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简明教程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86193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文学简明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比较文学简明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比较文学简明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比较文学简明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比较文学简明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简明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简明教程(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文学简明教程,乐黛云 著主讲:林焕琴,乐黛云简介乐黛云,1931年1月生于贵州, 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英语四会,俄语可阅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顾问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兼任教授。1990 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19841998)、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1984-1989)。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19901997)。 http:/ 中外文学知识、中外文学理论知识、

2、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审美学知识、哲学、中外历史、地理基本知识等。 二、本课程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教材 。宏观上深刻领会比较文学产生的时代根源、文 化根源。微观上深入理解比较文学的概念和外延。 2.从世界文学角度,努力树立比较文学的观点,并以此观点重新观 照我们所学习到的中外文学知识,分析文学现象,研究文学问题。 3.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习 的整合能力。,三、学习资源介绍: 1.文字资源: 教材; 比较文学概论主编 陈敦 刘象愚 西方文论 文论专题唐铁惠主编 2.电子资源: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http:/ 博客:丽水阳光http:/ 乐黛云 第一章:

3、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 第二章: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历史 第四章: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崛起,第五章 差别类同流变 第六章 接受影响交流 第七章 诠释理解翻译 第八章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诗 歌、小说、戏剧和文学,第九章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文学理论(以上九章为学习重点)第十章 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 第十一章跨学科研究:文学与自然科学第十二章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 第十三章文学与艺术,第一章 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比较文学 一、传统文学研究有三种途径: 1.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体、文学的内在规律、文学作品的构成及特征等等。它基本上是将文学现象作为同一时代的一种思想体系来进行研究的。 如和

4、理解“情人眼里出西施”? 2.文学批评:指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与评价。 3.文学史: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与演变。,第二节:文学研究的另一种途径 一、文学研究的层次的划分: 第一层次: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第二层次:国别文学、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 二、澄清几个概念 1.国别文学:研究一国之内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如德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等。 2.总体文学: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文学运动、文学题材、文体和技巧,它以文学为一个整体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 例如: 从世界角度来研究戏剧和小说的发展,以寻找规律性的现象。 研究隐喻和象征在各

5、种文学中表现。 3.比较文学:即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这就是比较文学。,三、如何理解比较文学的定义: 定义:即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这就是比较文学。 理解: 1.比较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种。2.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比较文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多方位的动态学科。它除了研究文学间的种种现象外,还研究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联系。是一种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宏阔的视野,让我们由此看到比较文学的“本体”即通过

6、比较全方位的认识世界文化背景下的各国文学与文化、以及内在的共通的发展规律。3.各种文学关系: 事实关系: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价值关系: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中,有些文学现象,虽然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它们的相异和相同都有某种可比性。 交叉关系: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阐发的关系。总之,比较文学就是发掘和研究这种文学关系,从中引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整个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四、如何理解比较文学的“比较”之义:它不是一般方法论意义上的比较,而是指一种观念、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一种工作中的基本立场和角度。一言以蔽之曰:指文学研究者以一种超越各

7、种界限的观念、意识和立场,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对文学现象进行的考察研究,是一种国际视野。例如:李白杜甫比较、五言诗与七律的比较只是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学科范围。 另如:16世纪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比他早三百年的中国的关汉卿之比较,英国的狄更斯和法国的都德,鲁迅与尼采等则属于比较文学研究。 总结:比较文学固然是用比较的手段作跨语言、民族、国家、学科、文化的文学研究,但它更主要也更关键的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宏阔的视阈。让我们由此看到比较文学的“本体”即通过比较全方位的认识世界文化背景下的各国文学与文化、及其内在的共通的发展规律。,本教材采用的比较文学定义(所包括的主要内容): 1.比较文学是一种没有语言

8、、种族和政治界限的文学研究; 2.比较文学研究历史上毫无关系的语言和风格方面的现象。 3.比较文学不仅文学史(渊源和影响),而且也要用来研究评论和当代文学。 4.比较文学是从国际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文学,它认为一切文学创作和经验都有统一的一面,因而存在着从国际的角度来展望建立全球文学史和文学学术这一遥远的理想。 5.比较文学的性质和对象决定了它不可能只局限于运用单纯的比较的方法。在比较文学论述的过程中,“描绘、特性刻画、阐释、评价等方法都同比较一样被经常使用。,第三节 比较文学起源于了解他人的兴趣 比较文学的功能之一:互识互识是人的一种兴趣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比较文学的根本价值

9、就在于它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层面。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第四节 比较文学寻求他种文化的应和比较文学的功能之二:互证什么是互证: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和,已达到进一步的共识。从而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文学中的共同话题如: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人类末日、乌托邦现象等。其回答都会带着各自文化的历史传统的影响,又同时受到当代人和当代语境的取舍与诠释,只有通过多种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多次往返对话,才会得到我们这一时代的最圆满的解答。并向这些问题开放更广阔的视野和前景。,第五节 比较文学在不同文化和 不同学科的关系中寻求文学的生长点比较文学

