方回声器官和肿块后方回声增强,表示其衰减系数较低;反之出现后方声影,则表示衰减系数极大。在肿块后方出现内收的增强回声,称为“蝌蚪尾”征。,超声垂直入射声阻抗差大的平整界面是,在界面与探头之间多次反射多形成-伪像。 如右图示,宫内节育器IUD出现的“彗星尾”征。,正常宫

9、内早孕超声成像图,右图示,子宫大小约*,形整,后倾,肌层回声均质,宫腔内可见妊娠囊,大小约*,内见卵黄囊,有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宫内早孕,如右图示:子宫呈平前位,宫内见大小约*cm孕囊回声,囊内可见少许胚芽等。,可视操作1,如右图示:子宫呈平后位,宫内早孕,宫颈段可见线状高强回声,延续至宫体。考虑术中器械宫颈显影。,可视操作2,如右图示:子宫呈水平位,宫内早孕,孕囊前侧可见高强回声点,并向上延续强回声线状回声至宫颈。考虑为术中器械宫体显影。,可视操作3,如右图示:子宫呈后位,宫内早孕,可见一线状高强回声至孕囊顶端,使孕囊呈水滴状。考虑为术中器械吸附孕囊,致使孕囊移出子宫。,术后1,如右图示:

10、子宫呈平后位,肌层回声均质,可见一线状低回声居中至宫底。考虑为人流术后封闭的宫腔线回声。,术后2,如右图示:子宫呈后位,肌层回声均质,未见明显的宫腔线回声。考虑为人流术后未见明显宫腔线并未见残留。,术后3,如右图示:子宫呈水平位,肌层回声均质,可见一线状高强回声居中。考虑为术后宫腔气体线。,宫腔残留1,如右图示:子宫呈平后位,宫底可见强回声团,大小约*cm。考虑为人流术后蜕膜残留,呈雪花片状残留。,宫腔残留2,如右图示:子宫呈后位,宫内可见串珠状高强回声。考虑为宫腔气体残留。,不全流产,如右图示:此为不全流产的典型图例,宫腔内有一强回声团,周围有小许液性无回声暗区包绕,内部也有少许液性无回声暗

11、区。,女性生殖器管发育异常,常见的发育异常有:1.正常管道形成受阻:处女膜闭锁、阴道纵膈、阴道横膈和宫颈闭锁等;2.副中肾管衍生物发育不全:无子宫、无阴道、始基子宫、子宫发育不良、单角子宫、输卵管发育异常等;3.副中肾管衍化物融合障碍:双角子宫、双子宫、鞍状子宫和纵膈子宫等。,阴道发育异常,上图示,处女膜(阴道口)闭锁; 下图示,宫颈闭锁。 闭锁后经血不能流出,导致阴道、子宫甚至输卵管积血扩张,在超声声像图上显示液性暗区内会有点状回声;若陈旧性积血,上方多为无回声,下方为无回声伴有密集光点的液性暗区。,阴道发育异常,右图示,无孔性阴道横膈的超声声像图,横膈呈强回声,左右完全连接阴道壁。 导致积

12、血积聚,自然腔道扩张等异常情况。,阴道异常发育,右图示,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声像图,右侧V指阴道,呈线状稍强回声,提示阴道狭窄。,子宫发育异常,纵膈子宫外观未见明显异常,可见宫底肌层中间增厚,向宫腔方向突出,内膜回声呈V字形或隐见中隔稍强回声线。 A、D图:完全性纵膈子宫 C图:不完全性纵膈子宫 B图:双宫颈双子宫 双角子宫-宫底中间可见一切迹,整个切面呈“蝴蝶”状,宫腔及内膜回声呈Y字形。 E图:双角子宫 F图:单角子宫,单侧发育不良。 G图:残角子宫,呈三角形。,子宫发育异常,右上图为双角子宫超声声像图,宫底有一切迹,整体切面呈蝴蝶状,宫腔及内膜回声呈Y字形。 右下图为双角子宫并单角妊娠,左侧