10、的功能之三: 互补:即比较文学研究者一方面研究他种文学,一方面又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吸收营养,谋求新的发展。 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在与他者的对比中,更清楚的了解自身的特点。 2.互补是指互相吸收,取长补短,但决不是把对方变成和自己一样,也不是把自己变成和对方一样。 3.互补还表现为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或误读)另一种文本,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诠释和理解。最终使原有文化增添了新的诠释,新的风貌,是原有文化得到新的发展。 4.互补还包括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后得到了新的生长和发展。易卜生娜拉在中国的传播。 5.,

11、第二章 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及作用) 一、我们所处的文化转型时期使比较文学的出现成了必然。 1.什么是文化转型? 2.人类文化是如何发展的?请理解“认同”与“离异”两个概念 3.为什么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文化转型时期?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人类的思维方式的新发展给人类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视野。 20世纪的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 即在逻辑学范式之外,出现了现象学范式,二、国际视角的比较文学可让人们逐渐接近、取得共识,从而更大程度的孤立文化转型时期容易出现的文化霸权主义

12、或文化割据主义使文化呈现出多极制衡、多元并存、互相交流、互相发展的态势。 1.什么是文化霸权主义? 2.什么是文化割据主义? 3.二者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全球化、一体化之区别 三、比较文学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 1.遏止霸权与割据的最佳方法是对话与沟通。 2.要沟通对话就得了解对方。,四、比较文学有助于扩展人们的精神世界。 当今世界人们的精神世界已被大大的压缩了。 五、比较文学有助于从他人观点更好的理解自己。 六、比较文学是参与和重新建构世界文学的重要途径。,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 过去的提法:比较文学历史的前期法国学派、后期是美国学派 一、比较文学的发端: 法国期: 孕育 从19世纪初18

13、16年法国中学教师诺埃尔拉普拉斯 的文学教材比较文学教程开始1827、1829、1830、1832、1848年 比较文学的孕育期。 诞生 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在布达佩斯创办了比较文学学报 后改为比较文学杂志提出:世界各民族文学是一样的观点。 1886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文学教授波斯奈特出版第一本比较 文学专著。 1897年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在法国里昂设立。以上为诞生的标志。,发展 成就:1.戴克思特比较文学纲领性文件的提出者其让雅克卢梭 和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是第一部科学的比较文学专著。 2.倍兹:比较文学书目 3.巴登斯贝格: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第一人。 4.各个大学开设比较文学学科。 5

14、.梵第根第一个全面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人。1031年 出版比较文学论戴望舒翻译。主要观点在30页。 欧洲中心论的拥护者 6.1951年基亚、1968年热纳 7.1963年艾田伯开始驳斥欧洲中心论。,美国 孕育:起自19世纪70年代 1871年沙克福德、1887-1889年盖利、1891年哈佛开设 比较文学讲座。 诞生 标志1903年美国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 。 发展成就:40-50年代是其发展繁荣期。请阅读本教材 附录孟庆枢的文章。 研究成果:1953年韦勒克比较文学概念 1962年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1969年艾德礼比较文学论文选集提出“平行研究”的主张。请阅读34页。,苏俄:孕育

15、1、19世纪中后期。 比较文学的奠定人:日尔蒙斯基提出比较文学研究 的类型学研究理论。请阅读37页。 德国:比较文学之父:吕迪格请阅读41页。 东德 1967年久里申比较文学研究 日本 最早把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国家 之一。,二、比较文学 的进一步发展-定义之争 1.事实联系说,以法国为代表。 2.平行研究说,以美国为代表。 3.历史类型研究说,以苏联为代表。 1958年美国北卡罗莱州教堂山召开了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年会。 韦勒克(原籍捷克)作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挑战性 发言。请阅读48页。批评了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 强调“平行”研究的重要性。 4.1963年法国比较文学家艾田伯

16、总结了1958年教堂山和 1962年在布达佩斯大会发表了论战性的专著比较不是理由 其主要的功绩是沟通了法美两派的观点。,5.1970年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是十余年争辩的主要成果。 6.比较文学定义(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本教材所认可的: 比较文学是一种没有语言、种族和政治界限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历史上毫无关系的语言和风格方面的现象。 比较文学不仅文学史(渊源和影响),而且也要用来研究评论和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是从国际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文学,它认为一切文学创作和经验都有统一的一面,因而存在着从国际的角度来展望建立全球文学史和文学学术这一遥远的理想。 比较文学的性质和对象决定了它不可能只局限于运用单纯的比较的方法。在比较文学论述的过程中,“描绘、特性刻画、阐释、评价等方法都同比较一样被经常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