13、角子宫内可见早孕孕囊,且显示左侧角有增大。,常见妇科疾病超声声像图,子宫肌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其中含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雌、孕激素均可刺激其长大,为常见的女性良性肿瘤。绝经后停止生长,甚至萎缩。 可发生在子宫任何部位: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宫颈肌瘤和阔韧带肌瘤。,子宫肌瘤,肌瘤的超声声像图显示为边界清晰,周围假包膜呈环状回声包绕;内部可呈低(弱)回声、等回声、高(稍强)回声或混合回声,以弱回声常见。 肌瘤切面回声可呈螺旋状或编织状,后方回声衰减不明显,可发生囊性样变、玻璃样变及钙化样变等回声改变。,子宫肌瘤,右图为(经阴道超声检查)肌壁间肌瘤,子宫增大并变形,呈后倾,子宫

14、肌层前壁近宫底处可见一的弱回声区,并向外凸出,宫底见一稍弱回声区,前壁可见强回i声区,大小不等,三处边界清晰,周围可见较明显的稍强回声包膜。,子宫肌瘤,右图(经阴道超声检查)为黏膜下肌瘤超声声像图,子宫增大,呈平位,后壁黏膜下见一强回声去,边界清晰,周围可见假包膜包绕,并向宫墙内突出,宫腔内可见液性暗区。,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变性,子宫外在性内膜异位症,外在性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及盆腔腹膜是好发部位,其中卵巢最常见。 异位的内膜随着卵巢功能的变化,发生周期性出血和周围组织纤维化而逐步形成囊肿。呈现紫蓝色结节或包块,卵巢卒子因反复出血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囊内含有巧克力样陈旧性血液,故又称

15、巧克力囊肿。 右图示: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外在性内膜异位症,超声声像图显示为,附件区可见近圆形低回声液性暗区,可呈不规则形,壁薄或厚,呈强回声包绕。内部为均匀分布的细弱回声,囊液极稠厚时可见颗粒状回声或出现局限性块状增强回声光团;病程长者可见内部呈现出接近实质性回声。 右图示: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边界清晰,囊壁薄,囊内可见液性暗区,伴有不规则强回声团块(凝血块)。,子宫内在性内膜异位症-腺肌病(瘤),内在性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多数伴有子宫肌瘤,分类为: 1.弥漫型:异位的内膜弥散与肌壁间,后壁显著,肌组织见三种大小不等的腔隙,内含有巧克力样物,周围肌纤维组织增生,使子宫轻度或中度均匀性增

16、大; 2.局限型:腺肌病的病炉可局限于肌壁某一处。 如右图示:子宫呈后倾,前壁回声不均,呈低回声区,周围未见明显包膜回声。(MASS即内膜异位位置。),子宫腺肌瘤,少数内膜在肌层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子宫腺肌瘤。 子宫腺肌瘤于子宫肌瘤的区别:前者没有包膜。 右图示:子宫腺肌瘤,局限于后壁生长形成结节,周围未见包膜,呈低回声团。,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息肉-由内膜腺体及间质组成,有蒂,突向宫腔。大小不等。 超声声像图显示为,宫腔内回声增强回声光团,增厚的内膜回声不均匀或偏移。如右图。 需于粘膜下肌瘤鉴别。,子宫内膜癌,又称为子宫体癌,病变初期可局限于部分宫内膜,常见于宫底内膜。 分类:1.局限型:多见于宫底部或宫角部,呈息肉状或乳头状;2.弥漫型:由内膜开始,蔓延,常呈不规则的息肉状,可充溢整个宫腔,子宫增大,再侵润肌层。,子宫内膜癌,超声声像图显示为,早期无明显异常;随癌肿的增大,子宫增大,宫内可见不规则的高、中、弱回声或有粗糙的点状、线状构成的增强回声团块,逐渐观察,超声显示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周围无包膜,不能区分宫体及宫腔回声等异常。 右图显示,子宫增大,呈后倾,宫腔内见不规则的弱回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